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全麥粉排名?從今年全民營養周“全谷物,營養+”的主題定位,到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布的全谷物消費提示,全谷物——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時下人們讨論健康飲食的熱點全民營養周上評選出的10種中國好谷物,全麥粉位列其中相較于其他谷類,全麥粉聚集了相當高的人氣,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谷物全麥粉排名?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從今年全民營養周“全谷物,營養+”的主題定位,到國家食藥監管總局發布的全谷物消費提示,全谷物——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時下人們讨論健康飲食的熱點。全民營養周上評選出的10種中國好谷物,全麥粉位列其中。相較于其他谷類,全麥粉聚集了相當高的人氣。
行業标準給出全麥粉概念
中國糧食行業标準LS/T 3244-2015全麥粉中規定:全麥粉是以整粒小麥為原料,經制粉工藝制成的,且小麥胚乳、胚芽與麸皮的相對比例與天然完整穎果基本一緻的小麥全粉。全麥粉與通常食用的小麥粉的區别在于,全麥粉包含了小麥的果皮層、種皮層、糊粉層等構成的麸皮,以及胚乳和胚芽。值得注意的是,僅僅添加了麸皮或膳食纖維的小麥粉并不是全麥粉。全麥粉的生産方式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整粒小麥為原料,直接通過高效撞擊進行碾磨制粉;另一種是制備精制面粉,再将小麥麸皮和胚芽按照小麥原有組分構成比例回添獲得。也有少數企業利用石磨制備全麥粉。所以,全麥粉要包括小麥胚芽在内的所有成分。必須按照小麥原有的胚乳、麸皮、胚芽構成比例,經過磨制所得到的才是全麥粉。
标準中特别規定了全麥粉以幹基計總膳食纖維含量應≥9%,全麥粉的标志物烷基間苯二酚的含量應≥200微克/克,考慮到全麥粉的安全性,标準要求脂肪酸值應≤116毫克/100克(以千基KOH計)。同時,标準中也規定了其他的感官和理化指标。通常來說,隻有達到上述标準的小麥粉才能稱為全麥粉。
全麥粉的營養價值高。一是全麥粉富含礦物質,消化吸收利用率較高。數據顯示,食用500克全麥粉可提供7400千焦熱量,特别是全麥粉澱粉與蛋白形成的面筋發酵後制成松軟多孔的,有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例如,面包、澱粉在人體内的消化吸收率可高達97%,以全麥粉為主食可較大滿足人體對糧類的需求。二是全麥粉中鈣、鐵的含量高,而且全麥粉在制作食品前不需淘洗,避免了維生素的損失。如果用全麥粉制作發酵食品,通過發酵所含植酸鹽有55%—56%被水解,若發酵時間長則水解程度甚至可達75%。植酸鹽的減少,有利于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據有關資料記載:全麥粉中鐵的吸收率為5%;玉米為3%;大米為1%。三是将全麥粉摻入常規面粉中可增加面粉的膳食纖維含量,從而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全麥粉中的膳食纖維對促進人體消化有積極作用。
全麥粉行業發展遇瓶頸
随着以健康、營養而著稱的全麥食品在消費市場上人氣越來越高,全麥粉品牌數量随之大幅增長,出現企業規模大小不一,産品質量參差不齊等亂象,有些全麥粉标志物含量并非完全符合标準;所謂的全麥面包、全麥餅幹也并非完全由“全麥”制作而成;有些“全麥食品”的“全麥”含量甚至比白砂糖還要低。
在大型商超裡,全麥食品琳琅滿目,一位超市銷售人員說:“全麥粉、全麥面包、全麥饅頭等,隻要是全麥食品,都明顯更受歡迎。”如今,随着人們生活水平與健康意識的提升,全麥粉的受衆也越來越廣泛,無論是注重養生的中老年消費者,還是健康意識超前的年輕人,都較為認可全麥食品。一位消費者說:“全麥食品膳食纖維含量高,也更健康,所以即使價格相對較高,家用面粉還是盡量選擇全麥粉。”
那麼,是不是所有名稱裡帶有“全麥”字樣的食品,就一定是消費者所期待的“全麥”呢?以關注度較高的“全麥面包”為例,絕大部分産品都并非100%的全麥粉制作而成。所謂全麥,一般指的是包含小麥麸皮與胚芽一起磨制而成的小麥粉。但由于全麥粉相關标準尚未完善,加之全麥食品的口感、味道以及烘焙工藝等原因,完全的全麥食品并不多見。一般來說,全麥粉含量較高的,就被認為是“全麥食品”了。
全麥粉辨認有方法
事實上,消費者在購買全麥産品時,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加以鑒别。
對于全麥粉來說,一是可以看産品标簽。如果标簽上的産品配料上隻标注 “全麥粉”或“小麥全粉”,沒有同時标注“小麥粉”或“特一粉”等,基本可以判斷為全麥粉産品;二是看産品感官。全麥粉産品通常色澤晦暗,呈黑褐色,産品中通常看不到大顆粒的麸皮。當然對于全麥粉來說,最好看一下執行标準是否為LS/T 3244-2015,也可以作為判别否為全麥粉的依據之一。當然,也有些企業制定了高于上述标準的企業标準,消費者購買時應了解清楚。
對于全麥面包、全麥饅頭等産品來說,首先可以看“全麥粉”的添加量。一般添加量在40%—50%左右的全麥面包,既能保證細膩的口感,全麥含量也不算低,有些号稱“全麥”的食品,全麥含量卻僅為5%。其次,根據我國食品營養标簽的規範,食品配料的标注順序是按照含量高低來排列的,也就是說“全麥粉”在各種配料中越靠前,含量就越多。如果全麥粉排列在白砂糖、植物油等的後面,就證明其含量不高。此外,全麥粉含量較高的食品,通常在口感上明顯比較粗糙,食用後的飽腹感也更強。
在消費者日益迫切的健康訴求下,在健康産業的快速發展下,随着相關營養研究的進步,加工技術的發展,行業标準的完善,全麥粉也将成為食業拓展的一片新藍海。(劉玉波 馬永剛 張洪 何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