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用蛇蛻治療帶狀疱疹的方法

用蛇蛻治療帶狀疱疹的方法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9-15 18:23:55

用蛇蛻治療帶狀疱疹的方法?槐杞黃顆粒聯合治療帶狀疱疹的療效觀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用蛇蛻治療帶狀疱疹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用蛇蛻治療帶狀疱疹的方法(槐杞黃顆粒聯合治療帶狀疱疹的療效觀察)1

用蛇蛻治療帶狀疱疹的方法

槐杞黃顆粒聯合治療帶狀疱疹的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 研究槐杞黃顆粒聯合傳統療法治療帶狀疱疹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皮膚科進行診治的60例帶狀疱疹患者,随機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口服伐昔洛韋分散片 加巴噴丁膠囊 甲钴胺分散片 維生素B1,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槐杞黃顆粒。兩組患者均治療14天。比較2組治療前後的臨床症狀改善情況和視覺模拟評分(VAS),并記錄後遺神經痛(PHN)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起疱時間、止疱時間、止痛時間、結痂時間、脫痂時間,聯合用藥組均較對照組短(P<0.05),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出現例數少(P<0.05)。結論 槐杞黃顆粒聯合傳統療法治療帶狀疱疹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傳統療法,後遺神經痛的發生率也減低。

關鍵詞:帶狀疱疹;槐杞黃顆粒;臨床效果

帶狀疱疹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多以身體單側的成簇密集水疱并伴明顯疼痛為特征,部分會遺留神經痛,臨床上常規以抗病毒、止痛、營養神經等作為帶狀疱疹的傳統療法。本文探讨在依照傳統療法治療帶狀疱疹的基礎上,口服槐杞黃顆粒後的臨床效果,以期為帶狀疱疹的診治提供參考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皮膚科進行診治的60例帶狀疱疹患者,均符合帶狀疱疹的診斷标準。按照入組的先後順序随機分為2組: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段在(48.7±11.3)歲。觀察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段在(50.4±10.9)歲。兩組之間患者性别、年齡、病程及病情程度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标準:①年齡在18周歲以上的患者;②診斷為帶狀疱疹的初發病例,即此次患病前無該病的相關病史;③近期未服用免疫抑制劑及無影響槐杞黃顆粒藥物在體内藥代動力學的藥物;④符合倫理道德要求,患者和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标準:①妊娠、哺乳期婦女或準備妊娠的婦女;②精神病患者,合并嚴重心腦血管、肝、腎等相關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以及存在自身免疫系統缺陷疾病的患者;③試驗期間需服用除研究藥物以外的影響帶狀疱疹治療的藥物;④已知或懷疑對研究藥物的活性或非活性成分過敏;⑤試驗前3個月内參加過其他藥物臨床試驗等;⑥研究中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參與實驗的兩組患者參照《皮膚性病學》[1]中帶狀疱疹的治療标準,均給予抗病毒、止痛、營養神經治療,即口服伐昔洛韋分散片0.3g /次,日兩次,加巴噴丁膠囊止痛,甲钴胺分散片0.5mg /次,日三次,維生素B1 10mg/次,日三次,連續服用14天。觀察組聯合口服槐杞黃顆粒(還爾金,生産廠家:啟東蓋天力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0g/袋*6袋),開水沖服,每次1袋(10g),一日2次。

1.3 觀察指标及評價标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症狀改善情況(止痛時間、止疱時間、結痂時間、脫痂時間),治療前後VAS疼痛評分,并對後遺神經痛發生情況及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做好記錄。止痛:以疼痛消失或疼痛指數下降為準;止疱:以無新水疱出現,原發水疱開始幹涸為準;結痂:以水疱全部幹涸結痂為準;脫痂:以90%及以上的痂皮自然脫落為準:後遺神經痛:以全部皮損消退1個月後仍有疼痛為準,治療第30天進行療效判定。其中,采用目前最常用的VAS 疼痛評分标準評定患者疼痛程度,0分為無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能忍受),4-6分為中度疼痛(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為重度疼痛(影響食欲,影響睡眠,無法忍受)。痊愈:皮疹完全消退,局部疼痛消失或顯著減輕;顯效:皮疹消退>75%,疼痛減輕;進步:皮疹消退<75%,局部疼痛減輕;無效:皮疹消退<50%,局部疼痛無明顯減輕或加重。總有效率=痊愈 顯效 進步。觀察患者治療前後及治療後1月,2月,3月的疼痛強度并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

±s表示,采用 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後綜合療效比較 治療14d後,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6.6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66%。見表1。

表1 綜合療效分析 例(%)

