測量體溫方法要規範,保證結果準确。國内一般按攝氏度法進行記錄。常規方法有腋測法、口測法和肛測法,近年來還出現了耳測法和額測法,所用溫度計有水銀溫度計、電子體溫計和紅外線溫度計(本次疫情期間使用廣泛)。
(1)腋測法(最常用)
将體溫計頭端置于病人腋窩深處,囑病人用上臂将體溫計夾緊,10分鐘後讀數。正常值36~37℃。使用該法時,應注意腋窩處應無緻熱或降溫物品,并應将腋窩汗液擦幹,以免影響測定結果。該法簡便、安全,且不易發生交叉感染,為最常用的體溫測定方法。
(2)口測法
将消毒後的體溫計頭端置于病人舌下,讓其緊閉口唇,5分鐘後讀數。正常值為36.3~37.2℃。使用該法時應囑病人不用口腔呼吸,測量前10分鐘内禁飲熱水和冰水,以免影響測量結果。該法結果較為準确,但不能用于嬰幼兒及神志不清者
(3)肛測法
讓病人取側卧位,将肛門體溫計頭端塗以潤滑劑後,徐徐插入肛門内達體溫計長度的一半為止,5分鐘後讀數。正常值為36.5~37.79C。肛測法一般較口測法讀數高0. 2~0.5C。該法測值穩定,多用于嬰幼兒及神志不清者。
耳測法是應用紅外線耳式體溫計,測量鼓膜的溫度,此法多用于嬰幼兒。額測法是應用紅外線測溫計,測量額頭皮膚溫度,此法僅用于體溫篩查。
一個正在努力進行健康科普的醫務工作者,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
下期:健康科普(二)發熱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