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ZTEST函數:
ZTEST函數用于計算Z檢驗的單尾概率值,即樣本平均值大于數據集(數組)中觀察平均值的概率。
Z檢驗又叫U檢驗,是利用實際問題中大多數随機變量服從或近似服從正态分布,通過比較由樣本觀測值得到的U的觀測值,來判斷數學期望顯著性的檢驗方法。
單尾檢驗也稱單邊檢驗或單側檢驗,是在假設檢驗中,用檢驗統計量的密度曲線和二軸所圍成面積中的單側尾部面積來構造臨界區域進行檢驗的方法。
語法是:“=ZTEST(array,μ0,sigma)”。
參數:array是用來檢驗x的數組或數據區域。
μ0是給定的假設總體平均值。
sigma是總體(已知)标準偏差。 如果省略,則使用樣本标準偏差。
例:計算表中參數的Z檢驗的單尾概率值。
在E2單元格中插入函數:“=ZTEST(A3:B6,C3,D3)”,按【Enter】鍵确認輸入。
八十五、CHISQ.DIST函數:
CHISQ.DIST函數用于計算卡方(χ2)分布的左尾概率。
若n個相互獨立的随機變量ξ₁,ξ₂,...,ξn 均服從标準正态分布,則它們的平方和構成的随機變量的分布規律稱為卡方(χ2)分布。通常用于研究樣本中某些事物變化的百分比。
語法是:“=CHISQ.DIST(x,deg_freedom,cumulative)”。
參數:x是用來計算分布的變量。
deg_freedom是自由度數。自由度是以樣本的統計量來估計總體的參數時,樣本中獨立或能自由變化的數據的個數。
cumulative決定函數形式的邏輯值。 如果為TRUE,則返回累積分布函數;如果為FALSE,則返回概率密度函數。
例:計算表中參數的卡方(χ2)分布值。
在C2單元格插入函數:“=CHISQ.DIST(B2,B3,FALSE)”,按【Enter】鍵确認;
在C3單元格插入函數:“=CHISQ.DIST(B2,B3,TRUE)”,按【Enter】鍵确認。
八十六、CHIDIST函數:
CHIDIST函數用于計算卡方(χ2)分布的單(右)尾概率。
語法是:“=CHIDIST(x,degrees_freedom)”。
參數:x是用來計算分布的變量。
degrees_freedom是自由度數。
例:計算表中參數的卡方(χ2)分布值。
在C4單元格插入函數:“=CHIDIST(B2,B3)”,按【Enter】鍵确認。
八十七、CHISQ.INV函數:
CHISQ.INV函數用于計算卡方(χ2) 分布左尾概率(累積分布函數)的反函數值。
使用反函數可以比較觀察結果與理論值,以确定初始的檢驗假設是否有效。
語法是:“=CHISQ.INV(probability,deg_freedom)”。
參數:probability是卡方分布值。
deg_freedom是自由度數。
例:計算表中參數的反函數值。
在C2單元格插入函數:“=CHISQ.INV(B2,B3)”,按【Enter】鍵确認。
八十八、CHIINV函數:
CHIINV函數用于計算卡方(χ2) 分布單(右)尾概率的反函數值。
語法是:“=CHIINV(probability,degrees_freedom)”。
參數:probability是卡方分布值。
degrees_freedom是自由度數。
例:計算表中參數的反函數值。
在C2單元格插入函數:“=CHIINV(B2,B3)”,按【Enter】鍵确認。
八十九、CHIEST函數:
CHITEST函數用于計算卡方(χ2)獨立性檢驗值。
獨立性檢驗是通過觀測數據與預期數據的卡方分布,來判斷觀測頻率和預期頻率之間的關系。
語法是:“=CHITEST(actual_range,expected_range)”。
參數:actual_range是觀測值。
expected_range是預期值,等于各行的和乘以各列的和,再除以全部數值的總和。
例:計算表中參數的卡方(χ2)獨立性檢驗結果。
在C2單元格插入函數:“=CHITEST(A2:A6,B2:B6)”,按【Enter】鍵确認。
上一篇:自學WPS表格60:統計函數(十三)
下一篇:自學WPS表格62:統計函數(十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