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包子還是饅頭,最忌直接放冰箱,學會這個方法,放1年也好吃
饅頭、包子等面食,剛出鍋含有充足的水分,所以口感膨松柔軟,但在桌子上放1~2天的話,就會流失大量的水分,尤其是幹燥的冬天,一晚上就變得又幹又硬。所以很多人都會放進冰箱裡冷藏保存,吃的時候熱幾個,很方便。
但把饅頭放進冰箱冷藏并不是個好方法,雖然冷藏室溫度低,但饅頭的水分也在慢慢流失。而且冷藏室比較潮濕,饅頭容易受潮,就會長綠毛,也就是發黴。
那放進冰箱裡冷凍不就行了嗎?
這樣的話,雖然保存時間長,但饅頭的水分流失得更快,變得更幹更硬,即使重新熱一熱也不是很軟和,口感變得很差。最主要的是,饅頭會吸收冰箱裡各種食材的味道,讓味道變得非常怪,要多難吃就有多難吃。而且還會凍得開裂,沒有賣相。
所以無論包子還是饅頭,都不能直接放進冰箱裡保存。冬天,我經常會一次買幾十個饅頭,給孩子做炸饅頭片吃,孩子特别愛吃。
老闆特别叮囑,别放直接放冰箱,記住這個方法,饅頭放3個月也好吃,新鮮松軟。
下面我把方法分享給大家,家裡喜歡吃包子、饅頭的朋友快收藏起來,就不用天天去買了,保存一次能吃1個月。
【長時間保存包子、饅頭的方法】
1、買一些需要保存的包子、饅頭,回家後放在桌子上攤開,把水汽散掉。如果熱包子直接冷凍,水汽會把外皮弄濕,表皮就會變得稀軟,再熱就會非常難吃。
2、包子表面晾幹後,準備一些保鮮袋,把包子按量裝起來,比如一袋裝4個,夠吃一頓或一天就行了。然後擠掉多餘的空氣,把保鮮袋密封起來,這樣饅頭就不會流失水分了。如果不嫌麻煩,可以用保鮮膜把包子逐個包起來。
3、把包好的包子放進冰箱冷凍室,放一個月都沒問題,實際上密封狀态下可以冷凍12個月,口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以後買了大量的包子、饅頭,就用這個方法來保存吧,熱一熱和剛蒸的一樣新鮮,松軟可口。
很多人喜歡自己蒸包子、饅頭,想要好吃的話一定要“發好面”。冬天氣溫低,發面是個大難題,可能發一天都發不起來。再教大家一個方法,記住2個小妙招,保證半小時就能發滿一大盆,特别使用。
1、30℃激活酵母
幹酵母處于休眠狀态,如果直接用來發面,時間就非常長。而且如果酵母過期了,怎麼發都發不起來的,所以我們應該先激活酵母。
準備一碗30℃的溫水,加入酵母粉,再加入和酵母粉等量的白糖,攪拌均勻後等待10分鐘,如果能看到大量的氣泡,就可以和面了。
把酵母水倒進面粉中,先攪拌成大面絮,再下手和成光滑的面團。
2、40℃發酵
最适合酵母菌發酵的溫度是40~42℃。在蒸鍋裡加入一些清水,加熱至稍微有點燙手時關火,把面盆包上保鮮膜,放進蒸鍋的蒸籠裡,然後蓋上蓋子,發酵30分鐘即可。
如果在北方地區,可以把面盆放在暖氣片附近,那裡的溫度比較高,很适合發面,基本上半小時就發滿了。但不能把面盆直接放在暖氣片上,這樣會把酵母菌燙死,無法發酵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