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全身汗蒸和半身汗蒸哪個好

全身汗蒸和半身汗蒸哪個好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7-18 12:23:52

全身汗蒸和半身汗蒸哪個好?,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全身汗蒸和半身汗蒸哪個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全身汗蒸和半身汗蒸哪個好(汗蒸可以治療哪些疾病)1

全身汗蒸和半身汗蒸哪個好

通過發汗的方法來養生保健以及治療疾病的方法,中醫稱為汗法,汗蒸屬于發汗的方法之一,汗法屬于中醫常用的八大治療方法之一,中醫将“汗、吐、下、和、溫、清、消、補”稱為八大治療方法,汗法排在第一位,因為當病邪還沒有深入人體的時候,通過發汗的方法可以快速的将病邪排出體外,以免病邪進一步深入。相信大家都讀過《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初次見蔡桓公說“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并提到“疾之居腠理也, 湯熨之所及也”,此處就是通過湯熨發汗的方法将病邪排出體外,而如果此時不及時治療,病邪一步步深入,導緻後面蔡桓公因病入骨髓而亡,可見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而汗法是早期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不過汗法的應用非常的講究,多位古今名醫均認為汗法應用得當效果立竿見影(常常汗出而病愈),汗法使用不當常常導緻很多不良後果(中醫認為汗血同源,過度發汗會導緻體虛加重,甚至虛脫;現代醫學認為出汗過程中會排出水分和電解質,如果大量出汗會導緻水和電解質的缺乏而出現很多不适的表現)。 汗蒸是目前比較時髦的養生方式之一,也屬于中醫汗法的範疇,不過汗法的範圍更廣泛,近代名醫趙邵琴提出:“汗法即通過各種治療手段,包括藥物、針灸、推拿、飲食及運動療法,達到汗出邪去的目的”。汗蒸應用得當,确實可以祛除病邪、養生保健;汗蒸應用不當,則有損身體健康。一、發汗、汗蒸的中醫認識:中醫經典之一的《黃帝内經》提到說“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髒,治五髒者,半死半生也”,也提到了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而治療皮毛疾病,多會用到汗法,等到疾病慢慢入裡治療起來不僅費力,而且預後也不太好。金元四大名醫之一的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提到“風、寒、暑、濕之氣,入于皮膚之間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發汗”,也提到了外邪侵入人體肌表的時候,最快的去處方式就是發汗,所以早期使用發汗是很重要的。清代名醫程鐘齡在《醫學心悟·醫門八法》中提出:“百病起于風寒,風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汗法一差,夭枉随之矣”,提到很多疾病初起是因為外感風寒,如果汗法使用恰當,可以藥到病除,如果汗法使用不當,則損傷機體。二、汗蒸、發汗的适應症:汗法有祛除病邪,暢通氣血的作用,汗法主要用于外感表證(包括感冒、傳染性發熱性疾病)、水腫、痹證、皮膚病早期、濕熱黃疸、無汗症、多汗症、腹瀉等。1.汗法治療外感表證:《黃帝内經》記載“今風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提到外感風寒導緻皮膚郁閉而發熱(像燒紅的炭一樣熱)可以通過發汗的方法治療,汗出則熱去。而且《黃帝内經》還提出“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己;其滿三日者,可洩而已”,提出發汗多在感受風寒早期使用,如果時間較長,病邪以入裡,就不适合發汗了。 汗蒸主要适合于風寒感冒,對于其他外感表證不太适合,中藥發汗适用于任何原因導緻的外感表證,中藥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開不同的中藥。2. 