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美食

 >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

美食 更新时间:2025-01-08 00:53:36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從今天起,我們迎來了農曆十二月,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臘月”。氣象專家稱,進入“寒冬臘月”,意味着人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而一進“臘月”,年以倒計時的腳步臨近,人們就要開始“忙年”了。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進入臘月就是年)1

臘月·由來

十二月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俗稱為歲尾,有臘冬、臘月、冰月、嚴月、除月、季冬、殘冬、末冬、嘉平、窮節、星回節等30多種稱呼。其中,人們最熟悉和熟知的當屬“臘月”。

之所以叫“臘月”,是因為“臘”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南北朝時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先民都要獵殺禽獸舉行大祭活動,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種祭奠儀式稱為“獵祭”。因“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因而年終的十二月被叫做臘月。此風俗起源于秦漢時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下令制定曆法,将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進入臘月就是年)2

一年之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正是言之其冷。今天是農曆臘月初一,一年中最後一個月已經到來。臘月是迎接春節的前奏曲,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閑”之說。人們要喝臘八粥、掃房、請香、祭竈、封印、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進入臘月就是年)3

習俗·臘月初一

臘月初一有着“咬災”的風俗。它寓意消災避難,古時就已經存在。關于咬災的民謠有:“臘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這裡的蹦也就是崩的意思。在農村老家,每年的臘月初一,家家戶戶都要炒玉米花兒,借着玉米粒兒在鍋裡爆出“噼噼啪啪”的熱鬧聲,預示着年終歲末的來臨,辭舊迎新又開始了。這也是臘月初一當天必定要吃爆米花、炒瓜子、花生、黃豆、大豆、雞蛋等食物的原因。此外,臘月初一也稱“炒豆節”,因為這一天還有炒豆子的習俗。炒豆的品種多種多樣的使人眼花缭亂:有沙土炒黃豆;有用糖水炒凍豆;有用潑水炒酥豆。故而每逢此日,民間稱為“炒豆節”。有句俗語說:“臘月初一不吃炒,這個起來那個倒”。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進入臘月就是年)4

臘月初一前一天晚上,人們便把花生、瓜子、大豆、豌豆、麻子等口感脆硬的幹果放在枕頭下面,第二天天還未亮,便在被窩裡咬食,發出“嘎嘣嘎嘣”的聲音。切記:“咬災”之前和咬災時要一言不發。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進入臘月就是年)5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進入臘月就是年)6

“咬災”這一風俗奇觀,反映了老百姓期盼“咬去災病,咬去小人,祈求一年安康順利”的美好願景。寒冬臘月,東方未白,在溫暖的被窩裡心懷期盼地品嘗着噴香的幹果,迎接臘月,實在是一種特殊的享受。

臘月三十能吃炒米飯(進入臘月就是年)7

除了“咬災”,還有婦女需開始繡年鞋和“戴彩勝”。有詩雲:“料理年頭事,花鞋取樣工。”系因至年尾必要換一雙新鞋以度新歲。“戴彩勝”則指女子會佩戴一些祥瑞之物如柏子花、長生花、老虎花、元寶花等的飾物,祈祥瑞之餘也為臘月增添了不少色彩,正所謂“姹紫嫣紅映,花枝愛像生。編邊嬌欲語,活色畫難成。”

臘月已至,過年進入到計時啦!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習俗呢?留言我們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美食资讯推荐

热门美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