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8-17 08:45:44

  近年來,醫療類紀錄片有很多,比如2014年的《生命緣》《急診室的故事》、2016年爆火的《人世間》第一季、2017的《生門》以及之後的《業内人士》《手術兩百年》等。

  這一題材能夠被重複書寫,主要是因為醫院可能是能夠在最短時間内看盡世間百态的地方。

  從啼哭到啼哭,生老病死,人的一生幾乎都與醫院息息相關。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

  最近,又有一部醫療類紀錄片獲得好評無數,B站評分高達9.9分,這一次聚焦的對象是兒童醫院。

  它就是《閃閃的兒科醫生》

  這部紀錄片有官方背書保障質量,是哔哩哔哩聯合深圳廣電集團、深圳衛健委和深圳市兒童醫院聯合打造出品,制作團隊是高口碑紀錄片《守護解放西》的原版人馬。

  從先天性疾病到摔傷燙傷,從月經初潮到未成年人性行為,從神經性節食到尿床,幾乎各種可能發生的疾病和意外都包括在了六集的《閃閃的兒科醫生》中。

  「01」

  之前的醫療類紀錄片往往側重于對病患的呈現,對于醫生形象的塑造則大體上停留在去個性化表達的階段。

  但《閃閃的兒科醫生》卻做出突破,大膽讓醫生的形象個性化起來。

  這裡面最鮮明的就是陳欣欣主任。

  隻見他眼神堅定,雙手插兜,走路帶風,從拐角處就領着一大幫助手和徒弟上場了。這種大佬姿态就表明眼前此人來路不凡。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2)

  用他自己的話說,百度“陳欣欣”這個名字,第一頁裡出現的就是他。

  果然,打開一看,滿屏的“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字樣,加上近四十年的工作經曆,手術成功率達98%以上,他的确十分具備驕傲的資本。

  陳醫生講起話來十分霸氣,張口是“手術成功率99.5%”,閉口是“交給我,保證她活”。

  但威風的陳醫生也有束手無策的時候,比如眼前的這對夫妻。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3)

  這對夫婦30多歲了,其中妻子懷孕23周時産檢查出孩子有“部分型心髒房室間隔缺損”。

  聽上去好像很嚴重,但陳醫生表示,這個孩子隻要在出生後6個月~1歲間做一個成功率在99.5%的小手術就可以了,以後也不會再對生活産生什麼影響。

  大佬都這麼說了那肯定就沒什麼問題了,但這對夫婦還是很緊張,各種顧慮。

  被問煩了,陳醫生到了後面直接給出了最通俗易懂的回答:“和正常人一樣,聽懂了沒有?”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4)

  夫婦兩人看上去依舊心事重重,陳醫生心裡也有數了。

  這兩人就沒打算要這個孩子,隻是想從他這裡得到一個能夠順理成章打掉這個孩子的理由,根本不在乎什麼手術的成功率。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5)

  有人能夠為了0.5%的風險放棄孩子,有人則為了0.5%的成功率散盡家财。

  《兒科醫生》中最令人感動的,就是一位名叫恩希的寶寶。她是早産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有先天性心髒病,完全型房室間隔缺損,以及嚴重的肺炎。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6)

  恩希一開局就是地獄模式,但她的父母,卻把拿到手的這副牌,打到了最好。兩人傾盡所有,賣房求醫,隻為了能夠留住女兒的性命。

  恩希出生僅9天,父母就一路帶着她輾轉多地求醫問藥,從錦州到遼甯,從北京到徐州,從徐州到深圳,一路波折。

  正常情況下,90%這樣的孩子就已經自然死亡了。但恩希還活着,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迹。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7)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8)

  接到徐州醫院的消息後,深圳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的慢肺專家梁穗欣就立馬趕往徐州。此時恩希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根本無法自主吸氧。

  要做手術就必須從徐州轉運到深圳,十個小時的路程對恩希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但還好,她堅持了下來。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9)

  到了深圳後,陳欣欣和梁穗欣所帶領的外科内科聯合會診,一遍一遍讨論治療方案,隻為了能夠給恩希和她的父母一個好的交代。

  長達四個小時的手術不能有一點差錯,每個人都全神貫注。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0)

  最終,手術比預期完成得更快更好。恩希術後吸氧和感染的問題控制得當,很快就從NICU轉到了普通病房。

  小恩熙甚至還慢慢擡起手,和媽媽擊了個掌。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1)

  「02」

  除了小嬰兒,兒童醫院也會治療一些青少年。沒錯,兒科負責0~18歲兒童的醫療保健問題。

  而在青春期,孩子們會經曆身體和心理上的巨大變動,一旦家長沒有處理好這些問題,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這部片子中就有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

  小玲是一個漂亮的小姑娘,15歲的時候身高就已經達到165cm了,光是從那些打了馬賽克的照片上,我們都能依稀看出這個女孩子的青春與美麗。

  然而小玲的體重卻隻有24.8kg,她患上神經性厭食後暴瘦,就是這樣一個東亞家長往往會忽略的心理疾病,最終導緻了不可挽回的生理損害。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2)

