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知了……”夏夜,蟬鳴陣陣。在南甯市一些公園的樹林中,許多蟬的若蟲從泥土中鑽出,爬上樹枝,還沒開始“金蟬脫殼”,就被打着手電筒的市民收入囊中,最後被油炸、香煎……廣西生态學會專家表示,雖然法律法規沒有禁止捕蟬,但人為地過度捕捉,會破壞生物鍊平衡。此外,蟬體内可能有寄生蟲,豐富的異體蛋白也容易使過敏性體質人群産生排斥反應,因此建議市民慎食。
夏夜公園裡有人捕蟬
5月16日晚,在南甯市南湖公園裡,傳來陣陣蟬鳴。夏夜的樹林裡,有老人右手打着手電筒,左手提着袋子,先是低頭在一片麥冬草坪中轉悠,然後又仔細觀察樹根、樹枝。在一樹根處,老人輕輕捏起一隻剛剛蛻殼的長瓣蜩蟬,然後放入口袋。據了解,大多數蟬喜歡在白天鳴叫,而這種蟬在夜晚的燈光下也會發出響亮的聲音。
一隻蟬正努力蛻殼。
蟬俗稱知了,壽命較短,一般隻有夏季兩三個月時間。但是,其若蟲蟄伏的時間相當長。蟬經過産卵後,若蟲一孵出即鑽入地下,吸食多年生植物根中的汁液,在地下存活5至12年才破土而出。這些捕蟬人尋找的正是剛剛出土,還未來得及羽化(即蛻殼)的蟬若蟲,也就是蟬蛹。
晚上8時左右,捕蟬的市民越來越多,十多隻手電筒的強光在黑夜中交錯,此時有人已經捕捉了将近兩公斤蟬蛹。一名老人告訴記者,蟬蛹是優質的高蛋白食物,市場上售價較高,多為五六十元/公斤。趁着散步,他帶走一些蟬蛹:“幼蟬剛剛出土,喜歡爬到樹幹低處,直接用手就可以捉住。”
油炸蟬蛹成特色美食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南甯市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城市裡的鳥類品種也在大量增加,如紅耳鹎、烏鸫、鵲鸲、發冠卷尾、領鸺鹠、領角鸮等。五六月是幼鳥成長時期,從地下冒出的蟬的若蟲恰好成為它們的食物之一。
蟬也是部分人喜愛的美食。南甯市中山路上,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偶有專售油炸昆蟲的攤位,蟬蛹被攤主标注為“知了”。有顧客表示:“蟬蛹最美味的做法是油炸,又香又脆,好吃得停不下來!”
然而,攤主坦言,昆蟲的樣子令大多數顧客望而卻步,隻有小部分嘗過的人才會購買。溫先生是南甯市一家餐飲店的負責人。他表示,近兩年南甯市餐飲消費中,喜歡吃昆蟲的人越來越少,特别是年輕人。很多餐館已經将此類菜單下架了。
市民拿着手電在南湖公園中翻找剛爬出泥土的蟬。
餐館裡的昆蟲下架了,公園裡卻依然出現了捕蟬人。在采訪中,他們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就是抓回去吃的。”
經常在南甯市青秀湖公園做昆蟲記錄的一名市民告訴記者,大約在2020年開始,青秀湖公園就開始出現捕蟬人,他曾進行勸阻,但對方卻依然我行我素。
過敏體質者尤要慎食
“這樣捕蟬時間長了,蟬會不會消失?”城市公園裡出現捕蟬人,引發一些市民擔憂:下一個夏天,會不會聽不到蟬鳴了?
記者了解到,蟬是一種種群數量巨大的昆蟲,我國的法律法規并沒有禁止捕蟬。它們大多喜歡在光照強烈的白天鳴叫,在樹木茂密的城市綠地中尤其明顯,偶爾會讓一些市民在午睡時感到困擾。
市民展示抓到的蟬。
“生态變化有一個滞後性,同時,蟬的繁殖量很大,目前還不能看到捕蟬的行為對生态的影響。”廣西生态學會成員吳思謙認為,蟬是大自然生物鍊的一個環節,它是食蟲鳥類的食物,如果人為地過度捕捉,會破壞生物鍊的平衡,“比如一些以蟬為食的鳥類和小動物,會因為食物缺乏而減少。”
另外,也有醫生表示,雖然蟬蛹營養豐富,但其體内可能含有寄生蟲。其豐富的異體蛋白易讓過敏性體質人群産生排斥反應,出現嘔吐、發癢等症狀,甚至可能導緻過敏性休克,因此要慎食。
南湖公園工作人員表示,将加強夜間巡邏,對捕蟬人踩踏綠地的行為進行勸阻。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