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正心正舉公衆号
文丨郭茵 · 主播丨蘇木
信息、知識,在這個時代越來越易得。
當你不了解某個知識,上網百度或者知識付費,分分鐘“漲知識”;
當你沒有時間讀書學習,聽書、讀書平台任你選,“碎片”時間也能增值。
然而,信息超載和知識碎片化,帶來的是學習效率的倒退和内心的焦慮——因為它毀掉了人的主動搜索能力和主動鍊接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那麼,當我們知道得越來越多,是否也獲得了同樣多的智慧呢?
内觀己心
知識有不同的層次
莊子根據知識的本質,将知識歸納為大知與小知兩大類:
大知閑閑,大言炎炎——大知識綜觀全局,廣博通達,看似無用卻“無所不能”。比如關于天、道的知識。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
小知間間,小言詹詹——而小知識分門别類,精細瑣碎,喋喋不休,廢話連篇。如諸子百家的學說、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活常識等。這些知識都是彼此區分,且是受時空束縛,是相對的,暫時的。
正所謂:“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莊子·齊物論》)
大多數人擁有的都隻是“小知”。如盲人摸象,摸到了一根大腿上的毛,卻誤以為認識了整頭大象(大知),還不知天高地厚地擴大其“功效”,結果不僅蔽于一枝,而且徒增口舌和紛擾。
外察世界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系,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隻有它們才屬于我們。
——叔本華
如果一個圖書館的規模很大,但沒有按書架号分類,全部書籍都堆放在一起,那麼它可能還不如一個井然有序的小書店。
獨立思考就像書籍的索引号一樣,能夠将吸收的内容消化掉,把它們進行分類,以供需要的時候随時提取。可是很少有人達到這種境界,大部分人的水平隻是停留在單純閱讀上。
隻而有通過獨立思考得來的知識,才能被我們理解和确證,并且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變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由此逐步增進了智慧。
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支離破碎的,他們的觀點不統一,在這一個問題上是一個價值标準,在另一個問題又是另一個标準。在他們的觀念裡沒有作為核心支撐的觀點,這是因為他們的思想不成系統。
啟迪多元思維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理論:人是認知的吝啬鬼,當找到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理由時,就會停止尋找更深層的原因,以節省自己的認知能力。
在《民主與教育》一書裡,杜威指出反省性思維的另一層含義:隻是思考,但不表達自己的想法,那不是充分的思考行為。
我們需要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讓别人充分了解。這時候,思想的力量和缺陷才會顯露出來。“一個孤獨存在的人很難或不能對自己的經驗進行反省,也不可能從中總結出清楚明了的意義來。”
人要掌握一門技能,需要有10%的時間學習知識和信息,70%的時間練習和踐行,還有20%的時間與人溝通和讨論。
這個原則叫做“721原則”。
碎片化學習對于10%的信息接收非常有用,而剩下獨處練習的70%和讨論的20%,則需要留出大量時間來系統學習。
正心正舉
打破壁壘,方得智慧
隻有将人文與科學的“任督二脈”打通,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
而打通二脈的關鍵是哲學,在東方文化中,亦稱之為“道”。
易學稱之為——不易
佛學稱之為——空性
道家稱之為——無極
儒學稱之為——空空如也
西方哲學稱之為——本體
數學稱之為——零
物理稱之為——波粒二相性
……
萬物互聯,萬法歸一,雖然名稱各不相同,但都在講世界的本源問題!
擴大格局,精進人生
首先,要保持“提升認知的意識”,對認知這個世界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态,接納各種信息;
其次,擴大提升認知的範圍,對世界保持好奇心,把心扉對着全世界、甚至全宇宙打開,這樣就有了大眼界和大格局;
想象着自己的心是對着整個宇宙開放的,盡管眺望自己人生的遠方甚至終點,來想想看自己想要一個怎樣的人生;
從“知道”到“知行”
無論是聖人也好,凡人也罷,懂得道理再多,不去實踐,不去嘗試,永遠隻停留在想象的階段,永遠是不切實際的。而不能在實踐中得以驗證的道理,便不是真正的智慧。
對于基督的教誨、釋迦牟尼的教誨、希臘哲學、中國孔孟之道等等人生哲學,很多人都學了不隻一種,作為知識,大都能夠理解其中的義理。但是,對于聖賢的教誨,對于種種人生道理,如果隻是作為知識掌握,并沒有什麼價值。
必須用這些教誨來告誡和勉勵自己,不僅用理性去理解它的意思,而且要不懈努力,将哲學滲入自己的理性之中,從内心真正接受、認同,使之成為自己的血肉。
撥迷見智
在文盲被逐漸掃除的今後,取而代之的恐怕會是普遍的“智盲”。
開啟自在之門
知道,是由簡至繁;智慧,是由繁入簡。
檢驗一個人有沒有智慧,不需要複雜的程序和拐彎抹角的揣測,隻需要看他有沒有做到:
健康、快樂、幸福;
樂觀、積極、向上。
那麼,你人生的智慧是什麼呢?
·end·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
文章版權歸本平台所有 轉載請聯系“正心正舉”
本文由正心正舉研究院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