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高血壓患者血壓高多少算正常

高血壓患者血壓高多少算正常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18:44:17

你知道我國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是什麼嗎?是高血壓!在所有的慢性病中,高血壓總患病人數2.7億。這意味着,每四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

那麼,隻是血壓有點高,并無任何不适症狀,需要吃藥嗎?高血壓如何規範治療?

高血壓患者血壓高多少算正常(高血壓和血壓高是一回事嗎)1

“高血壓”和“血壓高”有區别

我們通常所說的“高血壓”在醫學上叫做原發性高血壓病,特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壓。而血壓高,則要考慮很多問題,比如這是其他疾病的一個表現,就是繼發性高血壓,需要治療引起血壓高的疾病本身,而不是簡單地降壓。

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疾病包括: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腎上腺疾病内分泌疾病、結締組織病、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前兩者最為常見,隻有逐一排查完畢,确定沒有其他原因,才能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病。

值得注意的是,患病多年的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突然降至正常範圍,甚至更低,且排除服用降壓藥、原發疾病等因素,則很可能是出現了心梗、心力衰竭、病毒感染導緻的病毒性心肌炎等情況。

高血壓會遺傳嗎?

高血壓确實有遺傳傾向,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會遺傳。同等情況下,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壓,子女的患病幾率比正常人可能要高一些。

高血壓的病因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遺傳、年齡、超重、肥胖、高鹽攝入、吸煙、過量飲酒、運動量不足、長期精神緊張、空氣污染等。個體具有的危險因素越多、程度越嚴重,患病風險越大。

除了少數血壓特别高或急劇增高的情況,大部分的高血壓患者是沒有感覺的。所以,高血壓也被稱為“無聲的殺手”。高血壓引起的損害,就是血管受損。

通俗地說,血管和普通的水管一樣,長期過高的壓力作用于管道,輕者壽命縮短,重則“爆管”。由于血管是全身分布的,所以高血壓的并發症也可能是全身性的。最常見的是心髒的冠狀動脈受損,形成冠心病的心絞痛、心肌梗死;腦血管受損,造成腦梗死或者腦出血;腎髒血管受損,造成腎功能不全。此外,眼底血管受損,會造成視網膜出血,甚至失明。所以,高血壓不能靠“感覺”,否則可能會出現嚴重後果。

一旦吃藥,需要終身服藥嗎?

患者被診斷為高血壓後,首先要尋找自己是否有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鹽飲食、缺少運動、肥胖超重、精神緊張等。如果有,先努力糾正這些不良因素。輕度高血壓,通過糾正這些因素就可以使血壓逐漸恢複正常。中、重度高血壓,在做好這些的基礎上再考慮規範服用降壓藥。

有些患者不願意服藥,擔心“吃上了,就會終生服藥”。但這并不是因為吃了藥而導緻的“依賴”。也有不少人擔心藥物會有副作用,目前常用的降壓藥多達數十種,在醫生指導下選對藥物,完全可以避免副作用。所以說,科學就醫、合理用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才是“降壓”最正确的方法。

高血壓的規範治療

1、生活方式幹預

在患了高血壓之後,需要進行的是規範的治療。如果血壓初始值沒超過160/100mmHg,身體也沒有其他與高血壓相關的并發疾病,那麼可以暫時不用藥,可以試着通過生活幹預的方法控制血壓。

生活方式幹預包括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酒精每天限制25克)、規律運動(每周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保持正常體重、避免熬夜、保證睡眠時間、保持良好心态以及情緒穩定。

其中,飲食調理是防治高血壓的重要部分。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隻有合理的飲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應注意“四低四高”原則。

(1)低鹽

由于食鹽中的鈉離子(食鹽的成分氯化鈉)與高血壓的發病密切相關,所以高血壓患者應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一般每日用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最好是3克),使食物中稍有鹹味即可。

伴有耳鳴、眩暈、浮腫的高血壓病人,更應嚴格地控制食鹽的攝入量,每日用鹽量應控制在2克以下,或用10毫升醬油(1湯匙約為15毫升)代替食鹽。

一般含鈉多的食物主要有腌制食品(鹹肉、鹹魚、鹹菜、醬菜等),味精及加堿、發酵粉或小蘇打制成的面食、糕點等。

(2)低脂

膳食中應盡量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烹調時多采用植物油,全天烹調油的用量宜控制在20~30克。植物油中的亞油酸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高血壓并發症有一定作用。

