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立冬啦!中國天氣發布《2019全國入冬進程圖》,晉城這回是真的冷了。秋褲、秋衣、厚外套都裹起來!
又到了一年一度,靠命死撐、靠一身正氣抵禦寒冬了,不過,天寒地凍除了一身正氣,還有美食可暖胃暖心,那麼,晉城人在冬天都會吃些什麼呢?
一到冬天,老晉城人總離不開那幾樣吃食,不然整個冬天就像白過了一樣,你曾經有過這樣的“執念”嗎?他們對于吃總有自己獨到的講究,并不是說一定要吃的多好多貴,隻是在追求傳統的老味道。
01/ 北義城烤紅薯
冬天吃個熱熱的紅薯,尤其是北義城紅薯,是最惬意的事情。晉城市澤州縣北義城鎮依靠當地特殊的紅粘土質,光照充足,雨熱同期,為紅薯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剛烤出來的紅薯軟軟的,用手撕開皺巴巴的外皮,不用費多大力氣,用牙輕輕一磨就能吃到,真是融不霍霍,甜不信信,又能取暖又能解饞。
02/ 米淇兒
有一種米和面在一起的神奇食物——米淇兒,備受老晉城人的青睐,它不僅代表着晉城的傳統,同時又兼具較高的營養價值。它的叫法衆多,比如調和飯、和子飯、菜飯…但米淇兒這種叫法卻是晉城地區獨有的。一鍋好喝的米淇兒必須不稠不稀,講究不疾不徐、恰如其分。在寒冷的冬天來一碗融谷都都的米淇兒,那叫一個出坦。
03/ 撅片兒
撅片兒,顧名思義,就是把一種物體撅成片狀的形式。撅片兒有多種做法,分别為湯撅片兒,炒撅片兒,米湯撅片兒,蒜蘸撅片兒。湯撅片兒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通常人們午飯,晚飯,都愛吃頓撅片兒。湯撅片兒鍋中可以下入不同的蔬菜,講究的人還要放的有紅有綠,再在鍋裡打上幾個雞蛋,做成後烘上油,一圪出,拍上鍋蓋香氣四溢。色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增,那叫一個美。
04/ 酸菜不爛湯
記憶中有種媽媽的味道,叫漿水菜不爛湯,漿水菜也就是酸菜,“酸菜不爛湯”是晉城人特有的叫法,其實就是“酸菜拌湯”,是用酸菜熬制的面疙瘩湯,裡放十幾顆豆芽,薄薄地切幾塊豆腐,再放幾根粉條,出鍋時用紅過的油放入蔥花,“呲”的一聲香氣便溢滿整個房間……在吃甜飯、軟飯等甜食時配上一碗酸菜不爛湯就一點也不會覺的膩了,就倆字“地道”!
05/ 川湯
川湯分為肉、素兩種,配料多種多樣,豆芽、木耳、土豆、豆腐、蒜苔、海帶、肉丸等,其餘配料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自行添加。做法就是提前将原料,最重要的就是花椒大料水準備好,然後燒熱油,蔥姜蒜烘鍋,将所有準備好的原料放入鍋中燴制,最後放粉條,用粉勾芡。正宗晉城川湯就新鮮出爐啦,再配上一個饅頭或者花卷,那味道,相當入池!
06/ 煮疙瘩
煮疙瘩就是玉米面疙瘩,一鍋小米稀飯裡煮上幾十個玉米面團,熬煮到絨絨乎乎的時候,撤離火爐。熬好的煮疙瘩把玉米的清香和紅糖的甜味混合在一起,又甜又香。若你也是好這一口的晉城人,定也知道這道菜絕美的搭配:玉米面糖心煮疙瘩 酸辣土豆絲,也可搭配漿水酸菜或老鹹菜,吃一口煮疙瘩和一口湯,搭配一點鹹菜,大早上就喜歡轉着叉子優雅地吃煮疙瘩。
如何才能優雅,不燙嘴兒是關鍵,那麼叉子就很重要,來來來~叉子叉起來~轉轉轉起來~
07/ 羊雜割
晉城人愛吃雜割,就像重慶人愛吃火鍋、西安人愛吃羊肉泡馍一樣,從古至今未曾改變。晉城雜割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陽城雜割,羊雜割主要原料是鮮羊肉和羊雜,配以粉條和蘿蔔。由于原料選擇的多樣化,又出現了牛肉雜割。不過,要說正宗,還數羊肉雜割。在寒浸浸的早晨來一碗雜割,配上些油條火燒,那口感,絕了!
08/ 雞絲芥末粉皮湯
這道湯源于高平,是一道需要梁靜茹給你勇氣才敢喝的湯。一看有芥末,誰也不肯,但加上白嫩的雞肉、炖好的骨湯、滑溜的粉皮、配了蛋皮、菠菜、蔥花,如此配料,一碗刺激鼻腔的“粉皮芥末雞”就成了。口感滑嫩、香辣味濃,但不能大口吃,不然會嗆得你眼淚汪汪!
