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19 05:25:47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細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1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修道者要像重視重病那樣重視認知上出現的問題,才能根除自己的認知毛病。

其中的難點是: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這句話,老子的關注點究竟是什麼?我看流行的翻譯,基本上都是幫老子定在“學習态度”上,這是錯誤的。②弄清第一句話的關注點是“是否把握真知”之後,就能理解它其實還可以表述為“知知,上;不知不知,病。”然後再用這兩組句子去看全書,是很通透的。這就是融會貫通了。③修道者在認知上是怎樣“病病”而成為聖人的?老子沒有相應的正面論述,如何按本章給出的思路去解讀一些議題?這個問題有點難度,可以看作是考試裡的附加題。

另外,下一章即第七十二章的細讀,已于2021年4月9日發布,在文章欄目裡往前找就有了。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意譯】

知道“什麼不是真知”,是最上等的(認知水平);不知道“什麼是真知”,是(認知上)很嚴重的毛病。隻有像重視重病那樣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就不會生病了。聖人沒有認知毛病,由于他能像重視重病那樣重視認知上出現的問題,因而沒有認知毛病。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細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2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原文有點繞,再仔細看一下翻譯:知道“什麼不是真知”,是最上等的(認知水平);不知道“什麼是真知”,是(認知上)很嚴重的毛病。

1、先了解幾個字義。①知,是認知。作動詞,指知道、懂得、理解;作名詞,指所知,這裡指合于道的“真知”。不知,作名詞時指“錯誤的認知、不是真知”。②上,是上等的意思,表示能力極強;這裡是指認知能力極強,具足者是認知層面的“善者”,相對的是“不善者”。③病,本義是指重病。這裡是名詞,代稱“認知上的嚴重問題”。

2、看一下流行的翻譯,大緻是“知道卻像不知道一樣,最好;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是毛病。”或者“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按類似的譯法,老子的關注點是放在“學習的态度”上,贊揚謙虛好學的,批評不懂裝懂的。老子的語意是這樣嗎?如果單就這句話來說,可以這樣翻譯。

問題是,《道德經》可不隻是這一句話而已,還有五千言啊!它們緊密聯系,互為印證,共同服務于老子要闡述的主旨要義。如果逮到一句話,單拎出來,接着随意地發揮,說出來的隻是自以為是的道理而已,跟老子的真意還差得遠呢!這是解讀《道德經》最嚴重的問題。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細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3

3、老子這裡關注的不是“學習态度”的問題,而是“是否把握了真知”的事實。

①其實,聯系前一章的内容,就知道這一章老子要說什麼了。大家結合兩章一起看,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味着“吾言”是“知”,但“天下莫能知”,就是“不知‘知’”,是一種“認知上的重病”。老子繼續說“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意思是“吾言”揭示了“言之宗、事之君”,因而是合道之“真知”;而天下人不能回到生命的根本之處去領會“真知”,因而“不知‘知’”。

接着,老子說“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把“認知層面”落實到了“實踐層面”,這樣就把止于認知層面的人給過濾掉了,剩下的隻是極為稀少的“知行合于道”的“知我者、則我者”,老子贊之為“貴”,就是認定為“認知上的‘上’”。老子最後說“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意思是,天下人有眼不識“擁有真知的聖人”,以為那隻是一個穿着粗布衣服的糟老頭而已。如此“不知‘知’”,老子批評的是眼拙的人“認知上生了重病”,而不是責怪其“學習上不懂裝懂”。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細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4

②“認知上生了重病”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不知‘不知’,病。”就是說,不知道“什麼是真知”,不知道“什麼不是真知”,這兩者是一體的。大家看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就是人們犯了這種類型的認知重病導緻的。再看第三十六章,其中說到“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奪之,必固與之。”我在細讀的時候說,這是四種陰謀伎倆,在相應的事情裡隐秘地運行,并不是自然發展的“道”。很多人落入了這些圈套,從認知的層面來看,是他們“不知道‘什麼不是真知’”導緻的;從欲望的層面來看,是他們未能看住自己的欲望,剛強悖逆于“道”導緻的。老子的重點是談做到“微明”而不中圈套,對應于本章的“知‘不知’,上。”