(3)低膽固醇

限制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内髒、肥肉、魚子、蛋黃、烏賊等。

長期進食高膽固醇的食物,可能導緻高脂血症,使動脈内脂肪沉積,加重高血壓的發展。

(4)低糖

高血壓患者要限制糖的攝入,糕點、糖果盡量不吃,最好不飲含糖飲料;可以選擇飲茶(特别是綠茶),這樣可以攝入豐富的微量元素,起到降脂、降壓作用。

2、“四高”原則

(1)高蛋白質

高血壓患者血壓高多少算正常(高血壓和血壓高是一回事嗎)2

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以每公斤體重1克為宜,例如60公斤體重的人,每日應吃60克蛋白質,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各占50%。

應多吃些魚、大豆或豆制品(豆漿、豆腐、豆腐皮等)。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可以促進尿中鈉的排出,抑制鈉鹽對血壓的影響,從而起到調節血壓的作用;魚肉中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還可改變血小闆的凝聚性,抑制血栓形成,預防中風。

大豆雖無降壓作用,但對預防中風和降低膽固醇均有良好的效果。

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應注意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的合理搭配。如果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低蛋白的膳食措施,以協助治療。

(2)高鈣

多食含鈣高的食物,含鈣豐富的食品如牛奶、酸牛奶、芝麻醬、蝦皮、豆制品、綠色蔬菜等,對于血管有保護作用,并有一定的降壓功能。

(3)高鉀

多攝入富含鉀、鎂、碘和鋅的食物,這些微量元素有降低血壓、保護心髒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功能。

含鉀高的食物:柑橘、蘋果、杏、紅棗、葡萄、大豆、黑豆、菠菜、土豆、禽類、魚和瘦肉等;

含鎂高的食物:各種幹豆類及鮮豆、苋菜、桂圓、豆芽等;

含碘高的食物:海魚、海帶、紫菜、淡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含鋅高的食物:瘦牛肉、瘦豬肉、肝髒、牡蛎、黃魚、花生、糙面粉等。

(4)高纖維素

提倡吃谷薯類食物,如澱粉、面粉、米、紅薯等。特别是玉米面、小米、燕麥、荞麥等含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促進胃腸道蠕動,有利于膽固醇的排除。

多吃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膳食纖維等,有利于心肌代謝,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環;還可促使膽固醇的排洩,防止高血壓病的發展。

藥物治療

如果生活方式幹預進行了3個月,仍然不能有效控制血壓,或是初始血壓值已經超過了160/100mmHg,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了。

在用藥之前,需要做心、腦、腎、眼、血管等檢查,确定是否發生損傷。并且要檢測肝、腎功能,以選擇相應代謝途徑的藥物。在用藥初期,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會經曆與降壓藥物的“磨合期”。

70%的高血壓患者需要2種或是更多種藥物聯合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壓方案。使用降壓藥的注意事項如下:

1、堅持規律服藥

以目前的醫學水平,原發性高血壓不可治愈。需要堅持規律服藥才能控制血壓,避免發生嚴重的并發症。血壓可能會随着季節波動,可以适當增減藥量,但不建議完全停藥。

2、降壓藥不必定期更換

降壓藥不會産生耐藥性,如果某種降壓藥物适合自己,隻要病情不發生變化,那麼可以連續吃二三十年都會一直有效,不需要擔心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會失效而定期換藥。

3、早發現早治療

發現高血壓之後,越早治療,受益越大,而不能拖到血壓很高的時候才去用藥。早期就能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壓,不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影響,可以避免高血壓并發症。

4、正确認識藥物不良反應

降壓藥物雖然可能出現不良反應,但出現的概率并不高。有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不會被允許上市,現在常用的降壓藥物都是安全可靠的。藥物的不良反應遠小于高血壓給身體帶來的傷害,而且可以使用其他藥物進行預防和消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