  小玲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情況緊急了:瞳孔不等大,對光無反應,嚴重營養不良,全身器官衰竭,大腦不可逆損傷……

  即便拉回一條命,小玲也會失去自主意識,今後的人生需要一直在ICU待着。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3)

  她的父母得知病情後曾去學校詢問,試圖找出病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小玲喜歡一個男生,但是那個男生喜歡的是一個比她瘦的女生。

  于是她打算減肥,一開始不放油,後來連續好幾天一口飯不吃。而低血糖和貧血對于大腦的損傷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了就再也無法彌補,小玲最後也沒有救回來。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4)

  這個病例細思極恐,要知道,依靠節食減肥在年輕女孩中太普遍了。其實很多情況下,這些女孩子根本就不胖,是白幼瘦的社會審美太畸形了。

  而對青春期少男來說,最大的困擾可能是控制好荷爾蒙分泌了。

  比如這位來兒科看性病的16歲少年,發現自己下體腫脹、分泌白色物質,上網檢索後,結果都指向兩個字——性病。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5)

  根據以往經驗,泌尿科的醫生判斷這個小夥子大概率是泌尿系統感染。

  了解到他有性生活史後,醫生建議聯系家長,男孩卻滿是抵觸,因為家長對他随性不羁的感情史毫不知情。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6)

  這些案例并不少見,稍加思考,就能拼湊出諸如叛逆小孩與失職父母相愛相殺的熟悉人生。

  「03」

  如果說常規的醫院是世間百态,那兒童醫院裡就是一個個原生家庭的投射場。

  11歲的女孩洋洋,下體長了一個青紫色的腫塊。她的媽媽一開始覺得隻是小問題,過兩天就好了。

  而小玲又過于羞澀,沒有直接和母親溝通這件事,于是前前後後疼了好幾個月。

  醫生檢查過後發現,這是因為陰道處女膜閉鎖導緻初潮無法排出,于是經血積液就在下體形成了巨大腫塊。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7)

  母親還用她當年16、17歲來月經的經驗審視閨女,所以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洋洋的病痛和月經之間的關系。

  這一疏忽一羞澀之間,孩子就在擔驚受怕和極度痛苦中度過了整整半年。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8)

  有的家長馬大哈,也有家長過于謹慎,看個病一波三折。

  10歲的丫丫還在持續性尿床,間歇性漏尿,她媽媽特别擔心,于是來到了兒童醫院求醫問藥,反複持續了五六年。

  神經外科的王醫生仔細分析病情之後得出診斷:這是典型的脊髓栓系綜合征,做一個終絲切斷的小手術就解決了。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19)

  但聽說要手術之後,丫丫媽媽很不開心,一句話沒說就拂袖而去。一旁的王醫生對這一幕早已熟稔,雲淡風輕連頭都沒轉。

  結果過幾天,丫丫媽媽又來了。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20)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21)

  她像拿了免死金牌,掏出片子對醫生說,“北京醫生說沒問題,不用做手術。”然後再一次匆匆離去。

  中間也嘟囔了一些類似“我們小時候也尿床,長大了就好了”之類的話,總之對手術十分抗拒。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22)

  一周後,丫丫媽媽再次出現在王醫生面前,這一次她十分笃定:要盡快手術。孩子這幾天幾乎天天尿床,再拖下去也不是事。

  這一次她也終于說出了自己反複糾結的真正原因:家裡還有個孩子是特殊兒童,已經大小便不能自理了,她必須在丫丫手術這件事情上慎之又慎,不敢冒險。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23)

  前兩次丫丫媽媽的反常舉動很容易讓人誤解,但聽到實情後一下子就理解了一位母親的謹小慎微。

  不過醫生與家屬之間隻有互相信任,平等交流,以心換心,才能給予孩子最及時和最好的治療,這也是這部紀錄片想呼籲的主題之一。

  故此,片子對于醫生平日裡繁忙的工作和職業素養都給予了充分的展示。

  面對不同的病例,後期會加上相對應的提示條和動畫特效,當涉及到具體的細節時,也會有特寫鏡頭和通俗易懂的注釋。

  18萬人給出的9分神作(它紮痛家長的心)(24)

  每一集結束後,還有“閃閃小診所”環節給家長們上課,請知名醫生對一些常見的育兒難題做講解,比如新生兒腹瀉、孩子生長發育遲緩等,可參考價值極高。

  《閃閃的兒科醫生》不僅是一部反映兒童醫院日常的紀錄片,它通過選用兼具趣味性與科普性的患者故事,實現了醫生與患者、觀衆的良性互動。

  兒科也是各位家長的試驗場。要知道,認真負責的醫生固然重要,但父母對孩子的愛與呵護,教養與撫育,才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