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冬季最為常見的病症之一。中西醫都認為某種程度上,咳嗽有利于排出咽喉的廢物、保護機體。但是咳嗽過于頻繁、劇烈等就意味着咳嗽不再是一種保護性的反射動作,而是一種病症,是人體機理病變所表現出來的症狀,而咳嗽本身還能引發呼吸系統病變。所以,不要随便忽視咳嗽、諱疾忌醫。
百合
在中醫的角度,“咳”與“嗽”可以分開而言的。北宋著名醫家劉完素在《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記載咳和嗽:“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于肺氣動于脾濕,咳而為嗽也”。
麥冬
除了異物進入咽喉部導緻咳嗽外,咳嗽一般由疾病引起,最為人所熟悉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喉炎、支氣管炎等。
咳嗽發生時,有些人害怕看醫生,不喜歡吃藥,此時中醫方法治療簡直就是拒絕吃藥的人的福利。中醫治病方式多種多樣,而咳嗽病症複雜,中醫治療方法卻簡單——食療。
咳嗽分熱咳和寒咳
熱咳:人們喜歡嘗試全國各地的風情小吃,但是由于飲食習慣的差異,食物的口味變化巨大,體内緩不過來,尤其是咽喉食道等受辛辣類食物性味刺激引發咳嗽,多為熱咳。熱咳是常見病症,除了飲食習慣,還有外感風熱邪氣、風寒在體内化熱、肺部疾病、情志過極均能引起熱咳。熱咳伴随着黃色粘稠的痰、咽喉幹渴疼痛、頭暈頭痛、咳嗽聲音沙啞、痰停滞在咽喉咳不出咽不下。以下為熱咳種類。
風熱犯肺:痰呈黃色粘稠狀,因而難以咳出或者咽下(最好别咽下,因為痰是人體的一種廢物,攜帶着細菌病毒),咳嗽聲粗啞、咽喉疼痛,容易口幹口渴,舌苔薄且黃。
肝火犯肺:咳嗽時兩肋疼痛,咽喉幹澀少津液。
肺陰虧虛:純粹幹咳,無痰,舌頭泛紅而少舌苔。
痰熱郁肺:痰液粘稠黃色,咳血痰、伴随胸悶氣短、口幹、咳嗽時面部發紅。
橘紅
熱咳的高發期在夏秋,但冬季萬物消沉,人的情志容易受消沉環境而郁結,肺髒容易出現病症而出現熱咳,因而不能一味地認為冬天沒有熱咳,錯誤辨别病症。
熱咳多與肺部有關,因此治療熱咳多以養肺潤肺為主,兼并疏風清熱,因此患者應多食用性微寒、能散風清熱解毒的桑菊茶飲、甘草飲。雪梨、陳皮、川貝、橘紅、麥冬、茯苓、貝母、荸荠等都是治療熱咳常用食膳藥材,可單一食用,也可以搭配潤肺食物制作湯粥羹飯等以便老少食用。
民間有說:晚上咳嗽多為寒咳,白天咳嗽多為熱咳,這并非是無稽之談,民間的俗話凝聚着千年的養生智慧,但是也并沒有絕對正确,咳嗽首先要看醫生,根據醫生的辯證來采用相對應的食膳。
寒咳是由于保暖不周到、或長時間侵水、或食用過多生冷食品,風寒伺機入體使得肺氣宣降導緻的。寒咳症狀為痰色稀而白、痰呈泡沫狀,伴随頭痛、鼻塞、怕冷、鼻流清涕,舌頭淡紅,舌苔薄而白。
風寒襲肺:咽喉幹癢、咳嗽聲重,痰液呈白色稀薄,伴有鼻塞、鼻流清涕、頭痛、手腳酸痛、身體發熱等症狀。
偏方: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白前、百部、陳皮、桔梗、茯苓等均有化痰止咳功效。
此類咳嗽忌食甜、油膩食物,宜吃杏仁、百合、紫蘇、銀耳、茯苓等止咳消痰食膳,輔以清淡的餐飲。
陳皮
另外,引起咳嗽的還有内髒功能失調,如痰濕蘊肺,醫典記載:“脾失健運,水谷不能化為精微上輸以養肺,反而聚為痰濁,上貯于肺,肺氣壅塞,上逆蘊阻。”痰濕蘊肺所表現出現的症狀就是咳嗽,咳嗽聲音重濁,痰液多,痰結塊而呈現白色或者灰色。此類型的咳嗽,要養與治并用,調理脾髒,促其運化水液,同時還要抑制咳嗽惡化。
粳米味甘性平,入脾胃經,是當前時令健養脾胃的好食材。
茯苓
最後茯苓是治療痰飲之症的藥材,無論是健脾還是消痰都有着獨特的功效。将茯苓打粉,能夠促其發揮藥效,讓人容易吸收。
茯苓粉搭配薏米、紅豆、燕麥等滋潤食品制成一碗養生飲品,簡單養生,輕松養顔!
歡迎關注“明升心經”頭條号、微信号,我們做應時令的養生,簡單輕松!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