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張仲景理脾建胃經方

張仲景理脾建胃經方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2 22:48:36

專家簡介

張仲景理脾建胃經方(專欄治病不留邪)1

宋遠軍

1999 年 7 月成都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執業中醫師、執業中藥師。

擅長診治

1.腹痛,腹脹,腹瀉,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等消化系統疾病。

2.失眠,中風後遺症,風濕類風濕關節酸麻脹痛等雜病。

3.喘,咳,痰,嗽等呼吸系統疾病。

4.男科調理,婦科調經,藥酒養生。

坐診時間

每周五全天


當今社會,以酒為漿,腥葷為常,四體不勤。當今之人,普遍營養過剩,三高人群日益壯大。用藥如用兵,内賊外寇光顧,不及早驅除,必将養虎為患,而内能安乎。上下五千年,賊寇去,民方可安。

張仲景理脾建胃經方(專欄治病不留邪)2

金元四大家之一張子和《汗吐下三法該盡治病诠》早有論述: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則内而生,皆邪氣也。邪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攬而留之,何也?雖愚夫愚婦,皆知其不可也,及其聞攻則不悅,聞補則樂之,今之醫者曰:「當先其元氣,無氣實,邪自去。」世間如此妄人,何其多也!

夫邪之中人,輕則傳久而自盡,頗甚則傳久而難已,更甚則暴死。若先論固其元氣,以補劑補之,真氣未勝,而邪已交馳橫鹜而不可制矣。惟脈脫、下虛、無邪、無積之人,始可議補。其餘有邪積之人而議補者,皆鲧淹洪水之徒也。

補者,以谷、肉、果、菜養口體也,夫谷、肉、果、菜之屬,猶君之德教。汗、下、吐之屬,猶君之刑罰也。故曰:德教與平之梁肉,刑罰乃亂之藥石。

當代著名中醫學家任應秋認為「病邪須有出路」,張子和治病總是變化于「汗、吐、下」三法之間,這就是給病以出路。

治病如同種莊稼,禾苗長得好不好,先要看地裡有沒有蟲害雜草。若蟲害雜草不去,而首先施肥,則雜草與禾苗争奪營養,蟲害繼續啃食禾苗,少數禾苗自身強壯偶可成活也是苟延殘喘,多數情況是禾苗先盡,雜草叢生,蟲害橫行。若雜草蟲害未以成勢予以先除,施以養料,培以沃土,禾苗自然得以茁壯成長。

張仲景理脾建胃經方(專欄治病不留邪)3

古人雲:「腎為先天之根,脾為後天之本。一年四季,胃氣為本。」先天者,陰陽造化之始,父母交會,母體孕育而生。後天者,感天地萬物,納谷之精,以促其長,升華于微妙之間。胃者,倉禀之官,賴上脾以運,成下脾以化,分水旱二路推糟粕之陳腐而下。變外物質以生氣血,養五髒而安人身。故而言胃為氣血之海,轉運之中樞,升降之大道,胃為人身大腑。故治病必先顧護胃氣,其方有可生之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