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懶人”越來越多,以“快”為主的預制菜,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新寵,特别是對于每天辛苦工作的上班族以及為了抵抗疫情而囤貨的吃貨們。而且,悄悄地說,就算你沒聽過預制菜,隻要你點過外賣、吃過某些零食,那麼你很可能已經吃過預制菜了哦。
有數據顯示,我國近幾年預制菜市場規模逐漸增長,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2022年預測為4196億元,而到了2026年預計可達到10720億元。[1]
由此可見預制菜的市場需求之大,它的出現讓很多人大為歡喜,讓烹饪實現了“5分鐘一道菜、8分鐘做個湯”的目的,主打“快”!在節約時間的同時,還能讓廚房小白們也有機會體驗一把做“大廚”的優越感。
但随着預制菜的爆火,有人會說:“切!還沒我炒得好吃呢!”也有人會提出疑問:預制菜是否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常吃是否健康?如果不得不經常吃,如何才能平衡“吃飽”與“營養”?我們這就來說說關于預制菜大家關心的問題。
01什麼是預制菜?預制菜也叫料理包,就是将可食用原料經過預加工制成半成品或成品産品,根據需要配以各種輔料,可能會使用食品添加劑,具有保質期長、食用方便等特點。
從類型上看,預制菜一般分為4類: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2]
比如我們平時吃的開袋即食的豆幹、雞胸肉,就屬于即食食品;需要用熱水浸泡後或者加熱後才能吃的方便面,就屬于即熱食品;經過簡單烹調就能出鍋的魚香肉絲、梅菜扣肉等,就屬于即烹食品;按照分量分裝的淨菜、淨肉、輔料等的小炒菜組合,就屬于即配食品。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我們平時點的外賣大多數都是用即烹食品做成的,等待時間短,送餐快。
02預制菜的優缺點受大多數人歡迎的預制菜,并非因為快捷就能十全十美了,有優點的同時也存在瑕疵之處。
優點:
2022年4月27日,全國首部《預制菜點質量評價規範》團體标準在南京正式發布,從食品原料采購、制作加工、包裝要求、保質期及最佳品嘗期、貯存、配送等環節進行規範,還鼓勵食品原料可溯源。
2022年6月17日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淮安市召開,并制定了《世界中餐業聯合會預制菜專業委員會工作條例》。這讓預制菜市場逐漸變的更加規範起來,食材原料的安全性更高。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缺點: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預制菜雖然方便快捷,俘獲了很多上班族和廚房小白的芳心。但仍然不建議長期三餐都吃預制菜,主要存在以下3個問題:
這些成分可能會在加工過程中經水洗、高溫殺菌、運輸等環節出現較多的流失,到了食客手中還會經過二次加熱,營養流失更多。再有,預制菜的主食多為白米飯,難以實現粗細搭配。
比如下圖這款水煮牛肉,如果仔細看營養成分表就會發現,它的脂肪含量高達16.1克/100克,蛋白質含量為6.5克/100克。詳情頁面中介紹主要原料為牛後腿肉(蛋白質含量為20.9克/100克,脂肪含量為2克/100克),配菜為金針菇、筍片、海帶。
圖片來源:電商平台水煮牛肉料理包
如果按照營養成分表中的蛋白質含量來換算,假設蛋白質均來自于牛肉,那麼牛肉的含量應該約為33克/100克,來自于牛肉的脂肪便幾乎可以忽略。也就是說100克水煮牛肉菜肴中,大約會攝入16克的烹調油。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每天烹調油要控制在25~30克,平均每餐也就最多10克。如果經常吃這樣的高脂肪預制菜,很容易脂肪超标,增加肥胖風險。
還是以上面這款水煮牛肉為例,鈉含量高達1110毫克/100克,換算成鹽為2.7克食鹽。一盒水煮牛肉的規格是500克,2~3人份。即便人均吃150克,攝入的鹽也有4克了。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一餐就吃了4克,全天下來鹽很容易超标。
再比如下圖這款梅菜扣肉的料理包,一包主料含量約為96克。鈉含量高達1021毫克/100克,一包約折合鹽2.5克,占到了推薦量的50%,也是不低了。
圖片來源:電商平台梅菜扣肉料理包
另外,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大多數消費者對預制菜的接受程度高,但更偏好于鹹辣口味的品類。鹹意味着鹽含量高,而辣意味着油含量高。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吃的預制菜都是高油高鹽的,長期吃不利于健康。
04如果要吃,如何均衡營養?即便常吃預制菜可能對健康不利,但對于時間緊張的上班族來說,預制菜确實是工作之時填飽肚子的剛需,難以割舍。更何況,即便是點個外賣都逃脫不了預制菜的安排。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兼顧“吃飽”和“營養”呢?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最後,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點餐選擇大點的餐飲店;購買包裝預制菜選擇正規大品牌商家。
總結
預制菜的出現也算是“造福了人類”,畢竟現在不會做飯的人越來越多,忙學習、忙工作,也着實沒時間做飯。即便是會做飯的人,對于做法比較難的菜比如溜肉段、鍋包肉、松鼠魚、佛跳牆等也真是難以下手,索性就點預制菜,節約時間和精力。
所以,預制菜還是很有發展前景的。至于對傳統的餐廳會不會有沖擊,我認為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畢竟預制菜口味都是一樣的,而餐廳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口味吸引食客。再有,大家聚會約飯都不會選擇吃預制菜,而是會直接去餐廳吃着新炒的菜肴把酒言歡。
作者 | 薛慶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注冊營養師 健康管理師 公共營養師
審核 | 韓宏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主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