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在中國的發展史上茶文化也在不斷的改善,茶文化已經在中國的各個地方生根發芽,每個城市、每個民族都有着不一樣的茶文化,山東是中國曆史中的名城,在山東文化中。茶文化也占了不可或缺的位置,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山東茶文化的發展和曆史吧。
一、山東茶文化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據陸羽的記述,神農氏是中國第一位發現茶的飲用功能的始祖,而西周魯國周公則使茶得以聞名于世,故而山東茶文化發展源遠流長。飲茶于山東普及,始于唐宋時期,唐代宗李豫時(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聞見記》中記有“南人好飲茶,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723年左右)泰安靈岩寺,到處煮茶,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到了中唐,北方飲茶已較為普及,江南大批茶葉長途運往華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自宋代至今,茶已成為山東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而“孔孟之鄉”山東作為華夏禮儀之地,更是提倡中國傳統禮文化。客來泡茶,是許多地方的民俗和禮儀。茶,蘊含着一種“禮”的象征。
山東不僅有飲茶之風氣,也産茶。《中國茶葉曆史資料選輯》據竺可桢研究和有關考古資料,指出四、五千年前黃河中下遊地區氣候濕熱,所以關于上古時期這一地區有茶的傳說是有可能的。後由于氣溫驟然變寒使茶絕迹。據地方志記載,山東在元、明時期,昆嵛山區曾設有管理茶葉生産的機構“茶場提舉”。又《中國茶葉》1979年曾報道,1940年日本石川縣茶葉組合副組長本山亮一來山東調查種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鐵路沿線北緯36°以南的曠野中,發現一株唯一的大茶樹,“粗有三抱,高達五丈餘”。
同年日本《茶》刊報道了這一發現,并刊載了大茶樹照片一幅,但沒有山東省茶的試驗、生産記載。新中國建立後,山東于50年代開始從南方引種茶。在1952年到1966年期間,山東省進行“南茶北引”試種,從1966年起山東省開始有計劃地發展茶葉生産,在對山東省宜茶土壤和氣候條件進行全面調查以後,主要選擇了三個區域開展大規模的引種試種:
(一)東南沿海茶區,包括崂山、膠南、日照、莒南、莒縣、五蓮、臨沭等市縣。
(二)魯中南茶區,包括沂水、沂南、平邑、蒙陰、臨朐、泰安、新泰、萊蕪、費縣、蒼山、郯城、棗莊等市縣。
(三)膠東半島茶區,包括海陽、乳山、文登、榮成、牟平、蓬萊、招遠、萊陽、即墨、平度等市縣。
其中,東南沿海的茶葉種植面積一直鞏固在2萬畝左右,幾乎不存在凍害問題,種茶的經濟效益高于相同條件的其他經濟作物收入,是山東省最适宜茶區。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繼續堅持“南茶北引”,大力發展茶生産,取得了顯着成就。山東省的茶生産經曆了5個階段,目前已形成3個重點茶區。
1、零星種植階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縣率先開始引茶種植于徂徕山。1959年,省商業、農林、供銷等部門從安徽黃山引進茶籽,在東南沿海7個縣種植約330hmz,除青島中山公園所剩幾株外,其餘全部死亡。1960年從中國茶葉研究所運來茶籽,栽植于省園藝研究所(泰安),法如種麥,越冬死亡。
2、計劃引種階段(1965~1970年)
1964年省委書記譚啟龍在青島考察工作,見到中山公園的成活茶樹,即向農林、商業、供銷部門交待了引種任務。1965年首先在五蓮、青島、臨沂等地試栽,1966年擴大到淄博、煙台、濰坊、泰安等地。在總結以前引種失敗原因的基礎上,提出種茶的地形必須是背風向陽半山坡,并把好三關,即播種質量關、出苗關和越冬關。1967年在26個縣播種近130hm2,成活率達45%,1968年播種成活率達85%,1970年種植160hm2,成活率達95%。自此總結出山東種茶必須抓好四個結合:種茶與植樹造林(防護林)相結合、種茶與深翻改土相結合、種茶與興修水利相結合、種茶與畜牧養殖相結合。
3、擴種和高産攻關階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報》登載山東省“南茶北引”成功的報道。1973年10月,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在日照縣召開了6省區(山東、西藏、新疆、陝西、河北、遼甯)“南茶北引西遷”經驗交流會,與會專家認為山東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這一結論打破了理論界長期認為北緯30度以北不能種茶的曆史。到1978年,全省茶園面積達到近7300hm2,以後又在日照、膠南、五蓮、榮成等地安排了茶葉高産栽培攻關試點,促進了茶葉産量的提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