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6 15:40:25

甲狀腺結節,囊腫也好,子宮肌瘤也罷,甚至還有很多乳腺裡面長的乳腺結節都是由三種邪氣凝聚而成。

這三種邪氣分别是:郁結的肝氣、凝結的痰濕、瘀血。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1

細緻觀察我們會發現,女人脖子上長包塊的概率要比男人大得多,為什麼?

因為女人特别容易肝氣不舒,肝氣不舒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容易生氣,另外一方面壓抑自己,不發火,獨自一人生悶氣。

如果這個女人本身有痰濕的話,每次生氣,怒則氣上,氣夾雜着痰濕往上沖,沖到脖子就卡住了,于是堵在那裡,天長日久,慢慢形成包塊。

脖子或者說頸部是非常容易淤堵的部位,這就好比一個城市最容易塞車的地方必定是十字路口,脖子恰好是人體的十字路口,人體十二條經脈都要經過這裡,氣血來來往往,風寒暑濕燥火各種外邪也容易來湊熱鬧,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所以最容易堵。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2

郁結的肝氣,凝結的痰濕,堵在那裡,慢慢就會形成一個孤立的小島,氣血進不來,就會形成局部淤血。因此,結節、囊腫、肌瘤中醫稱之為:痰核

那麼有沒有辦法把脖子上的包塊消掉呢?

有,但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脖子上的包塊從米粒大到黃豆大再到杏仁大最後到核桃大,是經過非常漫長的時間,長達十年甚至幾十年,你想短短幾天消下去真的有點癡心妄想。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3

首先,要治氣,要理氣,治氣治什麼?治肝!肝主一身氣機,身體的氣機順不順都由肝來決定。肝氣不舒,人的氣機就不順。所以要疏肝理氣。

其次要化痰,因為痰是這個包塊的标,是包塊的營養素,我們要切掉包塊的營養素,就要化痰。試想,如果沒有痰持續供給包塊營養素,哪怕你天天生氣,也是無法形成包塊的。化痰的根源在哪裡,在脾胃。因為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4

再次要軟堅散結。包塊這個标就是一塊頑固的石頭,是堅硬的結塊,我們必須要把這個堅軟化掉,再把這個結塊散掉。

然後要活血化瘀。包塊這個瘀滞要化掉,要把死血化掉,把新的氣血引到這裡來

接下來要隆重介紹一個名方,是專門對付脖子上的包塊的,是清朝名醫程國彭的方子,記錄在他的醫學著作《醫學心悟》裡面,方子叫消瘰丸

玄參、牡蛎、浙貝母

方子很簡單,就三味尋常見的藥,卻大有妙處。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5

玄參,黑色,代表着神秘、封藏,黑色對應的是腎。

所以這個玄參是入腎經的,能夠把腎裡面的虛火拽下來,能夠滋陰潛陽,腎裡面的虛火沒有了,就不會引發肝火,就不會生氣。而且玄參有一大妙用,這個藥特别善于治療脖子以及咽喉部的疾病。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6

牡蛎,就是牡蛎的貝殼,不是牡蛎肉哦,這個牡蛎味道是鹹的,鹹入腎,又有重鎮的作用,有收澀封藏的作用,能夠把凝聚在脖子上的痰火收斂下來。

我們知道鹹味的食物或者藥物最大的功效就是軟堅散結,脖子上的包塊治标就是要把它軟化,就是要把它散掉。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7

牡蛎,當之無愧承擔起了這一艱巨的任務。隻要是軟堅散結的方子,必有牡蛎的影子,有時候還配合夏枯草一起來。

貝母,小夥伴們都清楚了,這是一位化痰高手,痰核,痰核,自然要把痰化掉。

貝母有川貝母與浙貝母之分,這裡用浙貝母更好一些,因為川貝母偏于滋陰潤肺順帶化痰,浙貝母偏于化痰散結,脖子上的包塊已經是結節了,所以更适合浙貝母來軟堅散結。另外浙貝母比川貝母便宜太多了,人人都吃得起。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8

這個消瘰丸到底有多厲害呢?程國彭記載,他用這個方子治療一個婦人,脖子右側有一個包塊,每天服用這個方子,一天一次,三十有餘,脖子上的包塊竟然消掉了。

當然,能夠把這位婦人脖子上的包塊消掉,不一定見得一定能夠消掉你脖子上的包塊,因為,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一樣的人。

人與人,大不同。影響你脖子上包塊的還有情志以及生活習慣。

身體有結節肌瘤怎樣調理(可調理各種結節)9

不要老把注意力集中到脖子上的包塊,一天到晚想着會不會越長越大壓迫神經啊,會不會發展啊。這些胡思亂想要不得,隻會讓你脖子上的包塊越長越大。

我們要學會散,學會心中無包塊。如何散?

心情開朗就是一種散,随緣幫助别人就是一種散。不要執着,不要把某一種東西或某一個人緊緊抓在手裡。

學會舍得、随緣、自在,學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卷雲舒。不知不覺間,你脖子上的包塊就散掉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