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緯網,可以快速判斷該地區的位置,進而判斷該地的氣候、洋流、盛行風、地形等。經緯網的閱讀,主要有以下步驟:
(1)辨别東經西經、北緯南緯。①自西向東,逐漸增大的為東經,逐漸減小的為西經;②自南向北,逐漸增大的為北緯,逐漸減小的為南緯。
(2)與幾條重要的經緯線比對。0°經線穿過非洲、120°E經線在北京右側、100°W位于北美洲中間、0°緯線橫穿非洲和南美洲亞馬遜平原、北回歸線穿過撒哈拉沙漠、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
圖1 經緯網示意圖
假設地球是一個光滑的球體,在熱力、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七壓六帶”。春分和秋分時,南北半球的氣壓帶和風帶恰好對稱,它們的的緯度位置和風向分别為:
(1)氣壓帶
①赤道低氣壓帶: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氣流;
②副熱帶高氣壓帶:30°±5°,盛行下沉氣流;
③副極地低氣壓帶:60°±5°,暖空氣爬升;
④極地高氣壓帶:85°~90°,盛行下沉氣流。
(2)風帶
①信風帶:分布在5°~25°,北半球為東北風,南半球為東南風;
②盛行西風帶:35°~55°,北半球為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
③極地東風帶:65°~85°,北半球為東北風,南半球為東南風;
判斷風向的3個步驟:①垂直于氣壓帶;②由高壓指向低壓;③北半球向右偏轉,南半球向左偏轉。氣壓帶與風帶的位置,會随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夏季(北半球)向北移動5°,冬季(北半球)則向南移動5°。
圖2 氣壓帶與風帶的位置(春分/秋分)
圖3 例題
答案:B、B
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氣候。①從西向東,經度逐漸減小,因此為西經;從南向北,經度逐漸減小,因此為南緯,因此甲地的經緯度範圍為:60°W~70°W,15°S~20°S;②從緯度上可以判斷,甲地應該為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存在着幹、濕兩季,與題幹中描述的“5~8月份降水稀少”一緻,因此甲地為熱帶草原氣候。
(2)分析氣溫及降水特點的成因。①由于甲地的緯度較低,為熱帶氣候,因此氣溫年較差較小;②由于甲地位于20°S左右,夏季(南半球)受到東南信風帶的控制,冬季(南半球)受到副熱帶低氣壓帶的影響,而5~8月份恰好為南半球的冬季,因此此時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③該地距海較近,且坡向朝向正東、東北,因此為東北風、東風和東南風的迎風坡,從海上吹來的東南信風遇到迎風坡的阻擋,會産生較多的降水,因此該地區的夏季為濕季,降水較多。
本節例題的解題思路為:①根據經緯度,判斷該地的氣候;②根據緯度位置、氣壓帶與風帶、地形,分析該地的氣溫與降水特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在考試中經常出現,熱帶草原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要注意分清,一個為“幹濕兩季”,一個為“旱雨兩季”:
(1)熱帶草原氣候
成因①:受赤道低氣壓帶、信風帶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幹、濕兩季,其中信風帶控制時為幹季,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為濕季;
成因②:受東北/東南信風帶、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交替控制,信風帶控制時為濕季,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時為幹季;
(2)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氣候熱點: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冬季風控制時為旱季,夏季風控制時為雨季。
圖4 熱帶草原氣候與熱帶季風氣候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