汗法治療水腫:對于水腫的治療《黃帝内經》提出“開鬼門,潔淨府”的治療原則,鬼門就是汗孔,開鬼門就是發汗;淨府指的是膀胱,潔淨府就是利小便,所以提出治療水腫的兩個主要方法就是發汗、利小便。醫聖張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記載“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更細化了腰以上的水腫以發汗為主要治療方法,腰以下的水腫以利小便為主要治療方法。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治療腹水“水病之初,先目上腫起如老蠶……按之随手起,則病已成……服諸發汗藥,得汗便瘥”,瘥就是痊愈的意思,提出治療之後成功發汗就是治療成功的标志,屠呦呦成功提取青蒿素就是受本書啟發,不能用高溫提取,因為高溫可能破壞青蒿的有效成分,需要低溫提取,最後獲得諾貝爾獎,可以看出古人積累的很多經驗是非常寶貴的。汗液為水液及體内代謝産物排洩的一個途徑,對于水腫的病人,除了利小便消腫之外,發汗也是消腫的一個有效途徑,且對一些腎功能不好的人,腎髒通過小便排出水液和毒素的功能減退,通過發汗的方法可以幫助腎髒排出部分的水分和毒素,從而減輕腎髒的負擔。一般來說汗法多用于陽水的治療,對于陰水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不過多通過藥物發汗治療,汗蒸對于水腫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不過汗蒸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且需要配合藥物同時治療)。3. 汗法治療痹證:痹證,指的是人體肢體、經絡感受風寒濕邪引起的以關節疼痛、麻木、僵硬、活動受限等表現的疾病,風寒濕入裡化熱還可導緻關節的紅腫灼熱。對于風寒濕所緻的痹證,早期也可以使用汗法來治療,如醫聖張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不僅提到了發汗可以治療風濕導緻的全身疼痛,且提出發汗需要微微汗出,才能把風邪和濕邪都從體内去除,如果大汗淋漓,隻能把風邪去掉,而濕邪仍留于體内,通過發汗去掉風濕,則氣血、經絡通暢,疼痛自愈。後世名醫尤在泾在注解本句時也提出:“微汗使陽氣内蒸而不驟洩,肌肉關節之間充滿流行,而濕邪自無地可容矣”。金元四大名醫之一的張從正也在《儒門事親》中提到“諸風寒之邪, 結搏皮膚之間,藏于經絡之内,留而不去,或發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腫癢拘攣,可汗而出之”,提到所有留藏在皮膚、經絡之中的風寒之邪, 可以通過發汗得以治療,從而緩解關節疼痛走竄、肌膚麻木沒有感覺、四肢腫脹、瘙癢、抽筋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汗蒸治療痹證,主要用于風寒濕引起的痹症,如果内熱比較明顯,不建議使用汗蒸,但是藥物發汗治療可以治療有内熱所緻的痹證。4. 汗法治療皮膚病早期:《黃帝内經》提到“汗之則瘡已”,提出發汗可治療瘡瘍等皮膚疾病。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裡面3個條文提到了傷寒疾病因為不能汗出而導緻的皮膚瘙癢。晉朝末期《劉涓子鬼遺方》記載應用洗、漬、敷等幾種外治發汗方法治療癰疽瘡疖和疹痱疥癬等疾患。明代名醫陳實功在《外科正宗》中記載:“凡瘡初起,……得汗解為妙……毒氣随汗而解,最為捷徑”,明确了汗法治療皮膚疾病的時機,最好是皮膚病的初期,通過發汗可以使毒邪從汗排出,是最快的方法。同樣汗蒸也可以起到一定發汗排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皮膚疾病的初期。5. 汗法治療黃疸: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載“傷寒發熱,身黃,瘀熱在裡,麻黃連轺赤小豆湯主之”“黃家所得,從濕得之”“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芪湯主之”,提到黃疸主要是濕熱淤積在體内所緻,黃疸的主要治療大法是利小便以祛濕,但是如果脈浮(提示病邪在表),就應該發汗治療,發汗後濕熱排出,則黃疸消退。清代名醫尤在泾總結仲景思想提到:“夫黃疸之病濕熱所郁也,故在表者汗而發之,在裡者攻而去之,此大法也”,提到治療黃疸的大法,病邪在表的發汗治療,表邪在裡的利小便、通大便、清熱解毒等治療方法。