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菜都是怎麼做的?“擇鳗魚大者,去首尾,寸斷之先用麻油炸熟,取起;另将鮮蒿菜嫩尖入鍋中,仍用原油炒透,即以鳗魚平鋪菜上,加作料,煨一炷香蒿菜分量,較魚減半”,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古代的菜都是怎麼做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擇鳗魚大者,去首尾,寸斷之。先用麻油炸熟,取起;另将鮮蒿菜嫩尖入鍋中,仍用原油炒透,即以鳗魚平鋪菜上,加作料,煨一炷香。蒿菜分量,較魚減半。”
這是袁枚《随園食單》裡烹饪鳗魚的方法。翻譯過來很簡單粗暴,鳗魚切段,先用麻油炸,再鋪在炸過的蒿菜上,加佐料慢炖四五十分鐘。
鮮嫩的鳗魚,這麼先炸後炖,怕不是成一灘稀泥了,這什麼黑暗料理???
事實上,這種黑暗料理在古代的食譜裡,并不是孤例。有好事者按照《閑情偶記》《醒園錄》《随園食單》這些書籍的方子,去複原宴席,最後的結果無一不慘淡收場。
而唐宋以前的同類書籍,比如《山家清供》《歲時雜記》《唐語林》,則更加慘不忍睹。
既然如此,為什麼今天的我們,要去研讀這些古代食譜和筆記?
嶽麓書社“小品雅集”《随園食單》,作者袁枚、譯注者魏水華。
No.1 壹中國并不是唯一盛産古代食譜的國家,但中國古代食譜的作者群體,在世界範圍内,卻是最特殊的。
《山家清供》作者林洪是南宋進士,吃皇糧的文人;《閑情偶記》作者李漁主營家庭戲班,在官僚士大夫階層中巡演賺錢;《随園食單》作者袁枚官至江甯簾官,負責江南地區科舉考試的選拔,在滿蒙貴族壟斷上層官場的乾隆早期,算是地位超然的漢人士子;《醒園錄》作者李化楠、李調元父子,除了科舉為官之外,還是中國現代出版業的先驅之一。
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不是餐飲行業和食品貿易的利益相關者。對庖廚之事,抱有敬而遠之的态度,和一定程度上的美化臆想。
從孟子的君子遠庖廚,到管仲的士農工商社會分級,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家裡,提供食物的人,曆史上并沒得到過相應的地位:技藝再高超的大廚,也是第三檔的百工雜役;而那些有想法的餐館老闆,則是政治地位最低的商人。
相反,掌握了美食輿論權的,一直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士大夫。
這就決定了,中國古代食譜,不可能清晰反應所處時代的真實烹饪水平和大衆飲食面貌。至多,隻是一群舌頭被養刁的文人,在吃過、喝過之後,發表主觀意味極強的飲食見聞。
比如《随園食單》裡,日常做菜的都是家廚,招待重要客人則需要“夫人下廚”。偶爾遇上如全羊、鹿尾這樣的名貴菜肴,袁枚說這是“屠龍之技,家廚難學”,要親自下廚,頗如皇上臨幸般的隆重。
一種隐晦的階級優越感。
之所以今天的美食複古家門慘淡收場,隻需要還原當時飲食環境下的出品狀态,就能略知一二。
No.2 貳既然中國古代食譜不真實、不客觀、帶有太多的階級和個人情緒色彩,為什麼還要研讀它們?
