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受寒了吃什麼?事例:很多家長在孩子感冒過程中,總是覺得孩子身體吃了虧,要多補充營養,于是做各種好吃的,如炖魚湯、煲雞湯、炸鴨腿等,千方百計要把孩子的身體補回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生活中,小兒感冒也要忌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兒受寒了吃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事例:很多家長在孩子感冒過程中,總是覺得孩子身體吃了虧,要多補充營養,于是做各種好吃的,如炖魚湯、煲雞湯、炸鴨腿等,千方百計要把孩子的身體補回來。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生活中,小兒感冒也要忌口。
中醫師庫喜龍: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一個名方桂枝湯。其方後注有詳細的用藥後的飲食宜忌,為“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這其實可以作為感冒期間的忌口準則。
中醫認為,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所緻的疾病,類似于民間所說的“傷風”“着涼”,其治療方法是宣散發汗。而生冷之物如冷飲、瓜果、涼菜、冷面等,其性寒涼,既傷脾胃,又不利于病體康複,所以為首先要忌口的食物類别。
“粘滑”是指一類性質黏膩或滑膩的食物,如年糕、油條、油餅、粽子、果凍、皮凍之類。這些食物或油或膩或甘甜,都是一些黏膩的、不利于消化的食物,并且在感冒期間腸胃嬌弱、胃氣未開、外邪尚留的狀态下,食用此類食物易留滞邪氣,不利于病體康複,故需引起注意。
“肉面”是指肉類和一些不好消化的面食,肉類如雞、鴨、魚、牛、羊肉等,不好消化的面食即俗稱“死面”做成的面食,如鍋盔、焦馍、油餅、刀削面、闆面之類。《黃帝内經》中說:“熱病少愈,食肉則複,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意為感冒等熱病将好未好之時,吃肉類易緻疾病複發或反複不愈。在門診中跟師臧雲彩老師時,曾治療過一高熱小兒,服中藥已近康複,父母甚為欣喜,問孩子想吃什麼,孩子說想吃刀削面,結果大半碗刀削面下肚,當天夜裡孩子又發高熱,這就是飲食不當所緻的疾病複發。
“五辛”是指過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孜然、韭菜等,這些食物易耗傷津氣,故不宜在感冒期間食用。而生姜、蔥白之類本身就可以治療感冒,有些處方中就有生姜蔥白引,所以姜、蔥不在這個範圍中。
“酒酪”的範圍比較廣,如酸奶、奶酪、奶油、純牛奶、甜酒、葡萄酒,也屬于甘甜腥膻,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故也需注意。
最後一項“臭惡”,現在較少了,具體就是指有異味、怪味的食物,如腐乳、臭幹子、榴蓮、腌菜、泡菜等,也要忌食。
忌食這麼多,那麼小兒感冒期間應該怎樣安排飲食呢?建議掌握以下幾個原則: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湯、稀面條等;飲食不宜過飽;感冒期間不吃補品。
作者:
來源: 東南早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