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餃子時,别開鍋就丢進去煮,記住這3點,餃子不粘不破還美味
離過年還有26天了,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檻,就要開始忙着過年了。對于北方的朋友來說,進入臘月後吃餃子的次數會越來越多,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者饽饽。古代隻有馄饨而無餃子,後來把馄饨做成新月形就變成餃子了。
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财,因為餃子的形狀又像元寶之故。籠統地說,餃子是用面皮把餡裹起來煮熟的美食,按照中國的民俗,餃子象征着團圓和财富,所以過年時,無論有多麼豐盛的菜肴,多麼美味的美食,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吃一頓餃子來迎接我們的新年。
冬至的時候幾個朋友約到一起在家包餃子,煮餃子的時候大家還在讨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煮的餃子每次都會有幾個破皮的,而你煮出的餃子個個圓鼓鼓的,一點都不破呢?下餃子的時候怎樣才能做到不破皮,不粘鍋?其實還是有竅門的,隻要記住下面這3點,煮好的餃子就不會粘鍋和破皮。
1.和面的時候加鹽和雞蛋清、
加少許鹽可以增加面的韌性,是為了讓餃子皮更筋道,煮的時候不容易破,煮好後的餃子也不容易破。
和面的時候千萬不要加整個雞蛋,會使餃子發硬,口感不好。俗話說軟面餃子硬面湯,餃子皮要稍微軟一些才好。
制作餃子皮在和面的時候隻需要加入一個雞蛋清,可以使面團更筋道,使皮擀得更薄,表面光滑,并且餃子煮的時候不容易破皮,煮出後的餃子湯很清,餃子的口感也非常好,重要的是加了雞蛋清後餃子營養也更加豐富了。
2.擀餃子皮時中間厚邊緣薄,餃子餡塞滿還不容易破皮
很多情況下,朋友們認為最理想的餃子皮應該是下圖這一種,看起來很光滑,圓圓的薄厚度一模一樣,一看就是機器壓制而成的餃子皮,其實這樣的餃子皮是最容易破皮的。
真正比較好的餃子皮就是下圖這一種,中間厚邊緣薄。我們回憶一下我們在煮餃子的時候,餃子一般都是中間肚子的部位會破,就是因為我們在制作餃子皮的時候擀得一樣厚,我們在往裡面放餃子餡的時候,底部的餃子皮會被餡撐的拉伸變薄了,這樣包出的餃子肯定很容易就破皮了,所以擀餃子皮時一定要注意中間厚邊緣薄。
3.鍋裡水開後不要直接煮餃子,要先加鹽再下餃子
有很多朋友煮餃子水還沒有完全開就把餃子下入鍋中了,這種方法是錯誤得很容易就粘鍋。
鍋内加入足夠的水燒開,先加入一點點鹽,再把餃子下入鍋中煮才對,把餃子依次放入沸水中,下一半時端起鍋晃動一下,這樣餃子不會粘鍋底,再下另一半晃動一下,蓋上鍋蓋,還要在晃動幾下使餃子不粘鍋底為止。水燒開後一碗涼水倒入鍋中,繼續煮,這個時候鍋不用再晃了,一共加3次涼水煮開,最後煮到餃子肚皮肥胖鼓脹就可以出鍋了。煮餃子的過程中我是不建議用勺子和鏟子推水餃的,難免會有包的不好的,鏟子碰到餃子後肯定會引起破皮和粘鍋。
好了上面3點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餃子不粘鍋的技巧,今天把總結的方法和經驗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議也可以來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提出更好的建議,大家也可以多多關注我,我們可以互相分享做美食的經驗,互相學習,為家人和朋友做出更營養健康的美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