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每到過了臘月二十,每家每戶都會選擇在某一天進行蒸饅頭,說是蒸饅頭,其實花樣種類繁多,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應該屬于特有的風俗吧,也是童年關于春節的重要記憶。
在确定好蒸饅頭的日子的前一天,要根據個人喜好提前買好準備做餡的菜蔬菜,還要就是提前把面粉發酵,小時候可不像現在用酵母粉而是選擇用老面渣頭,就是上次蒸饅頭剩下一小塊面,這次活面時,要把它用水泡開融進去,把面揉好後要把整個面盆放在暖和的地方,利于面粉發酵。一般會選擇放在爐火旁邊,有的是要放在炕上的被窩裡,甚至要用被子把它包裹起來。還有就是要調棗饅頭餡,用大棗(去核最好),黃豆(也可用其他豆類),還要加白糖,如果喜歡的話還可以放點葡萄幹。
蒸饅頭,這屬于過年前的重大事情,一般會有親戚或者鄰居來幫忙,像我家,一般都是我姑,我姥姥,我姨他們都會來幫忙,重要的是,他們會把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一起帶過來。到時大人們聊着天包着包子,我們小朋友們也是玩得不亦樂乎。
蒸饅頭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第一鍋首先是要蒸棗饅頭,而且前12個很重要,因為這是過年時要用來上貢敬神的,所以希望到時表面又光滑又白。用的面會反複揉,而且第一個棗饅頭上面還要再放置一個棗花。
再然後就是各類餡的包子,常見的主要有韭菜雞蛋,韭菜肉,白菜大蔥肉,蘿蔔絲等等。餡的種類越多,越考驗包包子人的技術,因為要做不同的形狀和标記來區分。到了中午,我們小孩子也玩累了,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而我喜歡吃韭菜雞蛋或者韭菜肉的,剛出鍋的,熱乎的,我記得我能吃四五個。
包完各種餡的包子後,還有很多花樣需要來做。首先是要做花糕,就是用棗和面一層層壘起來,還有就是要用面做魚出來,這也是年三十和初一早上上貢敬神要用到的,具體什麼時候可以吃好像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是正月初二或者十六,外嫁的閨女回娘家時吃。
還有就是要做刺猬,用剪刀剪出背後的刺,用綠豆做眼睛,背上一般還要再放個大元寶。為啥要做刺猬呢,因為刺猬是出去斂财的。所以刺猬的擺放也很有講究,要求是年三十晚上,把成對的刺猬放在街門口,屋門口兩邊,注意要頭向外,而大年初一早上,要再去把刺猬方向調轉下,頭向内,意思就是這一晚上,刺猬出去斂财早上要回來的。小時候,這一般都是我的活,現在想想很有意思。
除了這些,還有就是棗花,用面和棗做出不同的花樣,這些做好後一般也是不吃的,因為要在大年初一的一大早,在供奉的每個神位(天爺,竈爺,财神,觀音,關爺,門神等等)的佛龛内擺上一個棗花,這基本上每年也是我的任務。
還有就是要做一條蛇,蒸好後到時放在存米的罐子裡,據說是來年可以防止米生蟲子!做完這些,剩下的面才會去真正意義上的饅頭。
蒸了這麼多饅頭,怎麼存放呢?那是也沒有冰箱(有冰箱其實也放不下,除非有十幾個冰箱)。那時都是裝到袋子裡,放在大瓷盆裡,缸裡等,邊吃邊拿。剛開始那幾天,确實好吃,可慢慢地就會不太喜歡吃。我記得小時候有一年整整吃了一正月,有的時間久了都發黴了。而我老媽每到這個時候都會說來年一定要少蒸些,可每年蒸完一看,又是一大堆。
而現在,随着觀念的轉變,那種大規模的蒸饅頭在村裡都不多見了,基本都是蒸些必需品(如上供用棗饅頭),其他的都随吃随買了,畢竟現在氣候變暖,也存放不了那麼久了,但是少了這項活動,年味也越來越寡淡,而記憶中的蒸饅頭,可能就是年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