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呼噜跟空氣環境有關系嗎?睡覺時張嘴呼吸、打呼噜……孩子可能患有腺樣體肥大最近,“腺樣體肥大”話題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1月10日下午,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大醫精講》推出系列健康科普直播第六期,邀請海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首都兒科研究所副所長谷慶隆,分享如何預防和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吸引上萬名觀衆在線觀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孩打呼噜跟空氣環境有關系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睡覺時張嘴呼吸、打呼噜……孩子可能患有腺樣體肥大!最近,“腺樣體肥大”話題引起了很多家長的關注。1月10日下午,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大醫精講》推出系列健康科普直播第六期,邀請海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首都兒科研究所副所長谷慶隆,分享如何預防和治療兒童腺樣體肥大,吸引上萬名觀衆在線觀看。
病因——多種因素導緻腺樣體肥大患兒增多
谷慶隆介紹,腺樣體是人體重要免疫器官,和我們常說的扁桃體一樣,是人體重要的防護組織。腺樣體出生後即存在,6~7歲時增生最明顯,10歲以後逐漸萎縮。孩子小時候,免疫能力不是很強,腺樣體位于呼吸道的入口,腺樣體适度增生就是為了增強局部的防禦能力,更好地抵禦外來的病毒,但有時候過度增生,就堵塞呼吸通道了。腺樣體不像扁桃體,能夠直觀地看到,腺樣體位于鼻腔的後部——鼻咽部,因此有些孩子都要手術了,家長還不知道腺樣體長在哪?确定腺樣體的大小需要特殊儀器,要麼拍片,要麼用内窺鏡。
以前很少聽說過哪個孩子腺樣體肥大?現在為何多起來呢?谷慶隆說,現在腺樣體肥大患者增多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發現率高了,現在家長重視,加上現在診斷技術增強了,很多以前沒有發現的疾病都發現了,以前很多人患腺樣體肥大沒有被發現也沒有做治療。另一個是發病率的确增多了。
什麼原因導緻腺樣體肥大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呢?谷慶隆說,首先是各種各樣的外來刺激,腺樣體肥大是淋巴細胞數量增生導緻的,比如病毒,許多孩子在一場感冒後就出現打呼噜憋氣,其實就是病毒感染導緻的腺樣體肥大。另外,過敏性鼻炎也是導緻腺樣體肥大的重要因素。還有孩子被動吸煙,吸“二手煙”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近幾十年來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改變,比如現在大多數人的飲食中肉類食物所占比例越來越高等,都可能導緻疾病多發。
後果——腺樣體肥大可影響孩子性格和智力發育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得知腺樣體肥大這個疾病後,會有些焦慮甚至會“對号入座”,去觀察自己孩子的情況,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睡覺時張着嘴巴也會非常擔心。
那麼,孩子睡覺時張口呼吸一定是腺樣體肥大嗎?
