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位于甘肅東南部,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加上幹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裡,忽然狂風呼嘯,雷電交加,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裂開一條大縫。隻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淨,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給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設的這個郡,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張家川鍋盔
在西北五省(區),提起張家川“鍋盔”,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張家川“鍋盔”以厚且大,外幹内酥,味香可口,便于攜帶等特點而頗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睐。
酸辣肚絲湯是秦安的一道獨特小吃。制作時選用豬肚,洗淨後清水下鍋煮熟,冷卻後将豬肚、玉蘭片、菠菜、幹辣子均切成絲,用蔥、姜、蒜、幹辣子炝鍋,依次加入醋、高湯、芡汁及肚絲、玉蘭片、菠菜、滴上香油,文火燒制。成品湯色黃亮,肚絲湯之所以能成為秦安的一道獨特小吃,其關鍵原因是秦安水質的特殊性,用其它地方的水燒制的肚絲湯遠沒有秦安肚絲湯好吃,據說,遠在蘭州、天水等地的美食家不遠百裡來秦安汲水,目的就是為了能吃上酸辣可口、風味獨特的秦安肚絲湯。
天水“呱呱”
“熬得娃他丫丫(天水方言,指孩子他姨),巷道門口賣呱呱。”在“羲皇故裡”古秦州天水地方飲食中,倘要尋出一種最具地方特色的東西,非天水呱呱莫屬。用秦州人的話說,那絕對就是頂呱呱。天水呱呱是一種甘肅天水的傳統風味小吃,是用當地特産的一種被稱作荞麥的澱粉制作的。以香、辣、綿、軟着稱。
民間傳稱,相傳西漢末年隗嚣割據天水,呱呱乃皇宮禦食。隗嚣之母塑甯王太後,嗜呱呱如命,每隔三日必有一食。時至東漢,隗嚣兵敗劉秀,投奔西蜀,而其禦廚逃離皇宮,隐居天水,專營呱呱,始此紮根秦州城。
秦州到底有多少出售呱呱的攤點,難以統計。但據當地長者稱,千年古城有多少胡同,便有多少攤點。
張家川特色小吃醋粉
張家川飲食别具一格,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風味小吃,更是種類繁多,味道獨特。
張家川醋粉屬于張家川小吃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因此,每年冬天,當地群衆制作好食用醋以後,各家各戶就用所剩的醋糟開始過濾醋粉原料,然後存放好這些醋粉原料,等到天熱的時候蒸食醋粉,既解暑又開胃。
醋粉在張家川的小吃攤上比較常見,吃起來清涼爽口、滑嫩光軟、醋香流味,雖入口口感胃酸,但香馥濃郁,與香蔥、蒜泥、香油、辣椒等混合在一起,吃了以後胃口必然大開,幫助消化。與涼皮相比,醋粉沒有那麼勁道,風格更偏軟綿一點,無論是色彩還是口感,醋粉都顯得非常特别,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品嘗。
張家川回族傳統飲食“十三花”
“十三花”是回族飲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據史料記載,“十三花”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時期,後被前人繼承和發揚,一直延續至今,“十三花”因由十三種不同的菜組成而得名,之所以采用“十三”是由回族的宗教習慣決定的,回族宗教中曆來有“采單不采雙”的宗教理念。
張家川“十三花”以其品種多樣、精美可口、制作精細、營養豐富、幹淨衛生、色、香、味俱全、油而不膩、老少皆宜、頗具回族特色而著稱,深愛廣大回族群衆的喜愛,從而成為婚喪嫁娶,招待親朋好友的必備美味佳肴。
甘谷酥油圈圈
天水的特色小吃曆史悠久,風味各異,品種繁多,而各縣區的面點小吃更是獨具特色又各有千秋,在甘谷縣的傳統面點美食裡,赫赫有名的甘谷酥油圈圈可謂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小吃。
甘谷酥圈圈狀如圓環,厚3厘米左右,外圓直徑12厘米左右,内圓直徑8厘米左右,底色淡黃,環面呈橙紅色。其制作工藝、用料十分考究,烤時掌握時間與火色,不焦不黏,熟透為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