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地點在安徽合肥,大學生小宋和舍友買了兩個菠蘿,因為沒有食鹽就用清水沖洗後食用,吃了一半後發現嘴裡流血,然後嘴巴和舌頭都腫了。
這個菠蘿就是普通的菠蘿,不是什麼少見的品種,但是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因此更需要寫一下給大家普及知識。
值得注意的是,她的嘴巴沒有接觸菠蘿外皮,吃的是直接削好的菠蘿,吃菠蘿果肉也能吃成這樣?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嘴唇内側産生了不少破損,一直在流血。據本人所述,當時嘴裡的血根本止不住,足足擦了半個小時,舌頭和嘴巴都是腫的,她很不解為什麼會這樣。
我還發現出現過這種情況的人不止這一位,可見吃菠蘿導緻嘴巴出血這件事絕非偶然。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大家平時是怎麼吃菠蘿的呢?是不是買回家就直接吃了?很多人在吃之前都會把菠蘿放進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後再吃,一些科普文章也應運而生:其實這一步不僅僅是讓菠蘿的味道更好吃,其實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去除“菠蘿酶”。
菠蘿蛋白酶又稱菠蘿酶,它可以分解蛋白質,會對我們的口腔粘膜造成刺激,會使人有一種麻痹刺痛的感覺,所以也有“你在吃菠蘿,菠蘿也在吃你”的說法,其實就是菠蘿酶在作怪。
本以為問題就這樣迎刃而解了,但是此時網友提出疑問:“僅僅靠鹽水讓菠蘿酶失去活性,需要至少7%的濃度,7%濃度是什麼概念?假如你泡一個菠蘿用1升水,需要加入70克的鹽,也就是12勺左右,遠遠高于正常人的承受極限。
雖然菠蘿酶還存在,可是泡過鹽水後菠蘿确實是是不紮嘴了啊,難道造成嘴巴出血的原因不是菠蘿酶?我們繼續往下看。
知乎有位叫做@湯川 的網友從微生物的角度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大力抓取菠蘿汁液放大250倍後可以明顯看到菠蘿汁液中有大量針狀物體,尺寸均一,長度約100微米。
菠蘿汁放大250倍
菠蘿汁放大2500倍
接着使用200毫升的容器盛放菠蘿,分别加入清水和鹽水浸泡15分鐘,再次觀察發現菠蘿汁中的針狀物體密度和尺寸均有所減小,但放大仍能識别其針狀外形。
清水浸泡後
鹽水浸泡後(圓形為氣泡,可忽略)
這個針狀物體就是草酸鈣結晶,一般用于抵禦動物的取食,通過劃傷動物的黏膜來造成直接的物理傷害,以及強烈的刺激。蛋白酶等物質進入傷口處造成後續的化學傷害。那麼,綜上所述,菠蘿帶來的強烈刺激,應該也是先由針晶劃傷黏膜造成直接性的刺激,再有蛋白酶和有機酸等物質造成二次傷害。
那麼是否所有人直接吃菠蘿都會有反應呢?也不盡然,每個人的嘴巴情況不一樣,有些人直接吃也沒事。
根據各位化學生物物理大牛的綜合讨論,其實目前來看,最穩妥的一個方案已經出來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吃菠蘿吃得比較安全,最合适的方案就是:泡60℃以上的熱鹽水一段時間。
鹽水能稍微補充因為泡水丢失的風味,而熱水能夠大面積地消除“刺嘴”的情況,當然,如果你夠勇,覺得這樣吃菠蘿味道少太多了,那麼也可以直接吃,就看你嘴受不受得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