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寶寶出生後的“主食”就是母乳或奶粉,可不管選擇哪一種喂養方式,其本身都是含有水分的。那麼既然已經有水了,寶寶還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嗎?
小七的孩子是開春生的,都說春天幹燥,孩子爸爸覺得應該給寶寶多補充水分。而孩子的奶奶被卻表示:小寶寶因為喝的奶裡有水,所以不需要再額外喝水。
兩個人說得都有道理,一時間,小七為難了起來。
其實,家長給孩子喂水是有講究的,具體喝什麼、何時喝、喝多少,關于這些喝水的問題家長們别搞錯了。
給孩子喝水到底要喝什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水最适合寶寶喝。
現如今市面上有許多嬰兒專用水,我們先不說這價格有多貴,是不是“智商稅”。但其中标注含有多種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建議家長就不用考慮了。
因為寶寶月齡尚小,太多的所謂“營養”,寶寶根本吸收不了,畢竟對于寶寶來說,最為安全的,除了母乳就是白開水,而且40度左右的涼白開為宜。
家長何時給孩子喝水更加合适?★6個月以前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喂水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5000克的寶寶每天飲水量在0.75升左右,因此如果不是特殊需要,奶中所含有的水分就已經足夠了。
作為過來人都知道,嬰兒以奶為主食,其中水分含量能占到八成以上,這就證明寶寶對水的吸收是不匮乏的,所以在孩子半歲以前,如果家長正确喂養本身也是不必須額外喂水的。
★在可以喂水後,這3個“最佳飲水時間”别錯過
待孩子超過6個月以後,母乳或奶粉中所富含的水分已經不足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了,因此需要額外飲水。不過,寶寶喝水也要講究時間,那麼你家娃喝對了嗎?
●洗完澡後15-30分鐘
洗完熱水澡後的寶寶,其體内的水分會被體外的水分帶走,流失一些,建議寶媽在寶寶洗澡後的15-30分鐘,喂寶寶喝點水。
●晚餐前2個小時左右
有些家長習慣讓孩子在臨近吃飯的時間喝水,可當孩子喝了個“水飽”以後,便很難再吃下正餐。
因此建議家長在晚餐前2個小時,也就是大概下午三點鐘左右給寶寶喂水,因為這個時間段有些寶寶剛剛午睡醒,可能會有些幹燥或口渴,适當補充水分對寶寶有益。
●早起後喝水
早上起床後,寶媽為寶寶補充點水分不僅可以起到潤喉的作用,還能喚醒孩子的身體,增進寶寶的食欲。
不同月齡的寶寶,喝多少水也有講究
當然,不同月齡的寶寶對水的需要量也不盡相同。
1)0-6個月:飲水不是必需事
通常來說,半歲之内母乳喂養的寶寶是無需額外補水的,如果是奶粉喂養寶寶,以起到潤唇效果為主,可少量飲用。多了會增加孩子的身體負擔。
2)7-12個月:900毫升左右為宜
這一階段的寶寶身體逐漸發育完善,也需要開始添加輔食了,所以對水分攝入需求增加。因此,建議家長參考900毫升水量為宜。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平日裡吃的水果蔬菜中也同樣含有水分,家長不必隻拘泥于讓孩子喝水。
3)1-3歲:1.1到1.3升比較合适
而1歲後的寶寶活動量明顯加大,飲食也更加多樣,家長要逐步為孩子增加飲水量。一般是不設具體标準的,但建議孩子的飲水量不要低于1升,平常控制在1.3升基本可以。
拓展:喝水看似尋常又普通,但也需要家長耐心對待常聽家長吐槽自己家孩子不喜歡喝水,但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多與孩子早期飲水不當有關。
比如孩子剛開始接觸喝水時,如果表現出明顯抗拒的态度,家長就别硬讓他們喝了,以免造成逆反情緒。
此外,孩子最早接觸的水也一定要是沒有味道的飲用水,而不是家長們覺得好喝的飲料等等,這些都能幫孩子樹立正确的飲水習慣。
每日一問:你家孩子的飲水正确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