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6個民族,在不同自然環境中,各自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飲食習俗,反映着人們在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觀念以及傳統意識。新疆炒米粉、内蒙手抓羊肉、西藏酥油茶等食物已經被我們所熟知,但是在衆多的少數民族中,還有很多特色的不為大家所知道的美食,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
阿昌族:酸辣谷花魚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阿昌族喜吃芋頭,稻田養魚是日常吃魚的主要來源。食用時多将鮮魚用油煎或油炸,再加水和酸辣椒煮熟或蒸熟即可上桌,以酸辣谷花魚最具特色。
毛南族:毛南飯
毛南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廣西、貴州一帶,民族語言為毛南語。毛南族特别喜歡酸的食物,其中以"腩醒","甕煨","索發"為最普遍,稱為"毛南三酸"。
毛南飯是他們的特色美食,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筍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後制成,然後用辣椒作調料。這種飯吃起來很可口,有一種特别清新的香味,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
畲[shē]族:烏米飯
畲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有自己的語言,屬于中國南方遊耕民族。日常主食以米為主,除米飯外,還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種糕點。
烏米飯是他們的特色美食,由畲民從山地裡采來的野生烏稔樹嫩葉,用石臼中搗爛後用布包好放入鍋中浸 ,然後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烏黑的湯汁裡燒煮成的飯。煮熟米飯的味道相當不錯,一口清香糯柔。
傈僳族:漆油雞
傈僳族,屬于蒙古人種南亞類型,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文字分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漆油雞是傈僳族的傳統美食。把宰好的雞剔洗淨切塊,以漆油焖炒五六分鐘,灑入适量燒酒,配以八角、草果、食鹽,加适量水,炖二三小時即可食用。當地的雞都是野外放養,味極為濃香。
布依族:五色糯米飯
布依族,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布依語,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與壯語有密切的親屬關系,通用漢文。
五色糯米飯可以說是布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美食。五色糯米飯的主要是糯米以及從山上采回來的純天然植物染料為原料,将找到植物染料浸泡在用柴火煮沸的水中,雜質過濾後把糯米放入浸泡五個小時左右,把被染色的糯米放到木桶蒸籠中,用柴火蒸熟。這樣,一份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就制作完成了。在布依族的各種節日慶典上,五色糯米飯都是美食界妥妥的C位。
苗族:羊癟湯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
羊癟湯是廣西、貴州等地的苗族、侗族的特色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腸、肚、血,就是把羊内髒、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膽汁的一種雜味湯。羊宰殺後,把羊胃及小腸裡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取出來,擠出其中的液體,再加入羊膽汁及佐料放入火鍋,文火慢熬湯。羊癟湯作為廣西苗族地區的特色小吃,在當地人看來,這就是頂級的美味,不過外地人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傣族:豬肉幹巴
傣族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于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
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典型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幹巴、腌蛋、幹黃鳝等。
高山族:米酒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内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以稻米為日常主食,輔以薯類和雜糧。高山族普遍愛食用生姜,有的直接用姜蘸鹽當菜;有的用鹽加辣椒腌制。
高山族過去一般不喝開水,亦無飲茶的習慣。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涼水做為飲料。據說此種飲料有治腹痛的功能。過去上山狩獵時,還有飲獸血之習。不論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飲用自家釀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獨龍族:蜂蛹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
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肴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獨龍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頭、燒酒焖雞、吉咪等。
佤族:雞肉爛飯
佤族是中國、緬甸的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佤語,主要居住在中國雲南省西南部。
雞肉爛飯佤語叫“馍尼亞布繞”,是佤族迎賓待客的美味佳肴,比普通的米飯要軟得多,比稀飯要幹些,有兩種做法,一種叫手撕雞肉欄飯,另一種叫刀砍雞肉欄飯,取鮮嫩烏骨子雞切和新谷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然後再放入茴香葉、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蔥、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澤鮮豔,味道糯滑鮮香,獨具特色。
我們大中華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56個民族各有其代表,以上隻是部分民族的特色美食,還有很多其他民族的美食值得我們挖掘。以上這些少數民族的特色美食,你都吃過哪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