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炒菜機器人?三五分鐘一個菜 油鹽醬醋按克放,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一鍵炒菜機器人?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三五分鐘一個菜 油鹽醬醋按克放
炒菜機器人“精确”破題中餐标準化
省人工、出菜快、調料使用量精準可控、口味口感穩定……最近,炒菜機器人正在逐漸得到市場和食客的認可,使用各種炒菜機器人的智能餐廳悄悄地遍地開花。除了方便衛生,炒菜機器人還解決了連鎖中餐标準化的重大難題,瞄準這片廣闊市場,碧桂園等大型企業也紛紛跨界展開布局。炒菜機器人會成未來智慧餐廳的大勢所趨嗎?
電腦屏幕操控自動炒制
近來,在崇文門中國石化加油站裡,一家新開的咔哥精緻家常菜外賣檔口吸引了不少周邊食客線上點餐。紅燒茄子、酸辣土豆絲、茄汁魚、魚香肉絲等各式家常菜組合而成的兩葷一素套餐售價在30元至40元之間,單點菜品則在幾元至十幾元左右。
“味道不錯”“幹淨衛生”是外賣平台上許多用戶共同的評價,更讓許多食客感到驚訝的是,這些菜品竟然都出自炒菜機器人之手。
“您有新的外賣訂單,請及時處理。”小店裡的提示聲響個不停,店員則有條不紊地在機器人面前忙碌着。“都是公司發來的原材料,直接放進機器就會自動翻炒,三五分鐘出鍋。”店員介紹,雖然門臉不大,但最近上線外賣後“生意一直還不錯”。
在這家外賣檔口正式營業之前,一台便民移動餐車已在崇文門公交場站附近開了近半年,位于東單北大街的咔哥智能廚房也已開了三年多。記者了解到,這幾家都是由咔哥智能廚房餐飲公司開設的智能餐廳。雖然營業形式有所不同,幾家店的炒菜機器人倒都大同小異。工作人員隻需把食材放入鍋中,通過電腦屏幕操控,幾分鐘後,熱氣騰騰的菜品就自動炒制出鍋。
卡路裡精确到小數點後兩位
在位于東城區銀河SOHO的丫米數字健康餐廳,也是由一台炒菜機器人包攬了所有餐食的制作。電腦控制程序啟動後,機器自動往鍋裡噴油,炒鍋翻轉5秒後下蔥姜蒜,再轉5秒,肉和菜也依次加進去。最簡單的快手菜1分半就能出鍋,耗時最長的咖喱雞也隻需5分鐘。
和咔哥智能廚房主打快餐不同,丫米數字健康餐廳主打低卡中餐,菜單上精确标注着每道菜的熱量,受到許多正在減肥、健身等對身材和飲食有嚴格要求的食客的青睐。
“每道菜所需的所有調料的量都是精準設定的,所有調料都通過吸管和噴頭精準投放,幾乎沒有誤差。”餐廳創始人陳芸告訴記者,這正是自己選擇使用炒菜機器人的初衷,“我們開發了小程序,為顧客建立健康檔案,根據身高體重提供每日建議攝入熱量的參考值,用戶就可根據這個數字精準點餐。”
記者從點餐小程序裡看到,店裡每份餐食都标注了熱量,卡路裡精确到小數點後兩位。以一直熱賣的肥牛黃焖雞雙拼藜麥炒飯套餐為例,每份餐食含有378.85卡路裡熱量,僅在小程序平台的月銷量達500多份。
盡管銷量不錯,但這家店裡隻有兩名固定員工,另有兩名鐘點工在午餐時段來幫忙打包。“機器平均兩分鐘出一道菜,可以做大中小份,小份是一人份,大份可以做成20人份。”陳芸算了一筆賬,“機器人的購買成本相當于一名廚師幾個月的工資,而一台機器滿負荷運轉狀态下,可以在一個用餐時段做出400人的餐食,是一名普通廚師的幾倍。”
助力連鎖中餐标準化
對于許多餐館和食客來說,用機器人炒菜還是個新鮮事,但實際上,炒菜機器人已經多地開花。今年5月,谷小禦旗下公司在成都開出“炒菜機器人”餐廳;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餐廳裡用炒菜機器人打造出一間“智能廚房”。6月初,丫米數字健康餐廳在杭州開出分店,長沙一家社區老年食堂也用上了智能炒菜機器人。
不少大型企業也在這一領域展開跨界布局。記者從碧桂園集團獲悉,其子公司千玺機器人集團從2019年就開始投入研發,目前已自主研發出80多種機器人設備及軟件系統,并在廣州開出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碧桂園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家餐廳裡配置的智能設備包括炒鍋機器人、雙臂煲仔飯機器人、地面送餐機器人、調酒機器人、甜品站機器人,雙臂煎炸機器人、雙臂漢堡機器人等,可在短時間裡快速制作出炒菜、快餐、火鍋、煲仔飯、粉面等多種特色美食,部分機器人單機設備已進入量産階段。
在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炒菜機器人一定是餐飲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國家層面一直扶持機器人産業,資本端也看好這個差異化賽道,從産業端而言,标準化是未來連鎖餐飲的趨勢。現在最關鍵就是消費端對于炒菜機器人的認可度。”朱丹蓬認為,随着科技賦能在餐飲業逐漸普及,機器人炒菜會像預制菜一樣逐漸被大衆所接受。由于具有标準化程度高、可複制性強等優勢,也将成為中餐文化向國際市場輸出的重要抓手。(記者 楊天悅)
來源:北京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