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有不少外來物種,大家都知道外來物種入侵,對于國内的生态環境是具有一定入侵隐患的,不僅會對當地生态造成影響,還會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被人熟知的物種入侵大概就是小龍蝦了。但是小龍蝦沒有想到的是,由于小龍蝦在廚子們手下被料理的太好吃,好好的物種入侵變成了桌上盛宴,到現在的小龍蝦都需要大量人工養殖才能供應市場了。
與小龍蝦情況類似的物種入侵還有,還有一種叫做“筍殼魚”的外來物種,筍殼魚原本是生活在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淡水魚,如今在我國南方的大小水系中繁衍生息,在釣友的心目中如果能釣上來一條那會讓人非常高興,因為它是一種高級食材,在外面賣得非常貴。
筍殼魚屬于塘鳢科的一種,它并不是沙塘鳢,而是一種尖塘鳢,目前國内養殖比較多的是雲斑和線紋筍殼魚,它們的體型比野生的大一些,在市場上極受歡迎。淡水魚之中,肉質是“蒜瓣肉”的魚賣得最貴,因為這種肉質非常鮮嫩可口,一點都不粗糙,吃起來和海魚類似。鲈魚之所以熱銷,便是因為它的肉質好吃。
别看筍殼魚的外表看起來比較醜,但是它的肉很厚,非常适合清蒸,并且肉質也是非常難得的蒜瓣肉。不少人第一次吃筍殼魚,還以為它是海魚,甚至有人把它當成石斑魚。
在筍殼魚本身的質量很好的情況下,一直以來,筍殼魚的價格都很昂貴,市場上經常賣到百元一斤,很多養殖戶都靠着養殖筍殼魚賺了錢,尤其是在珠三角一帶,筍殼魚銷量非常高。那麼,這麼一種昂貴的淡水魚,為什麼會說有入侵隐患呢?
說到入侵隐患就涉及到本土物種和外來物種之間的競争關系了。在正常情況下來說,原本的生态環境是和諧的,外來物種到來之後,打破了這種和諧,甚至沒有天敵,導緻外來物種群體發展壯大,本土物種變少或者逐漸消失,這就是筍殼魚所帶來的入侵隐患。
在野外的河流之中,筍殼魚的數量并不少,很多人都在野釣時釣到過體型較大的筍殼魚。它是吃葷的食肉性魚類,本土的魚蝦都是它的食物,而它的天敵很少。這一二十年來,由于“放生”文化的流行,很多人去菜市場買各種魚類放生,不管後果,有為數不少的筍殼魚也被放生到野外水域,搶占了本土魚的生存空間。
此外,還有一部分從養殖池塘中逃逸出來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養殖筍殼魚了,雖然它好吃,但不能否認它對于生态環境的負面影響。
不過呢,我們也不必草木皆兵,對于入侵物種,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就像小龍蝦,還不是被國内的食客吃到必須養殖了。筍殼魚也是如此,一方面,我們要有嚴防外來物種進入野外的意識,另一方面,也要滿足社會的需求,該吃就吃,該養殖的養殖,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當然,對待那些“百害而無一利”的入侵物種,就不要姑息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