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
【異名】 苡仁、苡米、尿珠子、米仁、起實。
【基原】 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的種仁。
【性味歸經】 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經。
【功效】 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
【主治】 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洩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 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健脾益胃,宜炒用;利水滲濕,清熱排膿,舒筋除痹,均宜生用。
【藥膳方選】1,治水腫喘急:郁李仁2兩。研,以水濾汁,煮薏苡仁飯,日2食之(《獨行方》)。
2·治風濕痹痛:薏故仁粉,同曲米釀酒或袋盛煮酒飲之(《本草綱目》),
3,治脾虛洩瀉:薏苡仁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或薏苡仁、白扁豆各30g同煎服(《本草綱目》);
4、治腸癰:薏苡仁100g,附子20g,敗醬50g,上3味杵為末,以水500ml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金匮要略》)。
【成分】 種仁含意苡仁酯、粗蛋白、脂類,還含有葡聚糖和酸性多糖CA-1, CA-2及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A、B、 C。
【使用注意】 本品力緩、宜多服久服。脾虛無濕,大便燥結者及孕婦慎服。
【參考文獻】
1, 《神農本草經》: “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
2, 《本草綱):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濕。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
3, 《中國藥植圖鑒》: “治肺水腫,濕性肋膜炎、排尿障礙、慢性胃腸病,慢性潰瘍,”
4, 《得配本草》: “腎水不足、脾阻不足、氣虛下陷、妊娠四者禁用。”
【營養成分】薏苡仁,又叫薏米、米仁、苡仁、六谷米,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種子。每百克含蛋白質13.7克,脂肪5.4克,碳水化合物64.9克,粗纖維3.2克,鈣72毫克,磷242毫克,鐵1.0毫克,硫胺素2.05毫克,核黃素0.50毫克,尼克酸11.5毫克。其營養價值優于大米和小麥。
【現代應用】在我國用薏苡仁驅癌治病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薏苡仁不僅是老幼皆宜的保健食品,而且由于含熱量較高,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能作為病中或病後體弱患者的補益食品。此外,薏苡仁還能增強腎功能并有利尿作用,因此,對浮腫病人也有療效。
薏苡仁 利濕健脾
将去掉果殼的薏苡仁炒香即可當茶,經常飲用,有益于滋養身體和美容。
薏苡仁粥
【薏苡仁粥】薏苡仁作老年人保健食品,其食用方法很多。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薏苡仁煮粥。具體做法是:将薏苡仁50克,洗淨後放入鋁鍋内,再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燒開,後用文火煨熬,待意米粥熟後,加入白糖适量即可服用。中醫認為,薏苡仁具有健脾除濕的功效,因此,經常服用此粥對脾胃虛弱、風濕性關節炎、水腫、皮膚扁平疣等症有治療作用。健康人經常飲服,則能增強食欲和防病強身。若在冬季,取薏故仁30克,加紅棗、糯米煮粥,粥熟後加适量白糖,即可做成軟糯清香的冬令上乘滋補佳品。每天食用,定可獲益。
薏苡仁煲粥
屠醫生 中醫副主任醫師,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胃腸病、腫瘤等消化系統疾病領域,歡迎大家點擊右上角“關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 屠醫生 頭條号 更新更專業健康養生知識
屠醫生 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