現代名老中醫總結汗法治療黃疸經驗,提出汗法治療黃疸最好在初期的時候,近代名醫陸淵雷指出:“發汗為排出毒素,……其有一汗而熱遂退者, 則因病毒既大部排除, 其僅存者,不足為病故也。”近代名醫 姜春華也提出:“邪初入表, 汗而發之,截邪于皮毛, 這是最積極的截斷驅邪法。”臨床研究發現,通過發汗的方法不僅可以使輕、中度黃疸快速的消退,而且可以使重度的黃疸病程縮短。雖然汗法可以用于治療黃疸,但一般以藥物發汗治療為主,汗蒸可以輔助治療黃疸,但必須配合藥物治療。6. 汗法治療其他疾病:汗法除了可以治療以上5種疾病之外,還可以治療無汗症、多汗症、腹瀉等疾病。無汗症是指在炎熱的夏天也無法正常排汗,因為正常的排汗可以幫助機體散熱和排出一些代謝産物,無汗症的人在炎熱的夏天無法通過汗液帶走體内的熱量,所以夏天比常人更容易燥熱,通過發汗的方法可以改善一些無汗症患者的症狀。發汗治療無汗症比較容易理解,多汗症的人本來就是為出汗太多而苦惱,這個時候還繼續發汗就很難讓大家理解了,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病人髒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為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對于營衛不和導緻的多汗症,仲景提出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多汗症,近代名醫劉渡舟曾治療多汗症的病人,其他醫生用了各種止汗的方法均無效,且用了止汗藥之後患者比以前更容易煩躁了,劉渡舟就用了桂枝湯發汗治療,病人服藥後感覺出了一身汗很舒服,而且定時出汗的毛病也好了。發汗還可以治療腹瀉,名醫張從正的《儒門事親》在腹瀉治療中談到:“此以風為根,風非汗不出”,提到風邪是導緻腹瀉的病根,不通過發汗的方法,腹瀉的病根不能排出體外。清代名醫喻嘉言治療痢疾初起兼有表證,使用祛風寒的名方荊防敗毒散,使病邪從肌表排出,氣血通暢後,内部積滞也得到解除,從而痢疾自愈,後世将此治法形象的稱為“逆流挽舟”法。以上三種疾病,無汗症可以試用汗蒸治療,多汗症和腹瀉、痢疾等疾病慎用汗蒸的方法治療,最好通過藥物發汗來治療。三、發汗、汗蒸禁忌症:發汗、汗蒸雖然對于早期排出病邪、暢通氣血比較好,但是也需要嚴格掌握适應症和禁忌症,如果不适合的人去發汗或汗蒸,容易損害身體健康、加重病情。 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記載了辛溫發汗的九種禁忌症,總結來說主要是體虛(陰虛、陽虛、血虛、氣虛)均慎用辛溫發汗,内熱比較重者也應慎用辛溫發汗。有嚴重疾病及孕婦、兒童慎用汗蒸。不過慎用辛溫發汗藥,不代表完全不能發汗治療,清代名醫程鐘齡在《醫學心悟·醫門八法》中提出:根據不同人的體質,需要使用不同的發汗方法:“總而言之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汗。一切陰虛者,皆宜養陰發汗。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汗。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汗。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汗。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湯。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蘇散”。四、現代醫學發汗治療的機理: 現代名醫邱德文在他所寫的書《中醫治法十論》中對于發汗治療的現代醫學機理進行論述:①可以促進汗液分泌和血管舒張反應,有利于加強機體吞噬細胞防禦能力,排出毒素,抑制細菌和病毒生長;②改善身體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炎症的吸收和代謝産物的排出;③擴張周圍血管來發散機體熱量從而起到退熱的作用;④通過發汗和全身血液循環的改善,改善腎小球濾過率,從而排出體内多餘的水分。五、過度發汗的補救:過度發汗會導緻一系列不良反應,西醫來說會導緻水和電解質的大量丢失,導緻體内缺乏水分和電解質來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中醫來說大量出汗,會導緻氣、血、陰、陽的虧虛,從而導緻一系列體虛的表現。此時需及時找醫生進行診治,根據病情給予對症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