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
今天,小時新聞記者接到讀者爆料,
說在上城區直大方伯街道的一個小公園裡
有一群平均年齡65歲以上的大爺“最強健身天團”,
俯卧撐、劈叉、引體向上輕輕松松,
騰空翻轉、“倒挂金鐘”玩得很溜!
“你們可以來現場感受一下大伯們的強大氣場。”
↓↓↓
聽報料讀者這麼一說,
今天上午9點,
小時新聞記者馬上跑去了
萬安城市花園南苑西側的小公園。
5℃的天氣穿一件薄秋衣,他們說“不冷”
徐大伯正在做俯卧撐,動作标準極了。
早晨冷氣還未散去,5℃的氣溫下他隻穿了一件薄秋衣。
徐大伯今年66歲,杭州本地人,在此鍛煉了8年,每天堅持鍛煉一兩個小時。“我又不喜歡打麻将、打撲克,退休之後就專心鍛煉,同時注意飲食,身體還是不錯的。”他坦誠地說,“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但是我經常鍛煉的話,身體就熱,冬天感覺不到冷,頭不暈,心情舒适,生病概率就低啦。”
得知小時新聞記者在采訪,大伯大媽們紛紛指着一位大伯說:“你去問他,他很厲害的!”
這是一位姓鮑的大伯,也隻穿了一件薄秋衣。
“鮑大伯有胸肌欸!”他剛跑完5.2公裡,花了半個小時不到,此時全身冒着熱氣,汗流浃背。但他沒有多做休息,又開始了騰空反轉。一根單杠,他雙手一撐,身體就輕盈地騰空而起,又翻轉向下,回到原位。
小時新聞記者都看呆了。
每日規律鍛煉究竟有多大好處,
大伯們都很有話說
鮑大伯今年67歲,浙江紹興人,在這個公園鍛煉了四年,每天鍛煉2個鐘頭。他退休前是一位工人,“那時候我都160多斤了,久坐導緻肚子很大,現在120斤,肚子上的肉也沒有了。”穿一件秋衣冷不冷?“哪裡會冷呀?我都感覺好熱!”鮑大伯笑着說。
鮑大伯還告訴小時新聞記者,他以前身體毛病不斷,比如
病腰間盤突出、痛風等,“現在全都好了,鍛煉可以舒活氣血,所以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一轉身,又看到台階上有一位大伯在劈叉,身體柔韌性極好,記者自愧弗如。
這位大伯姓葛,今年65歲,老家在嘉興海甯。葛大伯是一名工作了32年的老統計,自2017年退休之後,就和老伴一起來到杭州幫女兒帶孩子。每天早上8點到10點,是他固定的鍛煉時間,“沒事就在這玩一玩”。
葛大伯透露,他1996年做了一個膽囊手術,“那時候身體很差,還有肝硬化”。自那時候開始,他有意識地進行鍛煉,久而久之,“人就有勁了,毛病都漸漸好了,現在一粒藥也不用吃。”
劈叉後,葛大伯又做起了屈體拉伸。确認過眼神,是記者完成不了的動作。
保障鍛煉
安全性,
他們“不貿然嘗試危險動作”
旁邊的張大伯在“倒挂金鐘”,雙腳架在杆子上,身體前後擺動晃蕩。任誰也不敢相信,他今年已經70歲了。
“這是我常練的動作。但對于沒有基礎的人來說,是很危險的,不建議貿然嘗試。”張大伯友情提醒,老年人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适量運動,量力而行,不做過分危險的動作。
除了這些“身懷絕技”的健身天團,公園裡還有二十多位大伯大媽在晨練,跳舞、打乒乓球、拉伸、原地踏步……他們都很開心的樣子。
一位大媽說:“能和大家一起走一走、聊一聊,就很快樂了。”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見習記者 許紫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