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疾病高發與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随着時代發展,女性的性觀念越來越開放,婚前性行為、擁有多個性伴侶等都可能引起婦科疾病甚至腫瘤的産生。而很多50歲以上女性以為“收經”後不會再患婦科病,從此不再婦檢。實際上“除了卵巢腫瘤會少一些外,子宮内膜癌、宮頸癌、乳腺癌發生的可能性在50歲以後還更高”。
婦科專家說,由于女性生理結構的特殊,婦科炎症有時又會帶來泌尿道的感染,尤其在壓力大、睡眠不好、抵抗力低的狀況下,更易受到病菌侵擾。營養不良、貧血問題由來已久,從青春期開始,少女們就養成了飲食單調、精細、偏食、節食的不良習慣,并把它們一直帶到了成年以後。至于種種代謝病的發生,專家認為多是不科學飲食、缺乏運動、精神壓力大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健康要靠自己,與其等有病時治療,不如在無病時預防。專家表示,防患于未然是對抗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很多人也逐漸意識到定期體檢的重要性,但體檢不能僅僅是為了排查大病,停留在有病趕緊治,沒病求安心的水平上。
應該通過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健康隐憂,譬如肝癌、乳腺癌有家族傾向,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是抽煙、血脂高、肥胖等,由此對自己的日常生活加以調節和改善,配合醫生做好預防疾病發生發展的工作,這樣才能真正發揮體檢的作用。另外,哪些檢查半年要做一次,哪些一年要做一次,也要有針對性地堅持完成。
專家同時提醒,體檢者不應向醫生隐瞞自己的家族病史,體檢發現患病後不但要及早積極治療,而且要長期堅持下去。最好保存病曆資料,建立個人就醫檔案,在醫生的指導下對自己的健康狀況進行動态的系統管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