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結核病與營養之間存在雙向關系。結核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後都與營養不良有很大關聯。結核病患者為提高免疫力,日常膳食有如下原則:
總體膳食原則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高能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充足礦物質、多飲水。
保證每日至少進食250克主食、500克蔬蔬菜、250克水果、1個雞蛋、350毫升奶、100-150克肉、50-100克豆制品及1500-1700毫升水。
能量攝入能量的供給對于結核患者來說應稍高于正常人。一般以能維持正常體重為原則,在毒血症不明顯,消化功能良好的情況下,按每千克體重40-50千卡的能量供給,全日能量達2400-3000千卡為宜,以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疾病的消耗。
但結核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能量不宜過高,一般控制在2000千卡左右。
碳水化合物攝入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足夠,食量不足,不利于保護肝腎功能,攝入量一般不加限制,但是結核患者伴有糖尿病時,碳水化合物的供給量每天應限制在200-300左右,其中應包括一部分粗糧。
蛋白質攝入蛋白質是保證結核病營養治療的第一要素。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重要物質,并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如人體内發揮免疫功能的抗體、白細胞和淋巴組織都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優質高蛋白飲食可利于結核病竈的修複。
提高蛋白質的供給量,占總能量20%,或按每千克體重計算,給予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每天每千克體重1.5-2克蛋白質,其中優質蛋白質應占50%以上。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酪蛋白和鈣,患者應每天食用350-500克,但不超過500克,對于乳糖不耐受患者可選擇舒化奶或酸奶。
脂肪攝入結核病患者體内的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含量往往降低,研究表明,維生素C排減量一般顯著減少,并且排減量與病情的輕重成反比例。因此日上飲食中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以滿足機體需要。主要需要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
結核病患病過程中容易導緻礦物質流失,如鈣、鐵、鉀等,不利于患者康複。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從膳食中補充礦物質,如鈣、鐵、鎂等。
膳食纖維攝入膳食纖維和水足夠的膳食纖維和水是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防止消化不良和避免體内廢物積聚的必要措施。
除腸結核患者外,其他結核患者每天應供給一定數量的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及粗糧。必要時可選擇膳食纖維制劑,每天補充10-20克為宜。
*本文源自馬博士健康團 郭曉晖博士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
·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委員
·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 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 2017年科學傳播獎獲得者
· 2015年十大科學傳播人
· 2013年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健康傳播風尚人物
· 2012年科學傳播年度人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