谷慶隆表示,在平時接診中,經常遇到很多家長因為發現孩子睡覺時張嘴呼吸,來看是不是腺樣體肥大引起的,但引起兒童張口呼吸的原因很多,一般來說分為兩種:一種是由于鼻部及鼻咽部呼吸不暢導緻的,另一種是由于口唇的肌肉力量不足導緻的。其中,鼻部及鼻咽部呼吸不暢導緻的口呼吸就包括腺樣體肥大,還包括各種鼻部疾病,比如各種鼻炎(過敏性和非過敏性鼻炎)、鼻窦炎等。
家長經常會因為發現孩子牙齒有些突出,就帶到耳鼻喉科來看是不是腺樣體肥大。其實,簡單區别是:在孩子睡覺時,把嘴捏上,如果呼吸得很均勻,說明孩子鼻腔是通暢的,那就可能是口唇肌肉沒有發育好造成的,需要進行口唇肌肉訓練;如果捏上後孩子就表現煩躁不安,表明用鼻子呼吸很困難,可能是鼻部疾病導緻的。
那麼如何區分是鼻炎還是腺樣體肥大導緻的口呼吸呢?簡單的區别是:如果白天和晚上都張嘴呼吸,那應懷疑是鼻炎;如果白天清醒時是閉嘴的,而睡眠時才出現口呼吸,應考慮是腺樣體肥大。
谷慶隆表示,腺樣體肥大是腺樣體由于反複炎症刺激而發生病理性增生,進而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則稱為腺樣體肥大,如果沒有引起臨床症狀則稱不上腺樣體肥大。腺樣體肥大可引起的症狀主要包括:打鼾和憋氣(醫學上稱“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中耳炎、鼻炎、鼻窦炎、颌面發育畸形等,其中家長最擔心的是影響孩子的面容、智力、性格以及生長發育。谷慶隆說,孩子的智力性格和生長發育都與孩子睡眠時打鼾和憋氣有關,首先生長激素都是在夜間深睡眠的時候分泌的,而愛打鼾和憋氣的兒童睡眠結構破壞,深睡眠減少,睡眠質量不佳,影響孩子的性格。其次,打鼾和憋氣導緻血氧下降,大腦供氧不足,影響孩子智力。
治療——不是所有腺樣體肥大都需要手術
直播中,谷慶隆反複強調,腺樣體增生2/3或3/4,不是診斷腺樣體肥大的标準,隻有引起了睡眠張口呼吸、打鼾及憋氣才會引起一系列症狀,隻有在這種情況下才需要治療,治療又分為藥物和手術治療等等。曾有孩子因為鼻出血就診,檢查内窺鏡見腺樣體阻塞後鼻孔2/3,而孩子沒有任何打鼾等不适,但家長卻異常緊張,擔心孩子變笨、變醜。
此外,如果診斷為腺樣體肥大,也不是馬上手術,一般是規律治療3個月效果不好,才考慮手術。而藥物治療的關鍵是找出病因,比如過敏性鼻炎導緻的腺樣體肥大,許多孩子治療了過敏性鼻炎後腺樣體明顯減小,就不需要手術。如果必須手術,目前的微創技術能使孩子術中出血非常少,甚至零出血。
谷慶隆說,他曾接診一個孩子,腺樣體肥大阻塞了2/3,隻有輕度的打鼾,能閉上嘴且呼吸很均勻,也看不出任何腺樣體面容,這種症狀是不需要治療的,而家長則很擔憂,一直問孩子需不需要手術治療。
對此,谷慶隆提醒,廣大家長不要“對号入座”,過度擔心孩子腺樣體肥大,對于孩子的症狀要關注,治療要保持平常心,警惕過度看病和過度醫療。(記者馬珂)
問:腺樣體肥大會不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自愈?
答:如果診斷腺樣體肥大了,說明孩子已經有臨床症狀了。有臨床症狀之後,如果不幹預,這個症狀會引發一系列問題,比如說打鼾、憋氣等。如果症狀持續存在,就可能引起家長所擔心的性格改變、智力變化、生長發育變化。的确,大多數孩子的腺樣體在11~12歲就萎縮了,但引起的并發症并不會因腺樣體萎縮而消失,比如:性格智力已經受到的影響是很難恢複的。所以,面對疾病要有科學的态度,腺樣體是免疫器官,沒有手術指征一定不要盲目切除,但診斷腺樣體肥大引起臨床症狀了,必須要幹預、要治療。
問:擔心因腺樣體肥大變醜,腺樣體面容一旦形成,有沒有返回的可能性?
答:有個成語叫亡羊補牢,出了問題我們要想辦法補救,免得以後繼續受損失,但不是說你原來的羊就會回來了。所以,腺樣體肥大,假設導緻了腺樣體面容,我們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就會越來越醜。如果說孩子現在打鼾憋氣,引起面容改變,若隻是口腔矯治而不去除病因(治療腺樣體)是沒有意義的。要把引起面容改變的病因(打鼾憋氣以及張口呼吸)給去掉後,再做口腔矯正,成功率才會更高,才會有希望。
來源: 海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