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3歲的程序員小李來說,電腦顯示器和鍵盤就是他行走江湖的武器。然而從小愛幹淨的小李很嫌棄他的武器——鍵盤。
“多髒呀,全是細菌!”于是,他每天頻繁洗手想要将細菌“洗去”。
不久前,小李的雙手手背出現了紅斑、脫屑,還伴有瘙癢等症狀,失去了年輕人皮膚應有的柔軟細滑。小李坐不住了,趕緊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皮膚科咨詢。
“醫生,我平時挺注意手衛生,一天至少洗十幾次手,為什麼手上還是會長紅疹呢?”小李不解地問道。
“你每次都用洗手液嗎?洗完之後會抹護手霜嗎?”張英博問。
“洗手液基本每次都用,護手霜一天塗不上兩回,那不是女生用的麼?!”
給小李詳細地做完體查及詢問病史後,張英博說:“你這要考慮洗手太多次、洗手液使用太頻繁所導緻的乏脂性濕疹。”
張英博介紹,乏脂性濕疹又稱“裂紋性濕疹”,多發于寒冷、幹燥的秋冬季節,一般是幹皮症基礎上出現瘙癢或刺痛,皮膚出現發紅、幹燥、脫皮,呈碎瓷樣裂紋,有針刺、蟻爬癢之感,病情嚴重者甚至出現明顯的皲裂、滲液,若護理不當可合并感染。
因老年人皮脂分泌減少,伴有皮膚中脂肪酸含量降低,且皮膚水合能力也會降低,因此,乏脂性濕疹常見于老年人。
然而,有的年輕人為何也會患乏脂性濕疹呢?
張英博分析,主要是因為頻繁地洗澡、洗手,過度清潔破壞了皮膚的屏障功能,導緻角質層含水量下降,參與天然保濕因子合成的酶活性降低,使皮膚角化過度,進一步刺激細胞因子分泌,導緻炎症反應和表皮增生引起。
張英博提醒市民朋友,洗澡或洗手時注意要适度,用水和滋潤性高的沐浴乳輕輕洗掉皮膚上的髒污即可,不要過度搓揉,以免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洗浴、洗手後應及時擦保濕霜/乳。生活力求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情緒不穩定時會誘發或加重瘙癢,抓撓産生刺激易進一步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對于皮膚瘙癢明顯、持續時間長或反複發作,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張英博建議小李定期擦拭和消毒鍵盤,以減少洗手次數,避免再次發生乏脂性濕疹。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李詩韻 通訊員 王珺
編輯:小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