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被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之一,這裡騷亂不斷,毒枭猖獗;另一方面,它又擁有着世界上最美麗的女性,連年在各大媒體排名中位列前10;與此同時,它還占據全球10%的物種數量,在生物多樣性上排名世界前3,總體數量甚至超過了我國。
▲參選世界小姐的哥倫比亞美女
天然的自然氣候與豐茂的土壤,不僅養育着美豔動人的哥倫比亞女性,更孕育着豐富多彩的水果。
走吧,一起去瞧瞧集拉丁美洲水果大成,又不失獨特的哥倫比亞水果有哪些吧。
哥倫比亞國土面積為114萬平方公裡,比我國内蒙古(約118萬平方公裡)略小,相當于6個廣東省(約18萬平方公裡),或10個福建省(約12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位居整個南美洲地區的第4位,拉丁美洲地區的第5位。
▲哥倫比亞兩栖動物數量世界最多
土地面積廣闊的特征,也讓哥倫比亞成為了世界上生物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植物、淡水魚、蝴蝶、兩栖動物物種數量排名世界第二,整體數量為全球的10%。
▲哥倫比亞街頭的水果市場
同樣,這裡的水果也豐富多樣。除了哥倫比亞出口的香蕉、咖啡(排名全球第3),還有拉丁美洲地區常見的菠蘿、芒果、火龍果等,另外還可以在這裡吃到山竹、樹番茄、刺番荔枝、lulo,以及國内常見的枇杷、姑娘果……水果品類之多,令人稱奇。
這裡篩取了 “一年成熟三次的‘Arazá’”、“長得像木瓜一樣的百香果”、“擁有自己節日的‘科羅佐果’”等8種哥倫比亞特色水果,看看你吃過哪幾種吧。
▲Borojo的果肉看上去并不美味
在《全球水果巡禮系列-厄瓜多爾篇》中曾提到過Borojo,它除了在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有所分布外,美洲地區的巴拿馬南部也有其身影。
果實大小約有12厘米左右的直徑,果實呈圓形,表皮為褐色,平均重740-1000克。
看到它的果肉,估計很難将其與美味聯系在一起,棕色的粘稠狀果肉,包裹着數百粒種子在其中,吃起來味道酸甜,還帶着一些苦味,所以如果生吃它最好加上一些糖。
▲市場上販賣的Borojo
不過不要被它的果肉吓到,它可是超級水果。用Borojo果肉與甜味劑、香料和水調制的類似奶昔的飲料,已經成為一種流行。除此之外,果肉還可以混合、過濾并摻入雞尾酒、葡萄酒和果汁中一起食用。
▲Araza内部的果肉
Araza是一種分布于哥倫比亞亞馬遜地區,尤其是卡克塔省、瓜維亞雷北部和普圖馬約南部的水果,也是當地土著人在野外狩獵時,補充水分的一種水果。
▲格林比亞當地的土著人
成熟的果實直徑在7至8厘米之間,重量在200至350克左右,與大果級的蘋果近似。未成熟的果實為綠色,表面覆蓋着一層短而細的絨毛。一旦成熟它的表皮就會變成橙色,絨毛也會脫落,如黃色番茄一般。果實一年三熟,3到5月,7到8月,10到11月,都可以吃到它。
▲未成熟的Araza果實
不過它的保存期很短,一旦采摘後必須快速食用,或制作成果汁、果醬、蜜餞來保存,所以在市場上隻有零星供應,并不如主流水果一樣常見,要吃到它隻能到一些比較小型的市場才能找到。
Araza的樹有着迷人的香氣,常被種植在庭院中當作“天然的空氣清新劑”。
我們吃到柑橘或橙子,要麼酸,要麼甜,可你吃過這種又苦又甜的橙子嗎?
