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矛盾律與排中律

矛盾律與排中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6 13:54:59

矛盾律與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1

花半秒鐘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電影《教父》台詞

看透事物本質,就是一種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人在職場當中立足和有所成就的核心能力。

矛盾律與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2

一個人在職場當中,看到其他同事在彙報過程當中侃侃而談,自己羨慕不已,可自己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與其他人意見不同時,不敢去表達自己的立場,不敢去與人相争,久而久之,自己在團隊當中的成就感就會越來越弱。

别人巧舌如簧,你卻鴉雀無聲;别人立場堅定,你卻左右搖擺,你隐隐約約也感覺到哪裡有點不對。你開始懷疑是自己的嘴笨,于是就去學習《奇葩說》想來鍛煉自己的口才?或者你就去買來麥肯錫的工作方法論,想來鍛煉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者你每天晚上堅持看各種高情商溝通的視頻?

很多人都在用這樣的方法,也包括我自己。

其實這種方法都是南轅北轍,治标不治本。因為無法從根本上去了解邏輯思維的底層邏輯,隻有認清事物的本質,通過最基本的定律去做全面的剖析,才能從最底層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邏輯思維能力的三個底層定律?

矛盾律與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3

首先,什麼是邏輯思維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有什麼好處?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确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第五季《奇葩說》中關于“鍵盤俠”到底是不是俠的辯論可謂異常精彩。辯手陳銘抓住“鍵盤俠”中的“俠”字,引用“俠義”解讀赢得了觀衆的一緻贊歎。其中他談及女兒曾被“鍵盤俠”進行網絡暴力的一段回憶,就是在對“鍵盤俠”進行深度剖析。陳銘表示:“不要回怼或反噬,我們要為自己堅守住離“鍵盤俠”的最後一步”。

陳銘的這一段演講,正式透過“鍵盤俠”的現象看到了“人性”的本質,并通過對自己案例的回憶、分析、概括,最終引申為“我們要堅守不成為鍵盤俠”的底線。陳銘所呈現的表層能力是演講能力,底層能力就是邏輯思維能力。

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可以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清晰的剖析事情發生的原因、背景、和預判未來的趨勢。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人。

提升我們的說服力。說服能力的高于低并不在于說服手段的華麗與否,而是在于思維邏輯的缜密性。思考的越缜密,在說服的過程當中就更能一語中的,你就更容易說服别人,建立自己的職場影響力。

成為職場不可替代的人。誰的企業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大。而邏輯思維能力是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你比别人總是能看的透、說的對、想的遠,在職場當中的競争力就會越來越大。

矛盾律與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4

其次,邏輯思維三大底層定律是什麼,如何用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第一:利用“同一律”,保持思維過程當中的概念、論題的确定性。

什麼是“同一律”?

同一率,就是要人們自覺地保持同一思維過程中概念判斷的确定性,避免混淆概念、偷換概念而導緻思維混亂。

以前看過一個經典案例:“人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而你卻僅僅才幾十年,所以你不能稱得上是人。”這句話有沒有問題?肯定是有,那問題出在哪裡?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偷換了概念,那我們用同一率來分析一下:

前提“人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幾百萬年”中的“人”是指“人類”,

結論“所以你不能稱得上是人”中的“人”是指“個體”,

兩者之間并不對等,所以說這一個論當中混淆了概念。

什麼是概念?

概念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内涵,二是外延。

比如“商品”,内涵是“出售而生産的勞動成果,是人類社會生産力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的産物,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産品”。外延是具有這些内涵的物體,比如手機、蘋果、盒飯等等。

從概念的這兩個維度來看,包含内涵的都可以稱之為是商品,但具有外延的物體并不能完全代表商品。比如手機是一款商品,在你手裡的商品并不一定全部是手機。

這個世界上的概念非常多,但我們的文字表達确實有限的,這個過程當中就會容易産生概念混淆。

比如以前看過一部電視劇叫《開心小和尚》,其中有個橋段講了是“官兵要将寺廟裡的和尚全部帶走,這時候一個名叫開心的小和尚站起來說不能帶走他,因為他是小和尚。”

官兵就問“小和尚”不是“和尚”嗎?

開心說:“如果小和尚是和尚,那為什麼還要用兩個不同的名字呢?”

