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多種多樣,不盡其數,在衆多的美食中,陝西美食十分受歡迎的。
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陝西的美食,下面這10道陝西美食,個個經典美味,色香俱全,看看你吃過幾個,最喜歡哪個呢?
陝西漢中:鎮巴臘肉
鎮巴臘肉肉色鮮豔,香味醇正,不哈喉,無煙熏味,在加工過程中保持了原汁水份,食用時無粗糙感,不上火,備受消費者的喜愛。
鎮巴臘肉,是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又叫熏肉,産自陝南秦巴山區的鎮巴,是陝南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
陝西安康:炕炕馍
炕炕馍又叫芝麻餅,陝西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之一,是一種圓形或長方形的烙餅。圓形似滿月,叫作圓炕炕,碗口大小,邊厚中薄;長形似神牌,叫做長炕炕。馍上面粘滿芝麻,餅上每隔指許,剁有似斷非斷的刀印。炕炕馍,營養豐富,不幹不硬,不頑不軟,脆酥噴香,老少皆宜。
陝西漢陰炕炕馍為第一批安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
陝西延安:鹵汁涼粉
打鹵汁和涼粉一起吃的叫鹵汁涼粉。這種美食最初出處據說是陝西省長安縣。
夏季炎熱正趕上農忙季節,農民無暇做飯,熱飯吃起來又占用時間,打一鍋鹵,切一點涼粉,佐以方便調料,泡一些馍,稀裡嘩啦幾口一刨,爽口惬意,美不勝言,這樣就逐漸形成了這個具有陝西特色的漢族風味小吃。
陝西漢中:菜豆腐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是陝西省漢中地區漢族傳統名吃,漢中四大小吃之一制作曆史悠久。是漢中的名小吃,原在漢中是招待賓客的佳肴。菜豆腐吃起來口味清爽,不油不膩。
做起來卻是一門絕活。
菜豆腐是漢中的特色美食之一,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絕。它最早由誰發明的已經無從考證,但坊間流傳的說法是與漢高祖劉邦有關。
陝西鹹陽:淳化荞面饸饹
淳化荞面饸饹,是陝西漢族著名面食,盛名于鹹陽淳化。饸饹,古稱“河漏”。元代農學家王祯《農書,荞麥》:“北方山後,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成面或作湯餅。”
陝西渭南:水磨絲
水磨絲以豬耳為原料,因将豬耳傳統名菜平面片開,可見水磨石般花,故名。是陝西大荔縣著名的漢族小吃,距今已有200 餘年曆史。
此菜用料普通,但以刀功精湛而名噪遇選。制作此菜,須将豬耳片薄、切細,成菜細如毛發,蓬松透明,脆嫩光滑,香酸爽口,風味獨特,每令食客稱奇,行家叫絕。
陝西鹹陽:鍋盔
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馍、幹馍,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風味面食小吃,尤以乾州鍋盔(乾縣鍋盔)最為有名。鍋盔源于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
鍋盔整體呈圓形,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攜帶。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陝西十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馍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
陝西西安:蔥花大肉餅
相傳唐朝年間,百姓為感激玄奘從西域取經歸來, 分别帶着寓意千卷佛經的各種食品來古城長安(現西安市)祭奠玄奘。
後來一位禦廚将此食品帶到宮廷當中,經過精心改良成為了宮廷非常獨特的一種禦用點心,時過境遷,這種獨特的宮廷禦膳又流傳到民間被稱為:“千層肉餅”,并曆經千年,流傳至今。如今北京人幾乎都知道的“宮廷香酥牛肉餅”就是這種“千層香肉餅”。
陝西榆林:米脂羊雜碎
羊雜碎,由羊的頭、蹄、血、肝、心、腸、肚、等混合燴制而成,故又名“羊雜燴”。羊雜碎,貴在雜、碎。
不雜不碎,吃起來就沒滋味。羊的頭蹄血肺,心肝肚腸,統統不棄,少了一樣,做出來的雜碎便寡淡。洗滌是一道更精細的活兒。一副下水往往要洗上十多遍,還得在清水浸泡一陣。
陝西安康:油炸米餃
油炸餃子是漢陰特有的漢族小吃,原名米餃,已有200多年曆史。炸好後的餃子色澤金黃.外皮人口微脆,餡子軟,其昧鮮美,是早點中的佳品。米餃是一種以大米為原料做成皮,五花肉做成餡的餃子。
先要将上好的大米磨成米粉,按比例摻與面粉,加水攪拌均勻,調至糊狀待用。再将豆腐用清油煎黃,切成碎丁,加入蔥花、姜末、調料、椒鹽拌勻作為餃餡,有的還加入時令菜蔬的碎末。等到鐵鍋裡的油完全沸騰後,就把調好的米面糊舀入鐵制的米餃模具中,再将一勺豆腐餃餡加入,最後再用米面糊封好下鍋煎炸。待米餃炸至金黃略帶焦紅色時即撈起瀝幹清油。一個半圓形又香又脆的油炸米餃就做好了。
人生唯有愛和美食不能辜負,這10道經典美味的陝西美食,你吃過幾個?最喜歡哪個呢?歡迎留言評論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