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對六對典型的管理悖論進行了對比分析,讓我們能夠更加理性面對每一個管理行動與決策。管理無定式,是這些管理悖論同時存在的最好诠釋。
① 人治與法治。
這是一對經典的管理悖論。
人治關注外部變化,法治關注内部公正;人治強調靈活應變,法治強調嚴謹穩定;人治有偏失的風險,法治有僵化的風險。
初創期企業大多使用人治,成熟期企業大多使用法治。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商業環境的遊戲規則從過去的“下軍棋”變成了“打麻将”,規範嚴謹的“大象”型組織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輕靈敏捷的“燕子”型組織或許更能适應快速變化。
因此,部分企業正在将組織拆分、授權或扁平化,随即帶來組織治理方式的變革,法治程度逐步被削弱,嚴謹規範的制度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激發機制,以充分發揮人的靈活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尤其是新興的高科技企業,與生俱來的就是其弱法治特點。
盡管如此,組織規則永遠不會消亡。組織規則的發展趨勢将變成:價值觀被強化,行為規範逐步消失,思考的規則取代做事的規則,包容錯誤成為組織的核心文化,推動企業快速發展。這似乎可以被稱為升級版的人治。
② 正三角與倒三角。
這是商業組織構架形态的一對管理悖論。
三角,用來形容組織前端與後台的資源配置大小。大前端、小後台構成組織構架的正三角形态;反之則是倒三角。
大部分人認為,正三角是性價比最好的組織構架形态,因為資源都集中在前端,用于争奪市場與客戶。
但在複雜、模糊、不确定和快速變化環境中,正三角卻難以發揮作用,因為前端難以得到後台的快速響應與及時支持。倒三角就應運而生,比如特種部隊,它将80%的資源投入到後台的價值創造系統建設,以協助前端在複雜的環境中快速尋找并鎖定目标,大大提高了作戰效率。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商業組織正在向倒三角形的組織形态轉變,其中一個重要的助力就是互聯網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将後台整合為源于前端的、敏捷的價值創造系統,通過移動互聯網,前端可以實時得到後台全方位、個性化的專家資源支援與服務,将價值快速、精準地傳遞給顧客。
科技推動了組織形态的變革,它讓資源聚集于後台,提升了價值創造系統的效率;同時,縮短前端與後台的響應時間,前端變得輕靈、敏銳。或許,倒三角的組織形态是傳統商業組織走向不确定性未來的必經之路。
③ 集權與分權。
這是一對争議最大的管理悖論。
集權,就是主要決策權力集中在管理層;分權,就是主要決策權力分散在執行層。
集權強調經營秩序與控制風險,多适用于初創企業或者業務關聯度高的規模化組織。統一資源調度,統一成員步調,能夠确保得到可靠的執行力。但是,集權難以培養獨擋一面的複合經營人才,規模化組織就易演變成笨重的“大象”,抑制創新的種子。
分權強調靈活經營與業務創新,多适用于智力密集的創新業務組織,或者非相關多元化的集團企業。讓聽得到炮火的人指揮戰鬥,能夠确保組織憑借靈活與創新去适應市場變化。但是,分權難以建立穩定的經營秩序,創新極易帶來難以控制的經營風險。
對于大多數國内的民營企業來講,對責任和利益的管理都已經不再是難題,但是權力的管理卻像一道魔咒難以掙脫——要麼一管就死,要麼一放則亂,他們常常在集權與分權之間遊移不定。
究其原因,重點在于兩點:其一,對權力的管理沒有與自身業務特點匹配起來;其二,老闆總在控制風險與靈活創新的搖擺。
④ 用人不疑與用人必疑。
這一對經典悖論,本質上是涉及授權的管理方法。
用人不疑的主張是,隻要選的人是“想幹“ ”能幹“的人,就要在能力範圍内做出明确的授權,給予充分信任,以激發其全部潛能。即: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必疑的主張是,人無完人,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緻腐敗,嚴密的監管體系是保護人才不犯錯的有效措施。即: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用人不疑,關注的是結果,高效達成目标比選擇做事方法更重要;用人必疑,關注的是過程,風險受控的過程必然有好的結果。
用人不疑,将管理的策略聚焦于人:選對人,授好權,以信任激發人的潛能。使用此策略的前提是: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反饋及時、責權利對等。
用人必疑,将管理的策略聚焦于事:分析環境,評估風險,借助強勢控制與監督體系,以可靠的執行得到随需應變的組織能力。使用此策略的前提是:業務單一或相關性高的多元化企業,老闆是敏銳的專業領袖。
用人的疑與不疑,本身沒有對錯,而用法上才有對錯,關鍵是看你所在的組織正處在解決哪一個層面的核心問題。
⑤ 德才與才德。
這是關于選人的一對管理悖論。
德才與才德,以語序方式表明了組織選人的優先條件。
德,即品行,指一個人處事待人的态度,是長期養成的結果。才,即才能,指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習和訓練的結果。在選人時,我們經常遇到德才不可兼得的情形,以德為先還是以才為先?
周人制作禮樂,隆禮重儀,确立了以“德”為先的價值原則,這是中華民族“厚德載物”的傳統用人文化。人的品行很難改變,但人的才能卻可以在日積月累中習得。因此,選用有德之人,再培養其才能,相比選用有才無德之人,風險更小。
然而,在殘酷的商業競争環境下,選用能夠幫助組織解決急迫問題的能人,卻也不失為一種有力的競争策略。能夠執行“唯才是舉”,是因為這些組織已經做好充分地準備:
有一套完整的監管體系,可以防範能人做壞事;
有一套理性的價值取向,可以界定和寬容人做壞事的程度。
在充滿不确定性的時代背景下,組織必須面臨越來越複雜的問題,以才為先的選人策略或将成為一種被迫的優選,當務之急是你的組織有沒有做好“唯才是舉“的準備。
⑥ 聘優秀者還是聘适職者。
優秀者就是能力出衆且超越崗位任職要求的人;适職就是能力與大部分人相當且基本勝任崗位要求的人。
大多數組織在同時面對優秀者和适職者時,都會選擇優秀者。因其優秀,所以期待有大貢獻,但也正因其優秀,會不斷制造問題或麻煩,因為優秀者不會局限于簡單的服從與執行。
适職者由于能力不夠優秀,卻常常對工作抱有敬畏,因此,他們具有堅韌的服從性和謹慎的執行力,這是組織中不可或缺的生産力量。很多民營企業正是靠聘請适職人才,并将充分發揮團隊潛能,從而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聘請優秀人才與聘請适職人才,兩種人才标準都有适應的組織土壤。在強調服從與執行的組織中,聘請适職人才是明智之選;而在依賴智慧與創新的組織中,聘請優秀人才更适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