這裡大家細想一下有沒有問題?肯定有問題,這裡偷換的“是”的概念。

官兵說小和尚是和尚,這裡的“是”内涵是“屬于”的意思,而開心所說的小和尚不是和尚,這裡的“是”内涵是等于的意思。小和尚當然不能等于和尚,因為隻是屬于和尚的範疇。

矛盾律與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5

第二:利用“矛盾律”,訓練識别矛盾的概念和判斷,透過現象看本質。

什麼是矛盾率?

矛盾率就是指兩個相互否定的思想,不可能都對,一定有一個是假的。

每到春節臨近,電視台總會有一個非常流行的廣告,“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隻收腦白金。”

這句廣告詞其如果從矛盾律的角度來講,就是不嚴謹的。因為前後自相矛盾,前面已經說了,今年過節不收禮,後面又怎麼會存在收禮隻收腦白金呢?

當然,有時候我們明知道違反了矛盾律的邏輯,但還會這樣去用,就是為了制造矛盾的效果,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

如何具備識别邏輯矛盾的能力?

要建立辯證的思維。在職場當中要有自己獨立的辯證思考的能力。比如大家都在談及“成功與否”的論題是,很多人都會認為成功的對立面就是不成功,而你通過矛盾律的認知,可以看到成功的對立面是還未成功。

明确自相矛盾的概念和判斷。有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相對明确的,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黃昏的早晨、一個剛開始就要結束的項目、我用否定的心态來肯定你,這些都是具有明顯自相矛盾的概念和判斷。

不斷地重複嘗試矛盾思考。當拿到一個概念的時候,不要過于武斷的就認為是對還是錯,要不斷嘗試矛盾思考,反複從對立面入手。

矛盾律與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6

第三:利用“排中律”,尋找正确且具有影響力的觀點。

經常聽業務經理說,“我認為我們公司還處于創業期,不需要過多的關注KPI(關鍵績效指标),但也不是說KPI對于創業團隊不重要。”

這句話聽下來就完全蒙掉了,那KPI到底是重要還是不重要,是要關注還是不關注呢?

說這種話的人自我感覺自己非常辯證,滴水不漏,但是這并沒有給出明确的指向性的答案。

這裡就需要用到排中律。

什麼是排中律?

排中律,就是兩個自相矛盾的觀點,一定有一個是對的,沒有“都不對”這種中間狀态。

如何在實際工作當中運用排中律?

具體可以采用“反證法”,既然兩個相對矛盾的觀點一定有一個是對的,沒有“都不對”的最中間狀态,那隻要我們證明哪一個是錯的,就可以得到哪一個是對的。

在《鐵齒銅牙紀曉岚》中,豪紳為了霸占一個姑娘,讓姑娘的父親抓“生死阄”,抓到“放”字,就放了姑娘,抓到“不放”,姑娘就嫁給豪紳做小妾。

紀曉岚看到這一幕,非常明确兩張紙條上肯定都是寫的“不放”,于是給老漢支招,用反證法。如果抓了一張紙條後,剩餘的紙條寫着“不放”,那就說明抓到的是“放”。

于是,老漢抓到一張紙條後吞了下去。現場看到這一幕的人都傻眼了,大家隻能打開剩餘的另一個紙團來看,上面赫然寫着“不放”,基于排中律,豪紳隻能放了老漢的女兒。

如何用好反證法?

三個步驟,反設、歸謬、存真。比如“企業重用創始人團隊,比空降外部高管,更容易讓企業基業長青”,這個事情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就可以用反證法。

① 反設,就是反過來假設觀點不成立。也就是“企業空降外部高管,比重用創始人團隊,更容易讓企業基業長青。”

② 歸謬,通過諸多優秀企業的分析,空降高管讓企業基業長青的案例并不多見,反倒是重用了創始人團隊的企業,往往能夠長期穩定發展。

③ 存真,所以說“企業重用創始人團隊,比空降外部高管,更容易讓企業基業長青。”

矛盾律與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7

最後,我們做一下總結

每個人經曆的事物不一樣,對于邏輯思考能力的鍛煉層次也有所不同。不要着急去學習所謂的高大上的邏輯和方法,先從邏輯思維能力的底層框架去學習,總結起來,就是:

第一:利用“同一律”,保持思維過程當中的概念、論題的确定性。

第二:利用“矛盾律”,訓練識别矛盾的概念和判斷,透過現象看本質。

第三:利用“排中律”,尋找正确且具有影響力的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