組别

n

痊愈

顯效

進步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

30

16(53.33)

9(30.00)

4(13.33)

1(3.33)

(96.66)

對照組

30

10(33.33)

10(33.33)

6(20.00)

4(13.33)

(86.66)

注:組間比較,P<0.05

2.2 2組患者治療後皮損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起疱時間、止疱時間、結痂時間、脫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各項時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後皮損改善情況比較[

±s;d]

組别

n

起疱時間

止疱時間

結痂時間

脫痂時間

觀察組

30

3.1±1.3

3.5±0.9

7.5±0.8

15.2±1.3

對照組

30

3.3±1.2

5.1±1.3

9.1±3.6

19.6±3.1

注:組間比較,P<0.05

2.3 疼痛控制情況比較

2.3.1 2組患者治療後VAS評分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後,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的VAS評分下降幅度更大,兩組評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後VAS評分比較[分,

±s]

組别

n

治療前

治療後

治療後1月

治療後2月

治療後3月

觀察組

30

8.23±1.56

1.49±1.09

0.53±0.35

0.12±0.22

0.06±0.12

對照組

30

8.42±1.31

2.63±2.17

1.58±0.76

0.87±0.45

0.15±0.36

注: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 2組患者帶狀疱疹PHN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後1月、2月、3月PHN的發生例數分别為5例、2例、0例,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後1月、2月、3月PHN的發生例數8例、5例、2例相比有明顯的差異,此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後PHN比較[n(%)]

組别

n

1月

2月

3月

觀察組

30

5(16.66)

2(6.66)

0

對照組

30

8(2.66)

5(16.66)

2(6.66)

注:組間比較,P<0.05

2.4 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2例在服藥後期出現惡心,無嘔吐,1例治療5d後發生輕微頭暈,能自行緩解。對照組患者中,1例出現輕微頭暈,1例出現乏力,均于休息後緩解,2例出現惡心,自行緩解。對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讨論

本研究中,口服槐杞黃聯合傳統療法治療患者的起疱時間、止疱時間、結痂時間、脫痂時間均明顯縮短,表明槐杞黃能推進帶狀疱疹的進展過程,VAS疼痛評分明顯改善,後遺神經痛的發生率也減低,表明槐杞黃對于帶狀疱疹造成的神經損害具有促進修複的作用。

槐杞黃顆粒的主要成分為,槐耳菌質、枸杞子、和黃精。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效成分槐耳質多糖是6種單糖組成的雜多糖結合18種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能激發機體免疫系統中諸多環節,從而調節免疫細胞的平衡失調。

早前,山西省兒童醫院呼吸科曾做過一項研究,反複呼吸道感染的兒童在服用槐杞黃顆粒12周以後,患兒血清IgA、IgG、IgM均有升高,CD3 、CD4 T淋巴細胞亞群明顯增高,表明槐杞黃顆粒具有抗感染及增強特異性免疫的作用[2]。而此後安黎[3]等人的研究也印證了這一點。近年,單麗沈等[4]研究發現,槐杞黃顆粒能夠激活巨噬細胞、中性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并促進T細胞分裂、增殖、成熟、分化,不僅如此,還可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封閉抗體,減少IgE的合成和分泌,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達到抗過敏的作用。

神經痛是帶狀疱疹的一個重要特征,一般來說,免疫系統健全的兒童和年輕人帶狀疱疹痊愈後常無後遺症,但随着年齡增大和免疫低下,帶狀疱疹引起的疼痛、皮疹和并發症可更加嚴重[5]。而這裡談到的槐杞黃,在發揮調節免疫這一作用的過程中,對于帶狀疱疹從起病、進展到好轉、痊愈,甚至于發生後遺神經痛的整個病程都在起到作用,它不僅能縮短病程,減輕病中痛苦,降低PHN的發生,而且不良反應甚少,耐受性極佳。值得提出的是,本研究中收集的樣本量較少,可能會存在統計學偏倚。

綜上所述,槐杞黃顆粒治療帶狀疱疹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改善臨床症狀,降低PHN發生率,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8版.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65-67.

[2] 韓志英.槐杞黃顆粒治療小兒反複呼吸道感染50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24(06):563-64.

[3] 安黎,戴啟剛,張雅婷,汪受傳.槐杞黃顆粒聯合常規對症治療兒童反複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研究[J].中醫兒科雜志,2018,14(05):1-6.

[4] 單麗沈,尚雲曉,李淼,等.槐杞黃顆粒佐治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多中心随機對照臨床研究[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8,45(1):53-57.

[5] (美)Jean L Bolognia,等著.皮膚病學(第2版).朱學駿,等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5.11:1349-135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