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分為五種
分别由舌頭上的不同部位來感受
而甜位于舌尖
這也是人能分辨的第一種味覺
也就是為什麼
小孩子都喜歡吃糖的原因之一
關于糖,你一定有很多記憶
而對于許多從老城廂長大的孩子來說
一塊麻醬糖的香氣
是久久不能忘懷的
在工業化發達的今天
手工熬糖也已經成為了一項南開區級非遺
珍藏着一縷來自時代的香甜
馬氏熬糖
糖,要吃得“有理有據”
糖可以給人帶來愉悅
但衆所周知
糖也是造成蛀牙等口腔問題的罪魁禍首
正因為這樣
大家小時候一定都聽過媽媽的念叨
“少吃點糖!”
但天津人偏要把這糖
吃得“有理有據”
比如天津著名的傳統手工糖——藥糖
藥糖
老天津衛藥糖,清涼爽口、提神醒腦,有緩解因幹燥天氣而産生的口幹舌燥、咳嗽痰喘、咽喉炎等症狀。
這麼看起來
藥糖就像是現在的清涼糖
看來在緩解咽喉症狀的做法上
古今人們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除了緩解嗓子的藥糖
還有具有美容功效的核桃糕
對于現在的廣大愛美女性
也是一款能吃得“名正言順”的零食
核桃糕
主要原料為大棗、核桃等,具有補血、補腦、養顔美容等功效。
以上兩款糖果
自然不是馬氏熬糖的全部
豆根糖、麻醬糖、大梨糕……
天津的孩子缺不了這口甜
不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作為熬糖世家
馬家最早經營的,卻是鹽
熬糖,是副業
馬家一脈祖籍河北省青縣
1825年左右
馬家來到天津定居
以制作鹽磚為生
熬糖,僅僅是副業
轉變發生在馬家第四代馬少安身上
那大概是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左右
馬少安研制了天津小人酥、方糖、牛奶糖、元寶糖等
一時間在津門小有名氣
元寶糖
到了馬家第五代傳人馬學文
13歲便跟着父親一起學習制糖技術
當時學習的是各種硬質糖果、
砂闆糖、白龍糖、棒棒糖、大梨糕、天津小人酥等
并在估衣街龜家胡同
擺了一個攤位,經營糖果
你吃的糖,跟馬氏熬糖都有關系
馬學文,就是上圖的這位老爺子
這位樂呵呵的老人
一輩子也像是糖一樣
不僅自己甜,也甜進了更多人的心裡
18歲,馬學文開辦了糖果工廠
靠着一身祖傳的技術
和過硬的品質
馬學文的糖果遠銷山西、山東、新疆、東北等地
直到後來公私合營
糖果廠歸入天津第一糖果食品廠
馬學文依舊專門負責新産品的研發工作
在糖果食品廠内
馬學文先後研制出軟糖、酒心糖、汽水糖、
琥珀果仁、固體飲料……
改革開放以後
又研制出果凍布丁、木糖醇糖果等
時至今日
馬學文已掌握百餘種糖果及小食品的制作技藝
而這些手藝
如今也由老爺子的後代和各位同道中人
共同傳承着
糖,是人們最初的味覺記憶
百年時光之後
這甜味依舊曆久彌新
久久未變
編|趙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