③同樣的,“上等的認知”也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知‘知’,上。”這是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所涉及的;另一個是本章說的“知‘不知’,上。”知道“什麼是真知”,知道“什麼不是真知”,這兩者是一體的。不過,從全書來看,老子更多的語意是放在後者。為什麼多強調“知‘不知’”呢?因為現實裡的“不知”太嚴重了!錯誤的知見比比皆是,還深入人心,到了世俗之人認定為死理、常(恒)道并以之為行為依據的地步。那麼,“知‘不知’”、知道“常道”的謬誤,就顯得極為重要了,而擁有相應的認知能力就是上等的了。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細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5

④那為什麼“不知”會泛濫成災呢?是由俗人們普遍“不知‘知’”和“不知‘不知’”即“認知上生了重病”導緻的。再追溯前因的話,就是俗人們“失道”了,根源來自他們追逐個人欲望和執持割裂事物整體性的認知。

所以,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大家看回“細讀第一章”,我的翻譯是:“(人們往往以自己認定的道理和概念,來作為自己行動的依據。)我這裡所講的道理【道】,是可以奉行【可道】的。但是,我說的道理不是那些人們認定為恒常不變的道理【非常道】。……”聯系本章來看,“可道(可奉行,可據之為行為依據)之道”、“非常道”,是“(真)知”;不懂的話,是認知能力有問題,可以說“不知‘知’,病。”而“常道”,是“不知(不是真知)”;能識破的話,是認知能力強的表現,可以說“知‘不知’,上。”

⑤再說一下,如果把這句話解讀為“贊揚謙虛好學或懂裝不懂”和“批評不懂裝懂”的語意,本章的理解就廢了,相應地也很難融會貫通地把握全書的主旨要義。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細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6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我的翻譯是:隻有像重視重病那樣重視自己的身體狀況,就不會生病了。聖人沒有認知毛病,由于他能像重視重病那樣重視認知上出現的問題,因而沒有認知毛病。

1、注意,這裡又是“原理 道理”的論述法。(參閱細讀第七十章)

2、病病,第一個病是動詞,取本義,“像重視重病那樣重視某種狀況”的意思。第二個病是名詞,取其本義,就是生病;翻譯時,我再擴大它的含義為“身體或認知出現的狀況”,包括重病、輕病、未病,目的是為了兼顧“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的語意(參閱細讀第六十三章)。兩組“病病”,前面是形而下的層面,後面是形而上的層面。

道德經第42章理解感悟(細讀道德經第七十一章)7

3、修道者在認知上是怎樣“病病”而成為聖人的?老子沒有相應的正面論述,不過,我們仍然可以按本章給出的思路去解讀一些議題。

比如,第七十九章提到的“報怨以德”,就是出于錯誤認知(不知“不知”)的做法。本來,侯王以為“有德司契”,就可以調和之前“無德司徹”留下來的“民之大怨”,結果卻是還有“餘怨”。老子就順着他的語氣說,是啊,還有“餘怨”的“報怨以德”怎麼稱得上是“政善治”呢?因為在民有大怨的情況下,施以常規的所謂“有德”之法,雖然略有效果卻不能根治,實際上是“下德”即“無德”之舉。老子指出,真正的“有德”之舉是“執左契而不責于人”;做到了“上德”,民怨完全消除了,這時就能感受到好像有天道的眷顧和助力一樣的順利。修道者經此實踐修為,從認知層面看,就是“病病”之後,由“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升到了“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境界,就成為“聖人”了。

再說一個“不知‘知’”方面“病病”的例子。大家看,第七十七章說,“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我們可以這樣看,一個人開始修道前,他不知道這樣做不對,這叫做“不知‘不知’”;其實也意味着他不知道“損有馀而補不足”是“天之道”,這就是“不知‘知’”。然後,他經過修道,最後做到了“能有馀以奉天下”,從認知的層面看,就是“病病”取得了成功,也就沒有了原來的認知毛病。

【細讀《道德經》系列,做嚴謹踏實、邏輯自洽的解讀,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