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少,不知道它們跑那去了……
辛曉琪的一首《味道》,總讓人想起家鄉的故事,想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想起那山、那水、那些人。
曾在貴陽市郊的山區工作過幾年,閑時總喜歡和同事去山間溝坎上挖折耳根,也就是魚腥草,每次的收獲總讓人有種幸福的滿足感。
第一次吃折耳根,都會感覺好大的土腥味,好在貴州調味品齊全,弄辣點也就習慣了。你别說,吃幾次下來,還真上了瘾。
時間過的很快,一晃離開貴州很多年了,時不時想到折耳根的味道,卻再難有親自去挖采的機會了。
但折耳根的味道卻好象從未離自己遠去,不管走到哪裡,一見到折耳根都是必點的菜品。
現在和大家一起分享下折耳根的幾種做法,一解嘴饞之苦。
涼拌折耳根:
一把折耳根連同嫩芽掐成約長一寸的段,洗幹淨後用鹽腌一下。把鹽用清水淘洗,然後用胡辣椒撒在折耳根上,再加上醬油、醋、蒜、白糖、蔥節、蕪荽等調勻即可食用。拌好的折耳根爽口味鮮、脆嫩、富有特殊的芳香。
折耳根炒臘肉 :
原料: 臘肉一塊,折耳根一小把,芫荽50克,香蔥25克,青、幹辣椒各25克,料酒5克,花椒15粒,白糖5克,食鹽3克,混合油30克。
制作: 1、選用半肥瘦臘肉,燒皮後刮洗幹淨,煮熟切成薄片。姜切成片,青、幹辣椒斜切成節、芫荽、香蔥均切成段。
2、折耳根去葉、須根,洗淨切成3厘米的節,用食鹽腌漬2分鐘,再沖洗瀝幹。
3、炒鍋置旺火上,倒入混合油燒至六成熱,下青、幹辣椒節、花椒,炒至青辣椒八成熟鏟出待用。下臘肉片爆炒呈“燈盞窩”形,放入姜片、白糖、料酒略炒,再下折耳根和炒熟的青、幹辣椒、花椒炒勻,放香蔥、芫荽和勻迅速起鍋裝盤。 特點: 臘肉煙香爽口,折耳根嫩脆,芫荽、香蔥異香。
香辣折耳根:
原料 折耳根一把,芹菜段75克。 調料 鹽5克,紅幹辣椒30克,雞蛋液50克,香油8克,味精5克,花椒籽10克,姜絲10克,紅油20克,澱粉30克,色拉油750克。
制作 1、将折耳根洗淨,切成長8厘米的段,控水後将折耳根裹上雞蛋液,然後再拍上澱粉。
2、鍋内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折耳根小火浸炸2分鐘,取出後再放入燒至八成熱的色拉油中再小火浸炸1分鐘後取出,控油。
3、鍋内留油15克,燒至七成熱時放入紅幹辣椒、花椒籽、姜絲大火煸炒出香,再放入炸好的折耳根、芹菜段大火翻炒2分鐘後加入鹽、味精、香油調味,出鍋前翻淋紅油裝盤即可。 特點 幹香可口,回味麻辣。 本人推薦香辣折耳根,麻的爽口,辣的暢快。折耳根一般大型超市和市場上有賣。
用折耳根做辣椒水:(也叫“蘸水”)
其實跟涼拌的做法差不多,隻不過這時主角由折耳根變成了辣椒,而且如果把蔥花換成切碎的野蔥,有些地方叫苦蒜,但并不是蒜,香氣跟蔥是一樣的就更香了,對了,如果不怕麻煩還可以事先熬一點米湯加進去,不要多,一點就夠了,吃起來也很爽。油炸的東西或是清水煮的蔬菜蘸着這樣的辣椒水,吃起來那個感覺喲,哇!味道好極了!
不過說到這裡,還要總結自己的感受,真不該說這麼多,害自己犯饞流口水,幹着急。現在在廣州,吃不到貴州那種地道的味了。
除了上述,在廣州還學會了可以用折耳根炖肉:将折耳根冼淨,與肉同炖,這樣做的肉湯鮮香可口。
煮粥:将折耳根水煎取汁煮粥,或待粥熟時下魚腥草适量,稍煮即可,調味服食。
煮面:将面條煮熟後,下入折耳根适量,稍煮會與面條同食。
炖肚:折耳根适量,塞入豬肚内,炖至豬肚爛熟服食。此法多用于消化性潰瘍,肺熱咳嗽的食療。
泡茶:将折耳根置鍋中,炒至可捏成粉末時,候涼備用。每取适量,開水泡飲。成品茶棕黃有光澤,茶湯色黃透明,草香與炒香混為一體,醇和适口,回味深長。
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在雲、貴、川生活過的人,都一定不會忘記這種鄉情,這種幸福的味道。
但折耳根畢竟是一味藥材,所以對它的食用要格外注意。折耳根的食用禁忌如下,要嚴格遵守以下這些飲食禁忌。
1、折耳根辛寒,多食可令人氣喘,長久使用易損人陽氣、消精髓。因此虛寒體質及無紅腫熱熱痛的陰寒疔瘡的患者不宜服用。
2、掌握好食量。如果是幹的,盡量控制在30克内;如果是鮮品,可增至100克。
3、不要連續多次食用,一周吃2至3次即可。
4、在服用折耳根的過程中,不能吃辛辣上火還有生冷的食物,不能吸煙,也不能喝酒。飲食要盡量清淡,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同時,在吃折耳根的過程中,不能同時服用其它的藥物。
所以在吃折耳根時不建議喝酒,但可以用折耳根泡水喝,也可以泡酒,效果不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