原産自哥倫比亞聖安德烈斯島和普羅維登西亞島野外的苦甜橙,長得像我們常見的“醜柑”一樣,果皮皺皺巴巴的。它的果實呈圓形,大小在20厘米直徑上下,堪比一顆小柚子,活脫脫的一個放大版醜柑。
▲是不是像極了國内常見的醜柑
與大多數柑橘橙類水果一樣,它的果肉為橙色,但吃起來卻是苦味和甜味交融在一起的。當地人一般會将其榨汁後,加入蜂蜜等調制成清涼飲料,或者加入到魚類的菜肴調味食用。如果榨好的果汁,一定要即刻使用,因為它會變得越來越苦。
▲苦甜橙所産的聖安德烈斯島是一座珊瑚島
苦甜橙的味道根據它所在環境而不同,相比聖安德烈斯島的苦甜橙,産自普羅維登西亞的苦甜橙更甜。
“Theobroma bicolor”在哥倫比亞被稱為“Bacao”,主要分布于“Quibdó”和“Chocó”地區。
▲打開後的Bacao
它雖然也是“可可果”,但比起商業化種植的可可果品種,它的色彩顯得與衆不同。剛剛結果的它,為翠綠色,外皮布滿了彎曲的“肋條”,像苦瓜一般;而成熟之後,它的果皮色彩依舊保持着綠色,或者變成淡淡的黃色。相比常見的色彩缤紛的可可果,它如同可可果家族中的“小清新”。
▲像苦瓜,又似剝皮後的核桃
和可可果家族中的同胞一樣,它雖然有着迷人的果香,也可以生吃,但通常都需要再加工後,味道才能變得更好。比如用它制作成醬汁、果醬、飲料,或烹饪肉類菜肴。
因為它沒有大規模商業化種植,現有樹木多為野生,現在正變得越來越稀少,已被列入當地的食品遺産品種。
百香果可謂是南美洲地區最為常見的水果之一。紫皮、黃金百香果分布最廣,《全球水果巡禮之秘魯篇》還曾出現過“香蕉百香果”,而今天這種分布于哥倫比亞的百香果則長着有像木瓜一樣的外形,而且體型也與木瓜近似。
▲體型巨大的百香果
這種百香果在當地被稱為“Badea”,一直生長在哥倫比亞的“Chocó”等地區,特别是“ Quibdó”。
與卵形或圓形的紫皮、黃金百香果不同,它的果皮顔色有綠色也有黃色,而外形則和木瓜差不多。内在則和其他百香果一樣,吃起來一樣酸爽多汁。
▲采摘下來的Badea百香果
與商業化種植的百香果不同的是,它多在庭院中出現,所以數量稀少,如果在哥倫比亞的“Quibdó” 市場找到它,會發現它比其他百香果的價格高出不少。
▲Champa的果實和果肉
如今國内已經廣泛種植的番石榴,也稱芭樂,多為梨形的白心或紅心品種,而這種分布在哥倫比亞的番石榴為圓形。
▲尚未成熟的Champa果實
要知道番石榴原産地為加勒比、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區,這裡的番石榴品種更是多種多樣。這種在哥倫比亞米拉弗洛雷斯市非常有名的番石榴,名為“Champa”,又叫香水番石榴。
▲采摘下來的Champa果實
除了外形上與國内常見的番石榴不同外,成熟後的它在顔色上也與衆不同,非綠色、粉色或淡黃色,而是呈現出一種明亮的黃色。
除了生吃它外,當地的小生産者還用它來制作果汁、果醬、飲料、糖果和酒類産品。
▲因為形似桃子,又叫“桃棕榈”
“桃棕榈”因其果實形似桃子而得名,除了哥倫比亞外,巴西、危地馬拉等國家皆有分布,各國對其叫法各有不同,最為流行的稱法為“桃棕榈”。
“桃棕榈”是一個系列品種,細分之下還有數十個品種之多,僅在哥倫比亞,就分布着50多種“桃棕榈”。
據說在西班牙人抵達美洲之前,當地的土著人非常喜歡這種果實,甚至還有一個慶祝它成熟的節日,因為它在食物缺乏的當時,意味着一年裡大部分的可用食物。
▲ 哥倫比亞機場裡販賣的“桃棕榈”
成熟後的果實,需要去皮、去籽後,在鹽水中炖煮,再加入調味劑才可以食用。因為果實質地較硬,所以吃起來會像紅薯一樣,味道則和玉米粥、幹南瓜等近似。
▲ 結在樹上的“科羅佐果”
“科羅佐果”學名為“Bactris minor”,是一種生長在哥倫比亞加勒比地區的水果,主要分布于蘇克雷市。
▲ “科羅佐果” 枝桠上布滿了尖刺
它屬于棕榈科植物,成熟的果實呈紅色、紫色或黑色,吃起來帶着酸味。除了生吃外,它還可以用于制作果酒。
每當果實收獲的季節,蘇克雷當地都會舉辦紀念活動,因為“科羅佐果”隻在當地有産出,其他市場幾乎不可能找到。
▲身着民族服飾的哥倫比亞婦女
身處加勒比,連接南北美洲的哥倫比亞,有着絕佳的地理條件和天然的生物資源。
如果沒有“動”與“亂”,善加利用自身資源,勢必成為人靓、果香、景美,令無數人向往的國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