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再創曆史新高!達到了1682 億元人民币,與去年相比增長了 41%。其中無線成交占比更是高達90%,一舉超過去年的82%。對此傑克馬怎麼看呢?就在雙11當天馬雲就在央視财經直播上表示:雙 11 不是我們賺錢,雙 11 本身對于我們來講沒有什麼賺錢,雙 11 希望給消費者帶來快樂、給商家帶來快樂,給我們帶來技術提升,給我們帶來組織人才的提升!
對此就有網友評論:老鐵沒毛病,這就要看馬雲定的小目标了。比起王健林定的小目标,先掙它一個億。馬雲的一個億的小目标早在11年就已實現了。如今馬雲的小目标是什麼呢?
今年的成交額達到了1682億元,這裡面有多少是馬雲的呢?有網友就大概算了一下,以1600的成交額來算,馬雲毛收入大概200億左右。這是怎麼算出來的呢?首先是天貓的扣點,2017天貓的每一筆交易是3%-5%(平均扣點4%,100元銷售價計算,是4元);其次是天貓商家的平均推廣支出,大概10%,這樣算下來就差不多有兩百多億了。
再看看京東,從京東官方宣布的數據來看:雙十一(11月1日-12日)下單金額突破127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累計售出商品7.35億件。這裡我們看到,京東說的是下單金額,意思是裡面還有沒成交的。如果這1271億元都是成交的,再加上天貓的1682億元,僅兩大電商平台的雙11銷售額就達到了近3000億。說實話,雙11的戰報數字看着很high,但都是電商們的自high,裡面有多少水分呢?先來張圖給大家看看:
這是09到17年天貓曆年雙十一銷售額的統計圖,細心地讀者就會發現該圖有點像指數增長。在行業不景氣、電商“低價為王”、原材料等各種成本上漲的種種困境中,“雙11”出現這種爆發式銷售額增長,顯然是有問題的。畢竟,當各種廣告投放都無法帶來一夜成名的效果之時,通過造出龐大的銷售額,借助“雙11”的超強關注度,打響自己的品牌,相當于做了一次無比成功的廣告營銷。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注意力就是一種經濟。為了排名靠前,吸引客戶注意力,企業執迷于刷點、提價、囤貨,希望通過注水出一個漂亮的數據,沖擊到行業銷售額榜單,以提升企業知名度。所以面對這樣一個數據下,注水是肯定的,想要造數字有100種辦法,你可以一年不賣貨,364天發優惠券,隻發雙11這一天的,這樣雙11一定會爆發!銷售額數據失真已經成為常态,為企業帶來的實際盈利正被嚴重打折。
而馬雲說自己怎麼賺錢,在注水的銷售額下怎麼會賺錢了?然而即使銷售額沒有注水,馬雲也會說自己沒有賺錢。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年雙十一面對考驗的不隻是銷售額,還有天貓平台、物流、支付等方面,所以每一次雙十一都會對,天貓的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據說10年雙十一支付寶的數據庫差4秒就崩潰了,由此倒逼了支付寶架構轉型。
馬雲在采訪中也說:每年雙 11 阿裡都在提升技術,包括物流技術、支付技術和平台技術,每一年雙 11 的銷量都是 10 年以後平均的量。對比其他公司,阿裡比他們的技術需求都要大。
确實,過去十年,阿裡在技術上的投入和投資可能不亞于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阿裡有2.5萬名工程師和科技人員在為企業做技術支撐。而阿裡搞雙十一,不隻是搞累了顧客,還搞累了行業,從物流到技術,從帶寬到支付寶。僅就去年而言,就到達了每一秒12萬筆交易的計算量,今年每一秒達38萬筆交易,這是明顯的技術提升。不過對比技術提升天貓每年搞雙十一或許還為了“它”。
借買買買為由,收集數據,技術化地“拼圖”用戶(或潛在用戶)的對鞋服、電器、娛樂、旅行的真實需求。如此,一個鮮活、有着既定生活軌迹、行為方式的用戶畫像,就會呈現在天貓眼前,使其在更長遠的角度上,改善設計、決策、供應鍊,重塑商業運營,開創不一樣的未來。尤其是在AI時代,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
所以,就像馬雲說的“利潤應該來源于技術帶來的創新”,絕不是去占消費者的便宜,殺熟,薅消費者和商家的羊毛。畢竟,馬雲說他的公司要對國家、社會、世界有擔當。否則,它的市值也隻能到攜程200多億美元的水平,而不是如今的4500億美元以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