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據日媒報道著名演員田村正和于4月3日下午心髒衰竭去世,享年77歲。
訃聞一經曝光,震驚演藝圈。
作為各界公認的日劇男神,不少中國影迷認識田村正和是通過上海電影譯制廠配音并在上海電視台播放的《古畑任三郎》電視劇。
劇中,這位看起來毫不起眼,卻以缜密的推理水準以及诙諧的言行舉止抓人眼球的“刑警”形象,收獲了一大票粉絲。
以緻該劇播出長達12年,始終保持着高水準和高收視率。
得知田村正和去世的消息網友紛紛表示:很難過!
那麼,心力衰竭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
心力衰竭,為何緻命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心内科的一種常見的疾病,這種病很可怕: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心衰患病率已達約1.3%,約有50%的心衰患者在确診後5年内死亡,緻死率是乳腺癌、腸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
這裡的“衰”并不是單指“衰老”的意思,還形容心髒的功能狀态變差了。
簡單來說,我們的心髒就像一個“水泵”,不停地以5~6升/分的速度把血液輸送到全身,這樣全身的組織器官才有“能量”去幹活。
如果當心髒負荷加重或心髒肌肉損傷時,心髒就像一隻彈性減退的皮球,泵血功能降低,人體内的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就出現了“心衰”。
它并非一種特定疾病,而是指心髒功能異常的一種狀态,并且幾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終都會導緻心力衰竭的發生。
這些症狀是心衰“預警”
心衰症狀有很多,表現因人而異,很難察覺,但出現以下這些情況,需要特别注意,觀察是否可能出現心衰:
活動力下降
活動能力下降,稍活動或勞動即感心慌、胸悶、氣促,這可能預示心衰來襲。
這一表現的專業術語為“勞力性呼吸困難”。
比如你平時一口氣爬十層樓心不慌、氣不短。
最近一段時間,爬3層或5層樓就氣短,感覺氣上不來,心要跳出嗓子眼兒了,勞動耐力下降。
但當你坐着說話的時候,可能一點都不氣短。
這就是典型的勞力性呼吸困難。
咳嗽
久咳不愈,除了呼吸道的問題也可能是心衰。
這一症狀在老年病患者中比較多見,患者常在夜間睡眠時出現陣發性咳嗽,并伴有胸悶、憋氣等症狀。
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
白天患者沒什麼大問題,夜間睡覺突然感覺氣憋,要喘半天,需要坐幾分鐘才能舒服。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患者原本就枕一個枕頭,現在必須枕兩三個枕頭,靠高一點才能覺得氣不短,喘氣順了。
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夜間幹咳,一躺下就要幹咳,這些是心力衰竭比較早的症狀。
凹陷性浮腫
雙腿一按一個坑,嚴重的時候每天都是這樣,輕一點的睡覺前水腫,早晨緩解,多見于老年女性。
如果發現這種情況可以到醫院拍一個胸片,如果看肺部有瘀血,可能就是心衰了。
胃腸道淤血
尤其是以往食欲不錯,也沒有明顯的飲食因素或胃腸道病史。但最近老感覺疲乏,吃不下飯,一吃就感覺胃裡頂得慌,這是右心功能不好以後瘀血造成的消化不好的表現。
精神不振
引起焦慮不安的因素,除了情緒以外,還有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現。
這是因為,心髒泵血能力衰退會讓腦血流量減少,腦細胞缺氧則會誘發患者出現情緒波動,比如焦慮、抑郁等。
護心有訣竅
若已經被心衰纏身,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限飲水
心衰會導緻身體内的水鈉潴留,加重心衰症狀。
因此,對于嚴重心衰的患者,液體攝入量限制在1.5~2L/天,有助于減輕患者症狀和充血情況。
除了記錄每日的飲水量外,盡量做到不口渴時不要飲水,并關注每天所吃的藥物、水果中的含水量。
限食鹽
飲食方面應該低鹽低脂飲食。
輕度心力衰竭者每日食鹽攝入應低于5克;
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每天食鹽攝入應低于2.5克;
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每天食鹽攝入應少于1克。
注意減少腌制品、熏制品、鹹肉、香腸、漢堡包、含鹽飲料。
适當運動
适當運動對于輕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是有幫助的,但不要參加競技類運動,否則心髒會超負荷運轉,發生心血管事件。
美國布法羅大學公共衛生和保健專業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多走路,強度不需太高,可以顯著降低老年婦女心力衰竭的風險。
這項研究涉及13.7萬餘名年齡在50歲~79歲之間的女性,證實每天走路鍛煉20分鐘可以降低25%的心力衰竭風險。
監測體重
體重增加是反映體液潴留的可靠指标,因此在院外接受治療的患者應注意觀察體重變化。
建議患者每天晨起排空膀胱後測量體重,若短期内體重明顯增加,如每周增加2~3公斤,無論有無不适症狀,均應及時就診。
堅持服藥
很多研究都證實,科學的藥物治療是對心功能的保護,能夠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質量,減少住院次數。
因此,大家一定遵醫囑服藥,勿擅自停藥、謹防漏服。
對可能存在對藥物不耐受,有些在治療後仍有不适症狀者,合理的中醫藥治療亦可使病情維持在穩定狀态。
保持好心情
建議患者在與心衰“共處”時,保持良好的心态,對自身情況有一個良好的定位,這樣才能保證快樂生活。
勿忘護心穴
掐按神門助眠防癡
神門為心經之原穴,即安定心神的門戶。
臨睡前點按此穴有助産生困意,調節睡眠障礙,平時經常揉按還可防治老年癡呆。
神門穴位置很深,需用大拇指的指節内側用力掐按才能達到一定刺激量,産生治療效果。
彈撥極泉測心功能
極泉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
它不僅可以調節心律,治療兩肋疼痛,還是檢測心血管健康的要穴。
檢測手法是用拇指點按極泉,然後撥動它,撥動時會觸及很多“小筋”,并産生向手指傳導的發麻感。
若麻感明顯,說明心經通暢,心血管功能正常;若撥動時隻痛不麻也不傳導,證明心血管有瘀阻;若不痛也不麻,說明心血管系統供血不足。
心痛疲勞按通裡
心動過緩的人群大多在通裡穴(小指一側的腕橫紋向上1橫指處)有壓痛、結節等陽性反應點。
捏拿此穴36次為一遍,捏拿3~5遍,可舒心安神。
上班族工作疲憊時,兩手握拳,将手腕内側放在桌子邊緣上,從通裡穴向手肘方向推,重複30~50次,既可休息大腦,還可疏通心經。
本文内容綜合自廣州日報、人民網健康、健康報、廣東省中醫院、人衛健康、中國中醫藥報
來源: 杭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