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臨床工作中接診到不少巧克力囊腫患者,不少女性患者因得巧克力囊腫而不甚煩惱,對巧克力囊腫相關診治問題困惑不已,頗為糾結。通過以下相關問題的解答,希望對大家診療過程有所幫助。
何為卵巢巧克力囊腫?卵巢巧克力樣囊腫屬于子宮内膜異位症之一!子宮内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良性雌激素依賴性疾病,主要見于育齡期女性,患病率約為5%~10%。在不育不孕患者者,發病率約20%~50%。子宮内膜組織除了存在于子宮内膜以外,最常見于卵巢、子宮平滑肌層内及腹腔。其中卵巢子宮内膜異位症是最常見的類型,俗稱為“巧克力樣囊腫”,占所有子宮内膜異位症的17%~44%。
怎麼會得卵巢巧克力囊腫呢?
巧克力囊腫形成機制不明,主流認為為子宮内膜移行異位至卵巢,常見有經血逆流(尤其是陰道閉鎖或者處女膜閉鎖患者)、醫源性種植、血液淋巴途徑等等。另一種理論認為子宮内膜異位病變可能是由殘存的胚胎多能化或成體幹細胞分化引起的。
異位子宮内膜組織随着月經周期更替,導緻卵巢組織出血損傷,産生系列炎性反應,待經期結束後自身組織對其進行修複的“出血損傷—自我修複”的循環病理生理過程,最終形成行外層纖維結蹄組織,内側層異位子宮内膜的囊性纖維結構,裡面集聚着越來越多的陳舊性血液及炎性刺激因子。
對生育影響嚴重嗎?
文獻報道巧克力囊腫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不明确!僅單側、無不育不孕病史的育齡期婦女仍具有較高的自然受孕率。即使需要生殖輔助技術生育的巧克力囊腫患者,其胚胎着床率、臨床妊娠率和活産率仍相似!
但随着巧克力囊腫不斷增大,對周圍正常組織髒器(如卵巢、輸卵管、膀胱、腸道等等)的推擠、壓迫、粘連,導緻一系列的臨床症狀,其中以巧克力囊腫所附在的卵巢影響最大。因巧克力囊腫的推擠、破壞,且多囊者常見,導緻卵巢正常組織破壞、減少,導緻卵巢相關内分泌功能受損,出現月經紊亂(如經期延長、淋漓不盡等)及卵巢儲備功能減退,導緻患者不孕不育。
如何明确診斷?
彩超檢查是臨床上最常用、簡便的檢查。經陰道超聲檢查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及敏感性,準确率較高,可與磁共振檢查媲美!
子宮附件增強磁共振(MRI)檢查是目前較為精确的無創檢查手段,其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因囊液為陳舊性出血,磁共振檢查可有特異性表現。MRI可以幫助評判囊壁情況、囊液性質等情況,排除卵巢良惡性腫瘤可能。
腫瘤标志物CA125明顯升高,是否就是提示癌變?
因反複炎性刺激,腫瘤标志物CA125大部分情況下會有所升高,但該腫瘤标志物并無特異性,在良惡性婦科疾病均有升高表現,無法有效鑒别,可作為病情轉歸情況監測。
目前臨床上常使用卵巢腫瘤标志物套餐來綜合判斷,提高準确性!包括了CA125、CA724、CEA、HE4多項指标,并可通過絕經前/後羅馬指數來較為準确判定病竈良惡性。當個别腫瘤标準物明顯升高,仍需警惕惡性腫瘤可能,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排除。
有何治療方法?
巧克力囊腫治療方式多樣,從無創、微創到有創性治療均有,具體依據病竈大小、症狀、婚育情況等,綜合評估,選擇合适自己的治療方式即可!