文字和知識代差,是最值得納入閱讀思考的部分。
王爾德的作品比莎士比亞的好看、村上春樹的作品比川端康成的好看、金庸的作品比曹雪芹的好看,并不意味着王爾德的成就高于莎翁、村上的成就高于川端、金庸的成就高于曹雪芹。
好不好看,是曆史持續發展,讓新的表述方式、新的知識體系和新的哲學思考,加持在文字中的時代紅利。而偉大本身,則是創作者超越自身所處時代的眼界和魅力。
打個比方,在沒有度娘的時代,見多識廣的梁實秋,描述美國的華人們把一種名叫“古德異克”的海蚌切薄片爆炒,滋味濃郁,足夠惹人口水;但今天上網一查就能知道,“古德異克”無非就是司空見慣的象拔蚌,那些足不出戶的寫手們,也能看圖說話把它的味道寫出個大概。
在資訊暢通、信息對等的時代,讀者的見識越來越廣,口味越來越刁。對美食家們來說,眼界底蘊的要求也就更高。
50年前寫出《雅舍談吃》的,是大師梁實秋;50年後再寫這類淺嘗辄止的飲食小品,隻能稱為文學愛好者。
更何況年代更久遠、知識背景更不健全的林洪、李漁、袁枚。
在一個沒有檢索工具、沒有影像資料、沒有成熟理化生知識體系、甚至沒有讓人長途旅行感受各地風物的交通工具的時代,能依靠個人的博聞強識、依賴雙腳和馬匹去各地遊曆,并寫下《随園食單》的袁枚,本身就是一種偉大。
△嶽麓書社“小品雅集”《随園食單》插圖
No.3 叁明朝人王士性說過,若論“殺生”,閩浙一帶地方最厲害,因為吃海味太多。六畜無論大小,每隻最起碼可供一人吃一頓,但海裡的各種蝦蟹貝類,體積很小,一餐動辄吃下幾十、上百,過幾年回頭看看,都不知到底吃了多少。
事實上,除了沿海地帶之外,千百年來,大部分中國人對海産不熱衷也不熟悉。古人對水産的排序是“一湖二河三溪四海五塘”,認為太湖蟹、黃河鯉、長江刀之類的才算是水産至味。海産僅略勝于水面狹小且不流動的塘産,恐怕在全世界擁有海岸線的國家裡,這是最低的評價了。
故宮博物院至今保存着康熙年間的《海錯圖》,作為皇家生物圖譜,它代表了當時人們對于海産相當程度的認知。但以今天科學的标準來看,這份圖譜最多隻能算是漫畫;與之同時代李漁的《閑情偶記·飲馔部》則是在魚、蝦、鼈、蟹後近附帶了一條“零星水族”。
但在《随園食單》中,袁枚為海産單列了一章“海鮮單”,除了參鮑翅肚之外,還列舉了瑤柱、墨魚蛋、淡菜(青口)、蛎黃(生蚝)等沿海漁民真正日常食用的海鮮。
這固然與18世紀食物保鮮技術的突飛猛進、乾隆朝交通運輸基建的完善,使得海産品走入更多中國人餐桌有關,但更大程度上,則反映了袁枚個人曾經為官江蘇多年,且遊曆閩、浙等沿海各地的人生經曆。
在《随園食單·海鮮單》中,他的很多措辭都很耐人尋味:“古八珍并無海鮮之說。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從衆。作《海鮮單》。”
站在傳統文人立場,他認為海鮮不屬于古代經典美食的範疇,但具體到海鮮名目種類,袁枚倒是一點都不吝惜對海鮮的溢美。這種矛盾,已經從一個側面,窺見了袁枚本人的閱曆涵養與性格特質。
閱讀《随園食單》的意義在于,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位正史中沒有記載的,真實的袁枚。窺斑見豹,也許還能從中尋覓到那個時代士大夫階級的精神風貌,并與前後時代的大曆史結合起來,告訴你一個更立體的中國。
-END-感謝嶽麓書社,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古籍出版社之一,給了我這部《随園食單》注釋本很大的創作空間。
注釋的過程中,我盡力把自己代入袁枚所處的時代,将之前注釋版本所沒有考慮到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内容進行融合。
每一章的開頭,以及整本書的序、跋部分,還都有我撰寫的,歸納提煉性質的短文。總而言之,帶有強烈的我個人烙印。
是的,《随園食單》裡的食譜,雖然不好吃。但是讀了老魏傾注心血的這本《随園食單》,能了解今天“好吃”的由來曆程。
我個人覺得,這是比好吃本身,更打動人的部分。
願你的世界越來越寬、願你的食譜越來越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