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明星老爸”的長壽經

“明星老爸”的長壽經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03:46:50

  目錄:

  第一章:“明星老爸”的長壽經

  第二章:讓父母的晚年更幸福你該怎麼做

  第三章:人生不過幾張紙

  有些人不過而立之年開始衰老。為什麼有的老年年紀已經到了九十多歲了看起來依然精神矍铄。他們是不是有什麼不一樣的養生方法啊?

  “明星老爸”的長壽經

  朋友打電話告訴我:“去年有一家刊物封面上的照片是你父親:中央電視台第9頻道播放的《我的抗戰》,每集的片頭有時也有你父親,他老人家都算半個‘明星’了啊!老人家今年96歲了,還那麼精神,得空時你問一問,老人家究竟有什麼健康長壽之道?”

  盡管全家人都知道,父親健康長壽的根本原因是心态好,但受人之托,思人之事,我還是得認真聽聽父親自己的體會。

  那天晚上我回到了父母家,一邊給父親捶背一邊問:“在這個社區,您和我媽的年齡是最大的了。您講講,什麼樣的心态最有利于健康長壽?”

  父親的回答很簡單,隻有4個字:“順其自然。”

  “怎樣才算順其自然呢?”我又問。

  父親的回答還是很簡單:“不争執,不計較,不奢求。”

  “沒有别的了?”‘

  “沒有了。一個人的命運如何,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并不完全由自己說了算。隻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剩下的就可以順其自然了。這個意思可以用我常寫的兩個條幅來表達:‘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素,成敗歸之于零。’‘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在回自己家的路上,我品味着父親的話,不禁想起了一些往事。

  父親年輕的時候,是個很要強的人。他雖然沒有得過什麼了不起的大獎,但本單位的各種獎勵幾乎年年不斷。我願意父親得獎,因為鋼筆和日記本之類的獎品常常歸于我們。有一天我對父親說:“您好好工作,多給我們得點獎品。”父親平靜地說:“好好工作對,但目的不能是為了多得獎品。得到獎品應該努力工作,得不到獎品也應該努力工作。”得之泰然,失之淡然,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争執”心态。

  父親在住房沒有改革之前,有過6次調整住房的機會。從條件較差的住房調到條件較好的住房,全家人皆大歡喜。但其中有一次,是從條件很好的住房調到條件很差的住房。我們兄弟姐妹想不通,父親開導我們說:“同住房條件更差的人相比,我們就可以想通了。”工作上高标準,生活上低标準,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計較”心态。

  “文化大革命”之後,單位給父親補了一些工資。錢雖不多,但父母還是将其平分給了幾個孩子。後來,我們兄弟姐妹的工資都比父母高,可無論是哪個孩子給錢,父母都堅決不要。在父親做了心髒支架手術和母親做了乳腺癌手術之後,在養老金不充足的情況下,父母還是堅持用自己省吃儉用、為數不多的存款。父親常說:“錢,夠花就行了。我們多少還有一點過河錢,用不着你們的。即使留下你們的錢,将來也要分回去。”粗茶淡飯,知足常樂,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奢求”心态。

  其實,父親的心态還有一個很顯着的特點,他沒說,那就是“不懈怠”。盡管父親把身外之物看得很淡,但卻—直在努力地過好每一天。他在日常生活中,起床、散步、看報、讀書、寫字、睡覺以及對待疾病等,都像個剛強的軍人。他穿衣吃飯,從不挑揀:晚上垂覺前,總是把衣服整理得規規矩矩,然後擺放好:一切物品都放得井井有條,就連每人衣服口袋裡放了什麼,都心中有數,了如指掌:自己能幹的事情:絕不讓别人幫忙……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這就是我耳聞目睹的“不懈怠”心态。

  好心态就是最好的保健醫。順其自然的心态,換句話說,就是:用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難怪老爸能健康長壽呢!

  讓父母的晚年更幸福你該怎麼做

  節聚會時,朋友們都在讨論過年如何對老人表示孝敬。有的說給老人買禮物,有的則給紅包,3萬、5萬拿出手的更不在少數,可見大家對父母的孝心。

  可這麼多的錢拿給父母,他們如何處置?這筆錢能給他們帶來多少快樂呢?能不能找到一些辦法?讓他們從中獲得更多的幸福呢?希望下面幾個觀點能夠幫到你。

  給大錢不如給小錢

  很多企業發給員工薪酬時都是分基本工資和獎金兩項,雖然錢數不變,但就是因為這兩項名頭不同,我們處理這兩筆錢的方法差别就會大很多。一般來講,我們會保存更多的基本工資,而拿獎金作為消費的支出項。這是因為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着不同的心理賬本,當數額巨大時,我們傾向于拿它當基本工資存儲,當數額小的時候,我們會拿它當可消費的零錢。過年時給父母一筆巨款,老人們往往會存起來,而這一存,錢也就變成一個數字了,和他們的晚年幸福關系甚微。如果我們時不時地給老人們一些500、1000的零花錢,他們反而會消費掉,高興時就會拿去買點什麼了。因此說,給一筆大錢,不如分着給老人一些零花錢。

