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纖維化早期怎麼治療最好?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肺纖維化是一種緻命性肺部疾病,緻病因素有200多種,疾病類型複雜多樣,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但相比哮喘、肺結核、肺癌等大衆熟知的肺部疾病,肺纖維化的認知率則普遍偏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肺纖維化早期怎麼治療最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肺纖維化是一種緻命性肺部疾病,緻病因素有200多種,疾病類型複雜多樣,且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但相比哮喘、肺結核、肺癌等大衆熟知的肺部疾病,肺纖維化的認知率則普遍偏低。
複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主任醫師朱惠莉教授19日接受采訪時介紹:“肺纖維化患者在早期可能沒有典型症狀,僅有輕微的咳嗽或者活動時呼吸困難,因此常常被忽視;随着疾病進展,症狀才會逐步明顯,主要症狀有刺激性幹咳、胸悶、活動後氣喘、杵狀指等。而當出現這些症狀時,患者的肺間質病變其實已經處于較為嚴重的狀态。”
據悉,由于肺纖維化不能逆轉,一旦患病,患者會呼吸困難、活動受限、生活質量下降,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以特發性肺纖維化為例,這種病因不明的肺纖維化進展快,一旦确診後,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30%。
早發現、早診斷才可能将肺功能維持在相對較好的狀态,赢得最佳治療時機。朱惠莉教授特别強調,“普通人當出現前述症狀時,應該盡早到三甲醫院、胸科或肺科專科醫院的呼吸内科就診,并通過胸部高分辨率CT來進一步診斷。長期吸煙者、長期在粉塵環境中工作的人群、風濕免疫科‘老病号’等肺纖維化高發人群,則應該定期監測肺功能。”
盡早進行抗纖維化治療對患者的長期臨床結局至關重要,有利于延緩患者肺功能下降、減少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可是,在臨床實踐中,肺纖維化患者因延誤診斷而導緻延遲治療者不在少數。“風濕免疫科的醫生需更加關注患者肺間質的改變,及早診斷,同時要有将治療窗口前移的意識,避免患者錯過最佳進行抗纖維化治療的時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醫學院副院長、風濕科主任醫師呂良敬教授接受采訪時提醒。
呂良敬教授以風濕免疫患者為例介紹,通過早期篩查能盡早發現處于早期、可逆、肺功能正常或輕微受損的患者,并通過針對結締組織病的免疫抑制治療和針對間質性肺病的抗纖維化治療,有效延緩間質性肺病病變進程,最大程度地保護患者的肺功能。
“靶向抗纖維化藥物等創新治療方式的出現,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抗纖維化藥物能顯著延緩患者用力肺活量年下降率達57%,同時還能有效降低患者首次急性加重或死亡的風險。”呂良敬教授補充說道,随着靶向抗纖維化藥物進入醫保、各地“惠民保”等創新支付方式打通患者用藥“最後一公裡”,肺纖維化患者藥物可及性和用藥依從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推動患者長期規範治療。
抗纖維化治療是一項“持久戰”,除了堅持用藥,HRCT(胸部高分辨率CT)随訪也十分必要。當患者懷疑肺纖維化加重時,應在随訪時進行HRCT檢查,幫助明确疾病的進展程度,同時每年進行HRCT檢查也能及時篩查肺癌等肺纖維化并發症。
9月,是全球肺纖維化關愛月。當日,“聽懂‘肺’話,生活大不同”健康脫口秀奇趣開講。多位知名專家和公益機構代表用有态度、有溫度的醫學科普,促進公衆對肺纖維化的關注,為患者規範地進行疾病管理提供科學的建議,助力中國肺纖維化患者群體生存質量的改善。(完)
本文來自【中國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