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但對于孩子們來說,好吃的多了,選擇的也就多了。尤其是很多家長為了帶孩子省事,給孩子買大量的零食,導緻孩子不喜歡吃飯,時間一長還愛挑食!
那麼,孩子挑食怎麼辦?除了引導孩子正确的觀點,做為我們父母在飲食上,還要加點花樣才行!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烏米飯的做法,不但營養美味,關鍵是孩子喜歡吃!
烏米飯好吃,還很有曆史淵源!據說,在唐代初期就已經有烏米飯這道美食了!
《荊楚歲時記》曾這樣描述烏米飯:“寒食取楊桐葉染飯,其色青而有光”。
甚至詩聖杜甫在《贈李白》詩曰:“豈無青精飯,使我顔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迹如掃。”
煮好的青精飯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了,烏不是黑色嗎?怎麼都叫形容青色呢?
這是因為唐代做烏米飯采用的是古法,并且道家和官家的做法還不一樣。
道家是将南燭草木葉與莖皮合煮後,取其汁浸米并上鍋蒸制,令飯作青色,高格曝幹,當三蒸曝,每蒸辄以葉汁溲令“氵邑”之。
官家則是取南燭莖葉搗碎,漬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緊小,黑如醫殳玉珠。
有道是“山不醉人水醉人,水不醉人壺醉人,壺不醉人茶醉人,茶不醉人飯醉人”。想想看,把一碗米飯做成如此漂亮的樣子,孩子還能挑食?還能不喜歡吃!
說了這麼多,咱們言歸正傳,下面就講一講烏米飯的現代做法!因為,唐代時期的做法,不僅太過繁瑣,而且也不适合孩子吃。畢竟九蒸九曬,等咱們做完了,孩子早餓的呱呱叫了!
而現在經過改良後的做法,不僅做起來簡單,味道也更加美味。最主要的是,當天做,當天吃,這樣吃起來口感會更好!
做烏米飯,其實非常的簡單,隻需要用到糯米和南燭葉即可,如果想讓烏米飯變得更加的漂亮,味道更加的豐富,還可以加上紅棗、幹果等。
做烏米飯的第一步就是把南燭葉洗淨,剁碎,然後鍋中加水,将南燭葉煮半小時,再去其葉渣取汁水。
接着把糯米洗淨,放入南燭葉汁中浸泡。浸泡時間的長短,根據個人喜歡,因為泡的越久,最後蒸出來的烏米飯就越黑。
其實,早在宋朝蘇頌的《圖經本草-木部下品-南燭》中就有記載。宋代制作烏米飯時,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浸泡方法,四五月時,可用十許斤熟舂,以斛二鬥湯浸染得一斛也。九月至三月隻以水漬一二宿,不必用湯,漉而飲之。初米正作綠色,蒸過便如绀色。
米泡好後,就是上鍋蒸了!這個簡單,隻需要把南燭葉汁倒出來一些,留下夠蒸米的水份就夠了。
最後,蒸熟後取出,平鋪在容器中,壓實,再撒上自己喜歡的幹果,就可以吃了!
想想看,平常都是大白米飯,偶爾來上這麼一碗烏米飯,不僅聞着氣味清香,吃起來也軟糯香甜。喜歡的朋友,不妨回家做給孩子吃,非常不錯!
聲明:文字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