無創——藥物保守治療
最常用藥物為激素類藥物,藥物對正常的子宮内膜的生理性周期變化産生影響,使得患者暫停月經周期更替,從而達到緩解、控制作用。如短效避孕藥,地諾孕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針劑等,部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長期應用後會有一定的相關藥物副作用,最常見的副反應是頭痛、乳房腫脹和乳房疼痛、不規則出血、情緒沮喪、潮熱和粉刺等等。因此部分患者因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而停藥,停藥後症狀較容易快速反彈、複發。
微創——穿刺硬化治療
在超聲或CT引導下,經皮膚或者經陰道(視是否有安全穿刺路徑而定),利用非常細小的金屬套管針準确穿刺到囊腫内,先把長期淤積的陳舊性血液抽吸掉,随後用生理鹽水充分沖洗囊腔直至清亮後,最後再用聚桂醇硬化劑硬化治療囊腔,從而使得囊腔的異位子宮内膜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喪失再“出血”的能力。硬化治療是不将囊腫剝除拿出體外的,而是使得囊腫内膜壞死,壞死組織逐漸被機體吸收達到治療目的。
微創、有創——婦科手術治療
婦科手術治療治療目前多可在腹腔鏡下行巧克力囊腫切除或者剝離。多數情況下“巧囊”可以順利剝除,但如果“巧囊”對卵巢組織侵犯破壞嚴重,術中評估難以保留殘存卵巢組織,或者“巧囊”與周圍組織髒器粘連嚴重者,術中評估無法安全剝離者,将連同卵巢甚至輸卵管等正常組織一并切除,以免囊液外溢導緻醫源性種植播散,但對生育功能影響較大。
另外術中創面電凝、結紮止血均可能導緻局部纖維瘢痕化,影響卵泡發育、排卵功能。文獻數據亦報道婦科手術對卵巢功能存在影響,因此不建議反複婦科手術治療。如無生育要求,多發巧克力囊腫,對周圍臨近組織侵犯粘連明顯者,較适合婦科手術治療。
不同微創治療方式具體有何不同?
沒有任何一種治療方式可以處理所有患者!治療方式的選擇需要依據患者具體病情、治療意願、治療需求等等情況而定。沒有最好的,隻有最合适自己的!因此個體化診療處理才是關鍵核心!巧克力囊腫不同微創治療方式對比分析
不同微創治療方式對比情況
CT引導下的巧克力囊腫硬化治療是如何進行的?CT引導下治療,選擇合适、安全的經皮膚途徑,利用金屬細針準确穿刺到“巧囊”内,引入并留置引流管,将囊液充分引流,并反複沖洗直至清亮後,最後使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劑保留囊腔内持續硬化治療。因有保留引流管,可重複上述操作治療,直至确認囊壁較為徹底壞死後,再将引流管拔除結束治療。雖較超聲引導下治療時間長,但可徹底硬化治療囊壁,尤其适合單發較大囊腫(>5cm),有生育要求且未婚患者。巧克力囊腫與CT介入硬化治療的那些事
巧克力囊腫介入硬化治療後是否容易複發?
無論是腹腔鏡手術,或是介入硬化治療,都存在巧克力囊腫複發可能。但需要指出的是治療過的囊腫再生長稱之為複發,而原本存在的較小的甚或看不見的微小的囊腫“胚芽”持續生長則不能算作複發,因為它們根本沒有受過治療!腹腔鏡手術可以存在内膜沒有清理幹淨,存在殘留,因而複發。穿刺硬化治療可以因囊腫内膜沒有被硬化透徹而複發,尤其在存在多房分隔的情況下,容易影響療效,因此需要分次穿刺硬化治療,該類型亦建議配合婦科藥物調理治療。如無生育要求,多發巧囊者較合适腹腔鏡手術治療。
腹腔鏡手術治療
介入硬化治療對卵巢功能影響如何?介入硬化治療的最大優勢是真正的微創,在腹壁、囊腫壁上僅僅造成細微穿刺針眼,無切口、無需縫合,且聚桂醇硬化劑對卵巢組織的損傷十分輕微,可較大程度保護卵巢功能,尤其合适有生育要求患者。而對于腹腔鏡術後複發者,因再次腹腔鏡手術對卵巢功能影響顯著,一般不建議再次腹腔鏡手術治療。因此可以考慮通過介入硬化治療方法來控制治療。巧克力囊腫介入硬化治療後有何副反應?
介入硬化治療卵巢巧克力囊腫有何優點?
創傷小:介入硬化治療的最大優勢是真正的微創,在腹壁、囊腫壁上僅僅造成細微穿刺針眼,無切口、無需縫合,在局麻下就可以快速完成該手術。對卵巢功能影響小:穿刺僅在囊壁上造成細小針眼,另聚桂醇硬化劑僅作用囊壁内側細胞組織,極少被人體吸收,因此對卵巢組織的損傷十分輕微,可較大程度保留卵巢功能。住院天數短:一般術後沖洗、硬化治療3次左右,術後2~3天左右就能出院,出院後休息1~2天即可恢複正常生活工作。風險低:圖像精确引導穿刺是介入科經典治療手段,技術成熟,風險低!
哪些情況下可以行CT引導下卵巢囊腫穿刺置管引流硬化治療?
中年女性患者,發現巨大巧克力囊腫3年餘,近期腹痛、腹脹感有所加重。術前CT提示巨大巧囊内出現分隔,術中先穿刺較小分隔囊腔,置管引流管沖洗硬化治療,後續置管較大分隔囊腔留置引流管術後持續沖洗硬化治療,達到一次穿刺治療雙囊腔效果。
一針雙囊
介入微創守護女性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