09/ 糖醋溜丸
一道鹹中帶甜的菜,講究外焦裡嫩,酸甜适口。一個個丸子被濃濃的、紅色的湯汁包裹,隻看顔色就讓人垂涎三尺。丸子是肉丸子,吃起來脆脆的,滿口芳香,湯汁酸甜可口,吃完後仍讓人回味無窮。每次一上桌,這道菜總是一瞬間被哄搶而光,那種“回家了”的“溫暖”是任何頂級美食也不能媲美的。
10/ 秃玉荞
秃玉荞就是将脫皮的老玉米,和黃豆、豇豆、紅豆、花生、茶豆等等一起熬煮出來的粗糧粥燴,用筷子支起一條鍋縫兒,不用一直管顧,抽空攪一攪底,熬成起鍋時還有湯,冷卻後就凝成了一團,似粥非粥,似飯非飯。當頓吃不完就連鍋端起,下一頓舀出一兩碗,另置一鍋添水加熱,就成了作陪幹糧的玉荞湯。
11/ 小酥肉
第一印象就是酥,用五花肉加雞蛋和幹粉經過炸、煨、烹調的碗菜,而且酥得香、酥得嫩、酥得入口即化。在晉城,經常将剛炸好的酥肉和時令的蔬菜放在砂鍋裡,加水後慢煨。酥肉煨得酥而不爛、肥而不膩、香氣誘人,連砂鍋裡的蔬菜也飽飽地吸收了酥肉的美味,喝上一口熱湯,怎一個“鮮”字了得。
稀湯咕咚水
12/ 木耳圪貝
木耳圪貝是“十大碗”宴席中的頭道菜,在晉城有上百年曆史,是一道顔色黑白相間、口感美味香滑的名吃。它是選用綠豆粉、雞蛋精、豬油、木耳等綜合制作的一道扣菜。它柔軟利口,潔白清亮,營養豐富稀溜脆,蘸上醋真真入味。
13/ 湯扁食
湯扁食核心是那一味餃子,其他配料不拘。可以單用羊湯、雞湯、骨湯等高湯,加上一星半點粉條、香蔥。也可以根據個人口感加入海帶、銀耳、豆角絲、木耳……甚至還有荷包蛋,起鍋之時,點入鹽、醋,口感豐富。皮裡是餡,皮外是菜,每撈到一樣都有發現新大陸般的驚喜,即便配菜全部吃完,還有内涵豐富的扁食等着,扁食皮上有了湯的浸潤,使得它又和中午的幹餃子區别開來,風味别樣。
14/ 酸菜黑圪條
在過去生活很困難的年代,人們沒錢買白面,為了在貧困中吃出幸福的生活,就拿高梁面做面條,又因晉城酸菜腌得好,用酸菜作鹵配以黑圪條。撒上香菜、芝麻、也可加入辣椒。口味酸香辣俱全,高粱面特有香味勝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愛,越吃越香。酸菜曆史悠久,一直是北方居民喜歡的一種越冬菜,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腌制酸菜的習慣,可謂是“處處酸菜皆養人,養了古人養今人”。酸菜是自己腌的,菜也是自己種的,專門挑選葉子大而肥的蘿蔔纓。精心腌制的酸菜, 乳酸杆菌将蔬菜中的乳糖分解,大部分由乳糖轉化成乳酸而使蔬菜變酸,同時腌制好的酸菜中含有酯,酯是一種特殊的香氣的,因此,酸菜是因為香才好吃而不是因為酸才好吃。
“酸菜黑圪條”的面條最好是手擀面,用白面和高粱面,也可以少放一些豆面。酸菜要用蒜炝鍋後,炒熟,放一些豆腐、豆芽,粉條,做成打鹵的酸菜。煮好的面條澆上酸菜,别急,沒有放芝麻鹽的酸菜黑圪條是不能上桌的。把芝麻放鍋裡炒,炒熟了用蒜臼子碾成末,加上鹽就是芝麻鹽了,撒在面裡,香氣撲鼻。
15/ 肉丸方便面
長期以來,一袋豫竹,一個雞蛋,外加一把肉丸的方便面,一直是很多晉城人的早餐标配。早餐攤前,老闆熟練的拿起湯勺乘着可數的丸子,撈一顆雞蛋,壓九分滿的醬色高湯,一般不出3分鐘,熱氣騰騰的方便面就做好了,吸溜一口,那味道别提有多舒坦了。很多走出晉城的學子,出門前都會帶上幾袋豫竹,一碗香噴噴的方便面,喚醒了晉城人清晨的腸胃,也喚起了遊子的鄉愁。
▍ ▎ ▏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不自覺地流口水了,除了這些,還有陽城銅火鍋、玉米面糊糊、饸饹、炒攤馍、油糊角兒、馔面、韭菜盒子、李圪抓、饞酥、油圪麻、鍋盔……
在這樣冷的日子裡,晉城人需要來自食物的溫暖,需要這份升騰的熱氣,從舌尖彌漫到腳尖, 晉城人的冬天離不開這些美食,而這些吃食也像老晉城人的鄉愁一樣,根植于飽食後那聲靈魂深處的呐喊——入池!
愛晉城 愛旅行 愛生活
來源:網絡
以上部分文字和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未标注版權,均為暫時無法找到版權來源,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
❖ 歡 迎 擴散 噢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