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八下課外古詩誦讀翻譯

八下課外古詩誦讀翻譯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9-03 18:18:51

八下課外古詩誦讀翻譯(唐宋詩病舉隅字詞篇)1

唐宋詩病舉隅│字詞篇:(12)湊篇

(本文觀點:詩有湊句,也有湊篇。湊篇者,四句或四聯各行其是,自說自話,互不關聯,較湊句者更為可恨。)

詩有湊句,也有湊篇。湊篇者,四句或四聯各行其是,自說自話,互不關聯,較湊句者更為可恨。據《拊掌錄》記載,宋哲宗朝,有個皇族弟子作了一首《即事》詩:“日暖看三織,風高鬥兩廂。蛙翻白出闊,蚓死紫之長。潑聽琶梧鳳,饅抛接建章。歸來屋裡坐,打死又何妨?”有人不解所謂,問其詩意,答曰:“先是見三隻蜘蛛在檐間織網,又見兩雀鬥于廂房之間。一隻死青蛙肚皮翻白像個‘出’字,一條死蚯蚓紫的像個‘之’字。吃飯之時,聞聽鄰家在彈琵琶,是《鳳栖梧》的曲子。饅頭還沒吃完,門人報說建安章秀才來拜見。迎客回來,見卧室門上畫着鐘馗捉小鬼,故雲‘打死又何妨’。”從這樣的詩句中,我們不難看出,這首詩完全是拼湊而成。品質甚劣,令人費解,殊為可笑。不過,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寫詩不可随心所欲,想到什麼寫什麼,似乎是“我手寫我心”,但如果不根據主旨對選材有所裁剪,自然是“雜湊”之作,不免成為笑談。

杜牧在《答莊充書》中道:“凡為文以意為主,氣為輔,以辭彩章句為之兵衛。”“苟意不先立,止以文彩辭句,繞前捧後,是言愈多而理愈亂,如入阛阓,紛紛然莫知其誰,暮散而已。”其大意是說,一篇好的文章,要有内容、氣勢和文辭。但其中最重要還是意(主旨),其次是氣(文風),然後才是文辭(語言)。如果主旨不立,輔佐和衛兵也就沒有了着落。随後,杜牧又進步诠釋說,如果為文不先立意,隻注重華麗辭句,就如一個人進入“鬧市”,亂糟糟的,誰也不認識誰,天黑時方四散罷了。這一段話講的既形象生動又深刻精辟,寫文章如此,寫詩也是如此。

唐詩中也有“雜湊”之章,譬如賈島《泥陽館》:

八下課外古詩誦讀翻譯(唐宋詩病舉隅字詞篇)2

賈島

客愁何并起,暮送故人回。

廢館秋螢出,空城寒雨來。

夕陽飄白露,樹影掃青苔。

獨坐離容慘,孤燈照不開。

本詩描寫詩人于深秋黃昏在泥陽館送别故人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深沉的離愁。全詩用極為晦澀的語言來渲染本來就很平常的景物,以突出心中之“苦寒”,字字句句都給人一種“窮吟苦呻”的沉悶情緒。清代查慎行在《初白庵詩評》雲:六句筆路與想路俱别,不善學之,則流為楊誠齋矣。此是客氣之語。紀昀在《瀛奎律髓彙評》雲:恐是“白鹭”,然“白露”不通,“白鹭”亦不佳。且“螢出”“雨來”,兼以“孤坐”,亦不應有“夕陽”樹影。此詩殊雜湊不可解。餘深以為是!但說初讀之感,氣脈不貫還在其次,全詩盡是拼湊之語,使人大跌眼睛。但看颔聯“廢館秋螢出,空城寒雨來”之句,“空城”正“雨”,“秋螢”何以能“出”?頸聯“夕陽飄白露,樹影掃青苔。”既然有“雨”,豈能見“夕陽”“樹影”?莫非是“西邊日頭東邊雨”?既然有“夕陽”,又怎能飄飛“白露”?全篇多是不切之物,何緻“苦寒”如此!作詩入如此之境界,已然亡矣!難怪司圖空在《與李生論詩書》中譏諷賈浪仙雲:“誠有警句,視其全篇,意思殊餒,大抵附于蹇澀,方可緻才,亦為體之不備也,矧(shěn)其下者哉?”尤其末句之論,振聾發聩,認為其詩水平低下,真是一刀封喉。

無獨有偶,于季子《詠漢高祖》也是“湊篇”之作:

八下課外古詩誦讀翻譯(唐宋詩病舉隅字詞篇)3

漢高祖

百戰方夷項,三章且代秦。

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

本詩是歌詠體,懷古之作。首句是指劉邦百戰打敗項羽。次句用典,說劉邦推翻秦朝統治,率兵入鹹陽,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三句是說,劉邦建立大漢,功勞最高者是蕭何丞相,末句“氣盡”二字有力,是說劉邦一代聖君,連自己心愛的女人戚夫人也保護不了。三四句是有譏諷之意。清·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雲:“恰似一漢高帝謎子;擲開成四片,全不相關通。如此作詩,所謂‘佛出世也救不得’也。”此詩雜湊成章,全無綱紀,遂使各事皆成“烏合之衆”。下筆千言,随心所欲,若無立意,則無主軍也。縱是千軍萬馬,亦成遊兵散勇,縱橫天下,亦成無主之地。故作詩既要講究辭章濃麗精工、考據鑿鑿,更要義理為幹,否則本末倒置,得不償失矣!

最後再舉一宋詩例,試看北宋宰相韓琦《秋晚赴先茔馬上》:

八下課外古詩誦讀翻譯(唐宋詩病舉隅字詞篇)4

韓琦

暫趨先隴弭旌旄,因恤吾民啬事勞。

谷實已傷嗟歲廪,麥根雖立望春膏。

林疏山骨清彌瘦,天闊詩魂病亦豪。

田舍罕逢車騎過,聚門村婦擁兒曹。

本詩詩人在騎馬行路途中所作。首聯是說兵戈平息,詩人便去先墳祭祖,交待事由;因為體恤人民,國事非常辛勞,說明途中疲困。次聯說,麥根剛剛出頭,非常渴望一場春雨。(多年征戰)百姓殷盛已傷,(詩人)拿着朝廷俸祿,(心有愧疚)不由嗟歎;頸聯寫景帶情,樹林稀疏,山中的岩石顯得格外清且瘦,長天空闊,詩人的精神雖病但氣魄很大。尾聯寫所見,農家非常罕見車馬走過,村裡婦孺兒童都聚在門口觀看。通過我們逐一分析,我們發現,詩人所見所感是繁雜飄忽的,而且是無序無旨的,各聯各說一事,互不相幹,就像遊勇散兵一般,完全是“雜湊”而作,全然不知道詩人要說什麼,要表達什麼?除此之外,詩句中也有不少毛病,譬如“麥根雖立”句是詩人途中所見之景,而題目為“秋晚”,不合時宜,此為“落節”之病。一詩數病,非常可惜韓宰相的上等文采。

王闿運在《湘绮樓詩文集·論漢唐詩家流派答唐鳳廷問》中說:“學詩當遍觀古人之詩,唯今人詩可不觀。今人詩莫工于餘,餘詩尤不可觀。以不觀古人詩,但觀餘詩,徒得其雜湊模仿,中愈無主也。”此“無主”之論,振聾發聩之言,足以令“雜湊”之章遁形無迹,資可鑒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