  給錢不如買禮物

  現在的老年人基本部經曆過上世紀五六一年代的節糧度荒,養成了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即使晚年生活好了,也不舍得給自己買點好的,更别提享受了。享受二字在他們那輩人眼中就等于“犯罪”。到了晚年,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你真想讓老人享受—下今天的好日子,買一些他們日常需要,但又不舍得買的消費品,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地享受到你的心意。

  運動不僅帶來健康

  人們常說“人的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買命”,看看城市廣場上跳健身操、打太極拳的大爺大媽就知道,爸媽這一輩人開始重視健康,開始防病于未然了。可說到運動帶給老年人的絕不僅僅是健康,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類運動并能保持心身投入時,會出現一種時間靜止、心無旁骜、事後會依然着迷的體驗,而這也是幸福感受的源泉。因此,要多鼓勵父母特别是性格内向的父母,參加體育運動,這樣,老人不僅鍛煉了身體,同時還可結交朋友、體驗幸福時光。

  在旅途中遊出好心情

  近年來,國内“爸媽遊”比較火,很多老年人加入了旅遊消費一族。而在國外。退休後的老兩口環遊世界十分常見。有一次,我就在平遙古城碰見了兩位70多歲的老夫婦騎着自行車環城遊覽,休閑而惬意。從此以後,我開始每年給父母籌劃幾次外出旅行,起初是跟團遊,後來老人家覺得不過瘾,乜了解了一些旅遊的知識,就開始了自由行。再後來,二老學會了上網,自己安排行程、訂機票、旅館,還和店家老闆提前聊QQ,了解旅遊目的地的衣食冷暖,讓晚年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旅遊不僅開拓了老年人的視野,鍛煉了身體,更能在遊覽名山大川之中收獲好心情,給晚年生活帶來無限快樂。

  人生不過幾張紙

  有個段子,短且精彩,不妨摘錄于此:“出生一張紙,開始一輩子;文憑一張紙,奮鬥一輩子;婚姻一張紙,折騰一輩子;做官一張紙,争鬥一輩子;金錢一張紙,辛苦一輩子;病曆一張紙,痛苦一輩子;悼詞一張紙,了結一輩子。”

  “出生一張紙”,這是我們的出生證,從這一張紙開始,每個人便有了或長或短、或平淡或偉大的一生。最後,根據我們的人生成就大小,這張紙或被送進廢品站裡廢物利用,或放在曆史博物館裡供人瞻仰。

  “文憑一張紙”,如果從小學讀到博士畢業,大約需要二十年,便占到了人生的三分之一。也見過一些中年人,為提拔、晉職所需,都大半輩子過去了,還在為文憑而奔波。因為“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

  “婚姻一張紙”,有的寫滿了甜蜜與幸福,白頭到老還約定了下輩子;有的寫滿了苦惱與無奈,争争吵吵、打打鬧鬧了一輩子;還有的幹脆勞燕分飛,各奔前程,把結婚證換成離婚證;也有的結了離,離了結,結了再離,光這一項就鬧了好幾張紙。

  “做官一張紙”,自然是指委任狀、任命書之類。做官的人,無不希望“天天向上”,無奈僧多粥少,橋窄路擠,争鬥自然難免,手段也很難文明。政府任官,百姓選官,無非要求官員一要幹事,二要幹淨,一個官員不論大小,都有畫句号的那一天,但願你的這張紙上有良好記錄。

  “金錢一張紙”,誰也少不了,是我們生活質量的前提和保證,但撈得太多也沒用處,或會反受其害,尤需記取“君子愛财,取之有道”,不做金錢的奴隸。如果為了這張紙,貪污受賄,坑蒙拐騙,販毒走私,殺人越貨,最後很可能會把這張紙換成一紙判決書,成為“人為财死,鳥為食亡”的又一例證。

  “病曆一張紙”,這張紙大夥都唯恐避之不及,但誰也少不了。年輕時,體壯如牛,不知生病為何物。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有了病曆,上面的内容越來越多。沒辦法,積勞成疾,運轉幾十年的機器該維修了。既然在所難免,那就持達觀态度,既來之則安之吧。

  “悼詞一張紙”,這是蓋棺而論的最後一張紙,為了讓家屬滿意,逝者安息,這張紙也不可或缺,且大有講究。逝者家屬都希望寫得好一些,執筆部門也都善解人意,無不“妙筆生花”,好在大家也都不計較了,寬容悼詞裡的溢美之詞,再刻薄的人也不缺這種“風度”。

  “看透這些紙,輕松一輩子;淡化這些紙,明白一輩子;忘了這些紙,快樂一輩子!”搞笑中透着深刻,戲谑裡含着睿智,以出世之心論入世之事,實為高明之論。

  結語:其實人生在世,短短的百十年,何苦再去計較那麼多東西?計較的越多,失去的也許就會更多。(文章原載于《心理與健康》《中外健康文摘》,刊号:2012.05,作者:蔣光宇,姜琨,陳魯民,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作文庫知識百科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