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怎麼煮出來又白又香?說到滋補,湯品和粥是最能滋補身體的中國人喝粥養生的曆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明代醫家李時珍也說過“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不管什麼時候,喝一碗熱騰騰的碗粥,人也舒坦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米粥怎麼煮出來又白又香?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說到滋補,湯品和粥是最能滋補身體的。中國人喝粥養生的曆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明代醫家李時珍也說過“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不管什麼時候,喝一碗熱騰騰的碗粥,人也舒坦了。
飯小二喜歡喝小米粥,口味清淡醇香,早上來一碗,有助于刮脂清腸、養胃解膩,如果煮小米粥時能熬出一層米油會更好,米油有很強的滋補作用。
但是有些朋友卻表示熬出來的小米粥不黏稠,一點都不好喝,更不要說熬出米油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都是需要技巧的,今天就跟着小二來學習一下熬小米粥的幾個技巧吧。
米油醇香,養胃又養人
米油,煮米粥時,浮于鍋面上的濃稠液體。
大米和小米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在加熱作用下會發生糊化分解,大分子的澱粉首先轉化成為小分子的中間物質,就會形成米油。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米油“力能實毛竅,最肥人”。簡單說,适量喝米油能滋潤胃腸道、滋補身體,尤其适合嬰幼兒、體虛者、老人等。
輕松熬出米油的秘訣
01
用新鮮小米煮粥
新鮮小米富有膠質,具有黏性,煮出來的粥不僅顔色亮,口感也很好。陳米一般都很難熬出米油。
注意:小米不可過分揉搓,因為其表面的營養物質很充足,而揉搓會将小米的營養流失,有些小米粥是免洗型的,可以直接下鍋煮。
02
用冷水浸泡
煮粥之前,冷水浸泡可以讓米粒膨脹開,不僅可以節約時間,而且熬出來的小米粥比較黏稠且口感好,小米也不容易粘鍋,還能增加黏稠度。
03
建議熱水下鍋
冷水也可以慢慢熬出米油,但是時間會比較久,建議熱水下鍋。水開後下米,小火慢熬,熬煮20分鐘左右,小米就會出油,變得濃稠。
04
不要中途加冷水
煮粥前估算好水量,煮粥過程中不要中途加冷水,否則粥味不濃不香,破壞口感。
05
不要一直攪拌
煮粥的過程中不要一直攪拌,小米剛下鍋攪拌一次,中途再攪拌一次,出鍋前攪拌一次便可,攪拌次數多,米粥不容易出油。
為什麼熬小米不要一直攪拌?
鍋底受熱,會帶動水中的米上升,而鍋面的涼水則會下沉,從而在鍋内形成了一個熱循環。熬粥時水位上升得很快,水開後,米的表面已經完全松弛,但内部還是硬的。如果此時開始攪拌,反而破壞米的完整性,使得表面的澱粉沉入鍋底,形成糊狀物,粘住鍋底,就無法順利進行水循環。但由于米中心還是硬的,還得繼續加熱,就容易糊鍋了。
紅棗山藥小米粥,營養更豐富
僅用小米熬粥,營養太過單一,可以搭配其他各樣食材,比如山藥、紅棗等,小米粥營養加倍,而且口感香滑濃稠,早餐喝一碗熱乎乎的小米粥,整個人都舒服了。
竅門
①使用砂鍋,受熱更均勻;
②滴幾滴香油可防止湯汁溢出,增加香味和黏度,防止粘鍋;
③喜歡放紅豆、綠豆、薏米的,可事先将它們泡水,煮粥的時候會更加方便些。
來源: CCTV回家吃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