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和西洋畫一個重要區别,就是常伴有書法和詩句,秀美的書法可以補上留白,精彩的詩句可以深化畫的意境。題詩一般有作者自題,也有找人代筆的。這種看圖題詩的形式流傳到今天,有了新的變化,沒錯,就是學生們經常感到手足無措的“看圖作文”。蘇轼作為詩書畫三絕的大家,自然沒少幹過這種事兒。不過大家畢竟是大家,看圖作文也能出精品。比如我們今天要解讀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林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桃花
惠崇是北宋初年的和尚,詩人,尤其擅長繪畫,自成一格,潇灑虛曠,歐陽修、王安石、蘇轼等大文豪紛紛為其點贊。公元1085年,大宋帝都汴梁城一個叫衮儀的人,拿出所收藏的惠崇的兩幅畫,請蘇轼題詩,于是就有了《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這是第一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一片竹林之外盛開着兩三枝桃花,春天的江水變暖鴨子先知道。
既然是題畫詩,自然要先寫出畫的内容。竹林是疏朗的,所以露出了遠處兩三枝紅豔豔的桃花。桃花的花期是農曆2至3月,屬于早春時節,乍暖還寒。這第一句詩寫得是地面遠景。
春江水暖
第二句詩寫的就是江面近景。鴨子最喜歡遊泳,一年四季隻要不結冰,它們就會下水,所以江水變暖,是它們先察覺到。“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當然不能僅僅從字面去理解,透過這輕快的詩句,我們仿佛看到一群鴨子在江面上輕盈的遊動,快樂的嬉戲,發出陣陣“嘎嘎”的叫聲。“水暖”是需要用觸覺感知的,是難以直接通過無聲的畫面來展示出來的,但蘇轼通過桃花盛開,江面群鴨精準的把握到了畫家惠崇的心意,并以優美的詩句表達出來,真是有着一顆七竅玲珑心的人啊!
“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蒌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氣味清香,既是藥又是菜。蘆芽就是蘆葦的幼芽,又名“荻筍”,多生于水邊,是營養美味的好菜。河豚欲上,河豚每年春天從近海或下遊逆江而上,在上遊水中産卵。這兩句詩的意思就是:江岸邊已經是蒌蒿遍地,蘆筍發出嫩芽,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之時。
蒌蒿
詩的第三句寫的是春江岸邊景,蒌蒿已經長得十分茂盛,“短”字生動貼切地寫出了蘆葦嫩芽新發的形态,春意盎然。值得注意的是,蒌蒿、蘆芽都是長江一帶的名菜,用來炖魚那是極緻的美味。
蘇轼不但是一流文學家,更是一流的吃貨,在美食上的造詣完全可以與文學水平相媲美,所以他稍稍一聯想,就寫出了“正是河豚欲上時”。當地的人将蒌蒿、蘆芽、菘菜這三樣菜與河豚一起烹煮,營養豐富,鮮美無雙,是完全值得冒死一吃的無上美味。詩的前三句是畫面的寫實,第四句則是根據時令、景物生發的聯想,既合情合理,又引人垂涎三尺。
蘆筍
蘇轼這首題畫七絕,前兩句竹綠桃紅,景物疏朗,色彩明麗,春江蕩漾,群鴨暢遊,真稱得上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竹林,桃花,春江,鴨群,蒌蒿,蘆芽,這些景物并不是簡單的羅列,而是通過其内在和外在的聯系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顯得生機勃勃,富有生活情趣,意境優美動人。
惠崇的畫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了,但這首詩卻流傳了下來,蘇轼高超的藝術功力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力,尤其是詩的前兩句,更是成為衆口傳誦的千古名句。
河豚
這也指出了我們寫好看圖作文的重要途徑,首先要緊扣圖畫内容,不能跑題;其次,從圖畫内容出發,盡情展開想象力的翅膀,既要挖掘出畫面的内涵,又要生發出畫面之外的精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